美国广播电视业
一、历史梗概
20世纪初,美国就有一些科学家和无线电爱好者开始从事无线电广播的试验。1906年圣诞节前夕,匹兹堡大学教授费森登(R. Fessenden)在马萨诸塞州一个实验室里进行简短广播(朗读了圣经,演奏了小提琴)取得成功。1910年李·德福雷斯特(L. De Forest)从纽约大都会歌剧院转播了歌唱家的演出。1919年威斯康辛大学WHA广播台试播了市场行情及气象情况。1920年8月20日,《底特律新闻》报社楼上的电台开始每天播送音乐、讲话和新闻。这是德福雷斯特的名为8MK的实验台,1921年改称WWJ电台。最早获得营业执照的是西屋电气公司(Westinghouse Electric Corp.)在匹兹堡办的KDKA电台,1920年11月2日正式播音,当天就报道了哈定击败考克斯当选为总统的消息。这是美国和世界广播事业的开端。
进入20年代后,美国的广播事业迅速发展起来。发展的主要动力来自工商界,特别是那些从事电器制造和通讯业务的大公司,十分热心于兴办广播,目的在于扩大无线电设备的市场;另外,许多报社、公司、旅店、剧院也自办简易的广播台,把它作为招睐顾客、推销商品的手段。全国各地的广播电台1921年时才30座,1923年就达556座;收音机1921年5万台,1925年就达475万台。
1926年,美国无线电公司(Radio Corporation of America,简称RCA,总经理为美国无线电广播业的先驱萨尔诺夫)创立了全国广播公司(NBC)。第二年它将所拥有的两个联营性的广播网命名为红色广播网和蓝色广播网,到1934年时共拥有127座电台,遍布美国各州。1927年,美国16家电台联合组成独立电台联营公司,后来为哥伦比亚唱片公司接管,改称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第二年烟草商威廉·佩利取得了控股权,采取措施,扩大实力,至1934年发展到97座电台,得以同全国广播公司相抗衡。
以上两家广播公司到30年代末已控制了全国半数以上的电台,为社会各界所关注。1941年联邦通信委员会制订了“广播联营条例”,限制广播事业的垄断。根据这一条例,1943年全国广播公司被迫将蓝色广播网出售,以后该网改建为美国广播公司(ABC)。从此出现了全国广播公司、哥伦比亚广播公司和美国广播公司三足鼎立的局面。与此同时,美国还陆续形成了一些较小的广播网,如1934年成立的相互广播公司;另外还有一些地区性的广播网。
20世纪30-40年代是美国广播事业成长的黄金时代。国内的政党竞选、企业广告纷纷采用广播作为媒介,国际的时局变化、战况信息都要借助广播来传播,而三大广播公司形成的电台网络,又使广播超越报刊具有全国性的重大影响。第二次大战以后,广播受到电视的有力挑战。为了寻求新的发展方向,美国广播率先向“狭播”转化,内容趋于对象化、专门化;电台纷纷针对各自的听众群来办,经营趋于地方化、小型化。60年代起,调频广播和立体声广播广为发展,在播送音乐方面显示了优势,美国广播事业重新兴旺起来。
整个20世纪,美国广播电台的数字在不断增长。其中商业台是主体,它们的增长情况如下:1921年30座,1930年612座,1940年815座,1950年2819座(含调频台733座),1960年4134座(调频台678座),1970年6503座(调频台2184座),1980年7714座(调频台3155座)。几十年来,美国也陆续创办了许多非商业性的公共电台,商业台和公共台加在一起的增长情况如为:1970年6745座(含调频台2476座),1980年8748座(调频台4190座),1990年10631座(调频台5665座)。
美国在20世纪20年代后期开始电视播映的试验,30年代已有二、三十家实验性电视台,一些大的电气制造公司是电视实验的重要推动者。美国无线电公司所属的全国广播公司1936年开始电视播放,1939年4月又播映了纽约世界博览会的开幕式以及罗斯福总统的讲话,以后还多次播映体育比赛。1941年6月,全国广播公司和哥伦比亚广播公司在纽约的电视台分别获得联邦通信委员会签发的执照,成为美国第一批商业电视台,从而宣告了美国电视业的正式诞生。同年珍珠港事件爆发,美国正式参加第二次世界大战,电视发展陷于停顿。战争期间全国只有6家电视台继续经营,每天播放二、三小时,电视机约为一万台。
战后电视业重获发展,联邦通信委员会陆续批准了一批电视台营业,电视机销售量也迅速上升。50年代初,全国共有电视台108个,1960年增长到617个,1970年872个,1980年1013个,1993年为1505个。黑白电视机50年代末就已普及到多数家庭。
美国在40年代就开始研究彩色电视。1953年12月美国无线电公司的彩色系统(NTSC制式)经联邦通信委员会批准作为全国统一标准投产。第二年起全国广播公司率先播放彩色节目,其他广播公司相继跟上,使全国较快实现了彩电化。70年代末多数家庭有了彩电,至80年代彩电已在全国普及。
60年代以后随着空间技术的发展,美国的电视传播就同卫星通信结合起来。70年代起,卫星转播又同地面电缆传送相结合,促进了有线电视的迅速发展。80年代起,美国卫星直播电视(即直接入户电视)进入实用阶段。目前美国电视业同许多发达国家一样,由地面微波传送的无线电视、地面电缆传送的有线电视和卫星直播电视这样三个体系组成。
美国广播电视长期以私有私营体制为主,60年代后期公共广播电视有所发展,但是不占主导地位。美国国会在1934年通过、以后经几次修订的《联邦通信法》是有关广播电视及无线电事业的基本法规。根据这一法律设立的联邦通信委员会(FCC)是负责制订电信和广播电视政策并监督实施的最高管理机构。FCC由7名(后改为5名)委员组成,委员由参议院提名、总统指定并经参议院批准,主席由总统在委员中指定。《联邦通信法》最近的一次修订是在1996年。修订以后的法律放宽了广播电视公司拥有电台电视台数量的限制(如过去每个公司最多只能拥有14家电视台,覆盖范围不得超过全国电视家庭的25%;现在取消了电视台数量限制,覆盖范围放宽到35%);允许有线电视公司和电话公司可以交叉拥有,也可以跨行业合并、联营或合资经营等。这些修改,为电话业、电脑业与电视业之间的跨行业经营、互相渗透开了绿灯,为美国广播电视业加速向多媒体方向发展铺平了道路。
目前美国是世界上广播电视最为发达的国家,1997年全国有电台12001座(含调频台7095座),其中商业台约占87%。无线电视台有1569座,其中商业台1202座,约占77%。1998年前后全国居民使用的收音机57500万台,平均每千人2116台;电视机23300万台,平均每千人844台。彩电为NTSC制式。[1]
二、商业广播电视
美国大部分电台电视台为私有私营,实行商业化经营,并且通过各种方式联结成网。目前最大的全国性商业广播电视网,分别由全国广播公司、哥伦比亚广播公司、美国广播公司、福克斯广播公司(只经营电视)为核心组成,它们是广播电视领域最大的垄断组织。这些大的广播电视公司都有直接经营的广播电视台,称为直属台;另外还有相当数量的广播电视台同这些大公司签订合同,转播它们的节目(含广告),并从这些大公司取得补偿费用,被称为附属台。目前同这四大公司联网的附属台约占全国商业台的80%左右。除此之外,还有一些不参加任何广播电视网的独立台。
全国广播公司(National Broadcasting Company,NBC),1926年11月建立,几十年来依靠它的母公司美国无线电公司的财政实力和技术设备的优势,一直在广播电视方面居于领先地位,并把业务扩展到图书出版、唱片磁带等领域。1985年美国无线电公司和通用电气公司合并,更增强了它的经济后盾。1995年有直属电视台6座,附属电视台208座,直属电台8座,以及少量附属电台。1996年该公司同美国微软公司联手创办一套24小时播出的新闻频道(MS/NBC),同时在因特网上播出;继而又开设有线电视频道CNBC。该公司还积极发展国外业务,创办了对亚洲的商业新闻频道ANBC和对拉丁美洲的西班牙语新闻频道,这些都通过卫星传送。按照总收入排名,NBC这些年一直居于美国各电视公司的榜首。
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olumbia Broadcasting System,CBS),1927年2月建立,几十年来实力不断壮大,现在兼营广播电视、唱片和出版业务,向来以高收视率的新闻节目和出色的节目主持人称誉美国电视界。1995年有直属电视台7座,附属电视台200座,直属电台14座,以及少量附属电台。1995年8月,西屋电气公司将它收购,1999年美国大传媒集团维阿柯姆(Viacom)又购买了它,成为它新的主人。
美国广播公司(American Broadcasting Company,ABC),1943年在NBC分出来的蓝色广播网基础上建立,1945年6月正式用现名。1953年同联合派拉蒙剧院公司合并,增加了节目制作能力。1985年为大都市媒介公司收购,组成大都市/美国广播公司。1995年7月又为著名的传媒集团沃尔特·迪斯尼公司买下。1995年拥有直属电视台8座,附属电视台220座,直属电台13座,以及少量附属电台。
福克斯广播公司(Fox Broadcasting Corporation,FBC),成立于1986年10月,国际传播巨头鲁伯特·默多克的新闻媒介集团将他当年购买的六家电视台联合组建而成。几年间发展迅速,1993年已有直属电视台8座,附属电视台128座。1996年6月该公司同美国最大的有线电视经营商美国电信公司(TCI)合办全日夜有线电视新闻节目。1997年1月购买了新世纪通信集团的全部股权;1997年9月又部分控制了另一家拥有大量电影和电视剧资料的公司,实力不断壮大。
以上述四大广播电视网为代表的商业广播电视的内容,主要是新闻、娱乐和广告三个部分。
1.新闻
广播新闻兴起于20世纪30年代。在此之前的电台主要播放音乐和娱乐节目,少量转播一些通讯社提供的总统竞选之类的新闻。30年代罗斯福任职期间很重视利用广播宣传他的“新政”,电台才有了自己的记者采写的新闻。第二次大战期间是广播新闻的鼎盛时期,当时NBC、CBS、ABC三大公司都派记者去热点地区采访,报道重大外交事件和战地消息。由于广播新闻时效快、播送灵活、收听方便,现在许多电台仍然十分重视新闻节目,每小时滚动式地播报最新的消息,把它作为全部节目的主干,吸引听众的重要内容。
正式的电视新闻节目开办于20世纪40年代末期。1948年CBS创办了第一个定时的电视新闻节目,随后NBC、ABC也相继开办,节目时间逐步延长。50年代以后,各电视网陆续增加了晨间、午间、晚间、夜半等时间段的新闻,以及各种专题新闻,从而使新闻节目成了电视节目的骨干。在周末又有许多杂志型的专题报道节目,其中以CBS 1968年开办的“60分钟”最受观众喜爱,几十年来历久不衰。进入90年代,一方面各大公司都开设了专门的新闻频道,每天24小时向附属台或有线电视台传送新闻节目,其中包括大量的现场实况报道;另方面,凡是综合频道都有正点新闻,从早到晚滚动式地更换,及时向受众传播最新发生的新闻事件。
在电视新闻发展的过程中,各大电视网建立了自己的记者队伍,活跃在国内外热点地区,随时采集和传送新闻。新闻节目一般实行采编播合一的主持人制,这些主持人都是广播电视界颇有声望的明星。如CBS的爱德华·默罗、道格拉斯·爱德华、沃尔恃·克朗凯特、丹·拉瑟,NBC的切特·亨特利、戴维·布林克利、汤姆·布罗考,ABC的巴巴拉·沃尔特斯、彼得·詹宁斯,都是各领风骚多年、备受观众推崇的人物。尤其是丹·拉瑟、汤姆·布罗考、彼得·詹宁斯,从80年代开始就是三大公司的领衔主持人,主持黄金时间新闻节目直至21世纪初,历时20多年。
电视新闻在美国社会生活中影响巨大。新闻节目的质量直接关系到电视网的声誉,收看率的高低直接影响电视网的广告收入。因此在这方面的竞争向来十分激烈,各公司都十分重视新闻节目,竞相投以巨资,提高节目水平,更新设备和技术,尤其不惜重金罗致人才,以便不断提高新闻节目收看率,追逐更高的利润。
2.娱乐
广播电视的大部分时间播送的是娱乐节目和体育节目。商业台的娱乐节目品种繁杂,有系列剧、肥皂剧、综艺、游戏、杂耍、歌舞、电影、时装表演等等,一般都注重迎合受众的需求,于是媚俗倾向严重,格调低下的甚多。美国一些有识之士认为,暴力和色情内容是商业电视中的突出问题。据一些研究者的统计,商业电视网的剧目中每10个就有8个涉及暴力,当一个孩子中学毕业时就从电视上接触到15万次暴力行为,其中暴力死亡的达2500O个。这种情况严重败坏了社会风气,直接助长了犯罪行为、特别是青少年犯罪,人们纷纷呼吁加以制止。但是这种批评和呼吁收效甚微,因为这些问题植根于资本主义制度本身。一方面,暴力节目是社会犯罪的一种反映;另方面,商业电视的一切都是为了追逐利润,只要能赚钱,就不会去顾及节目的社会效果。
3.广告
广告是商业广播电视最为看重的内容,因为经营商业广播电视的最终目的就是靠广告赚钱。美国商业台的广告五花八门,次数频繁,播放时间约为全部时间的四分之一到三分之一,节目演播时时会被广告打断。广告的收费通常以每分钟每千人多少元来计算,而各个节目的收看或收听人数则要根据该节目的收视率或收听率来测算。美国有一些专门从事视听率调查的公司,它们通过抽样调查,定期公布各台每个节目的收视率或收听率,这就成为广告收费的依据。所以商业台的各个节目都要千方百计地提高视听率,以便吸引广告,增加广告收入。
广告既然成了商业广播电视的经济命脉,当然就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广播电视的业务,大的广告商也会或明或暗地施加压力,影响节目的内容。例如CBS早期著名主持人默罗主持过的几个专题节目,由于触及了一些社会政治问题,受到来自广告商的强大压力,先后被公司停办。默罗认为电视已成为“造钱机器”,在1961年愤然离职。
三、公共广播电视
美国还有一部分非营利性的广播电视台,其中电台1570座(1993年,约占全国总数13%),电视台367座(1998年,约占全国总数23%)。根据《联邦通信法》规定,它们的宗旨是为公众提供教育或服务,因此被称为公共广播电台或电视台。这些台的主办者大致有四类:社区组织、高等院校、州政府、地方教育或市政部门。这些台不播广告,经费来源为:国会拨款、经办单位出资、企业界赞助、受众捐助、以及自行开辟的其他财源,如出售节目、发行节目报等。
美国的公共广播起源于20年代的教育广播,公共电视起源于50年代的教育电视,起初都是高等学校或教育机关经办,以后才出现多种公共法人团体经办的电台电视台。1967年国会通过了《公共广播法》,决定对此加以扶植,并于1968年成立了公共广播公司(CPB),作为管理公共广播电视的全国性机构,其理事会成员由总统提名并经参议院同意任命。CPB的主要职责是管理联邦预算拨给公共广播电视的款项,协调公共系统各台间的关系,促进公共广播电视的发展。1969年由它组建了公共电视网(PBS),负责组织各公共电视台教育文化节目的制作和交流(它本身不制作节目)。从那时起,PBS已开播了三个公共电视频道,经由卫星传送给各州的公共电视台,内容有新闻报道、新闻杂志、科学节目、文艺节目、儿童节目以及各种知识性、服务性节目。1971年CPB又组建了公共广播网(NPR),专门负责公共广播电台之间的业务联系。
公共广播电视播出的时间长短不一,大台日夜播映,小台一天只有几小时。节目内容比较健康,富于知识性和艺术性,与商业台形成鲜明的对比,因而深受各界(特别是知识界)的欢迎。现在每周电视观众超过9600万,经常观看其节目的儿童有3000万、教师有200万。在公共广播网中每天播放的时事节目《早晨新闻》、《包罗万象》,在公共电视频道长期播放的儿童节目《芝麻街》、科学节目《自然》、文艺节目《美妙的演出》、记实节目《前线》,都已脍炙人口。但是在这个高度商业化的社会里,公共台始终面临着经费馈乏的困扰,每年都要费尽力气向各界募捐集资。为了取得某些企业的资助,经办者还必须注意回避种种敏感的公共事务问题。所以名为公共广播,实际上仍然无法完全摆脱金钱势力的制约。
四、有线电视和卫星直播电视
20世纪70年代以来,美国的有线电视有了长足的发展。目前美国的有线电视业包括有线电视节目传输和有线电视节目供应两大部分。
有线电视的节目传输,主要由有线电视系统的经营公司在各地经地方自治机构批准兴建的有线电视系统承担。1998年为止,这种系统(system)有10854个,连接的电视用户7350万家,占全国电视家庭的72.9%。这种系统提供的节目可分两类,一是基本节目,凡缴纳入网费的用户均可收看;二是付费节目,需要另外缴费才能收看的电影、体育等特定节目。节目的来源包括有线电视节目公司提供、当地和远处地面无线电视台的再发送、以及有线电视系统自己制作。这些节目通常都附有广告。经营这种有线电视系统的经营商实力不等,拥有五万以上用户的经营商现有200多家,其中最大的为康科斯特公司(Comcast)、美国电信公司(TCI)、时代/华纳公司(Time Warner)、考克斯有线传播公司(Cox Cable)等。
有线电视的节目供应,是由各种电视公司(台)承担。有线电视初起时主要由地面无线电视台提供节目,现在这仍然是有线电视节目的重要来源,前述四大商业电视网的节目很大程度上是通过各地的有线电视系统传向全国观众的。不过从80年代以后,美国创办了一批专门的有线电视节目公司,它们经由卫星向全国各地的有线电视系统传送节目,其中有基本节目也有付费节目,有面向一般观众的频道也有面向特定观众的专门频道,总的趋势是频道越来越多并且日趋专门化,供观众任意选择收看、收订。节目公司的收入一部分来自有线电视系统经营商支付的费用,一部分来自节目中附加的广告。
美国开办最早而且颇有影响的有线电视节目公司是“家庭影院”(Home Box Office,HBO),主要提供电影和体育节目(均为付费节目)。该公司建于1972年,开始时依靠地面微波线路传送,1973年成为时代公司的子公司,1975年起通过卫星转播,用户不断增加,80年代超过1000万户,1991年时有1760万户,2001年1月已达3700万户。1989年时代公司同华纳公司合并后,HBO成为时代/华纳公司的子公司(2001年1月时代/华纳又同美国在线合并,组成美国在线/时代华纳公司)。它的总部设在纽约,它自已组建的三星电影公司,许多年来一直大量拍摄电影、电视片。
在新闻传播方面影响最大的有线电视节目公司是有线电视新闻公司(Cable News Network,CNN;也译有线电视新闻网)。它的母公司特纳广播公司(TBS)早在1976年就向有线电视系统播送电影和体育节目。1980年6月创办了CNN,全日夜向国内和拉美地区有线电视网播送新闻。1982年CNN又增办第二套节目“标题新闻”(Headline News),专门播送简明新闻,半小时更新一次。以后业务逐渐向欧洲、亚洲和世界各地发展,频道也不断增多。至20世纪末,CNN已形成为经营多项业务的集团公司。它面向国内国际的电视台(频道)主要有7个:新闻、标题新闻、财经新闻、体育新闻、西班牙语新闻、空港频道以及国际台(国际部分见第十章);它有2个广播电台:CNN电台、CNN西班牙语电台;它还有一项互联网络业务。它从1995年起在因特网上设立网站,通过这一平台,传送部分新闻,并借此树立形象、扩大影响(互联网站部分见第九章)。CNN还有专门机构向全球500多家电视台订户提供记者采集的国际新闻和有影响的美国新闻。总起来说,现在它通过卫星、电缆以及互联网,日夜不停地向国内外约一亿七千万家庭播送各种新闻。CNN的总部设在亚特兰大,在全球有42个分支机构(包括美国11个),有900来个合作伙伴。它拥有实力雄厚的采编队伍,全套自动化的信息处理系统,遍及全球的信息收集和传播网络。1995年8月它随母公司特纳广播公司并入时代/华纳公司。
设在亚特兰大的美国CNN总部,这是本书作者2000年访问时留影
如今美国总共有200多家有线电视节目公司,为各地有线电视系统提供节目。2001年年收入最高的25家电视公司(网)中这类节目公司就占到19家。除了HBO、CNN外,影响较大的还有:娱乐和体育电视网(ESPN,1979创办,总部在纽约,属迪斯尼公司,主要播送娱乐、体育新闻和体育实况节目)、特纳电视公司(TNT,属美国在线/时代华纳公司)、尼克罗迪恩公司(Nickelodeon,属维阿柯姆公司,少儿节目)、表演时代公司(Showtime,1980年,纽约,付费电影节目)、美国电视网(USA Network,属美国电视网公司)、音乐电视网(MTV,1981年,纽约,属维阿柯姆公司,音乐新闻和节目)、迪斯尼频道(Disney Channel,属迪斯尼公司)、特纳广播公司(TBS,属美国在线/时代华纳公司)、发现频道(Discovery Channel,1985年,属发现通信公司,自然、历史、科学、探险纪录片)、购物频道(QVC,属康科斯特公司,商品销售)、家庭购物频道(HSN,1985年,属美国电视网公司,商品销售)等。
有线电视的发展是对传统的无线电视网的重大挑战。现有的商业电视以及公共电视网长期经营的是传统的无线电视。80年代以来,各大商业广播电视网纷纷进入有线电视领域。一方面通过卫星把节目传送到各地的有线电视系统播送;另方面努力控制或筹建有线电视节目公司,例如ABC已经控制了ESPN台80%的股份,又如上面提到的FOX同美国电信公司合办有线电视新闻节目、NBC同微软公司联手举办有线新闻频道等。
美国的国内卫星直播电视发展不快。联邦通信委员会曾于1982年公布了有关卫星直播电视(DBS)的规定,并向一些电视媒介颁发了DBS的经营许可证。1984年美国联合卫星通信公司租用了加拿大通信卫星的转发器,向美国东北部的电视观众进行卫星直播,后因亏损严重而中止。目前存在的卫星直播公司大多为90年代所办,主要有:普赖姆斯塔公司(1990年)、直播电视公司(1994年)、埃科斯塔公司等,用户使用直径45公分的碟形天线直接收看卫星转发的众多频道的节目。
五、广播电视的数字化和互联网络化
进入20世纪90年代,美国在广播电视领域加紧采用数字信息技术,并且逐步把广播电视同互联网络结合起来,从而极大地提高广播电视传播的效率和质量。
广播数字化目前只是在卫星传送过程实现(如2001年有一家XM卫星广播电台开始向全国广播,共有100套节目,每天24小时播送)。常规的地面广播的数字化尚在开发之中,联邦通信委员会没有提出具体的方案和时间要求。
电视的数字化,体现在卫星直播电视、地面无线电视和有线电视三个方面。
卫星直播电视方面,数字化开始于1994年。这年6月直播电视公司(Direct TV)开办时就采用了先进的数字技术,供装有特定接收装置的用户收看,以后美国卫星广播网、埃科斯塔公司等其他几家公司相继跟上。数字技术极大地增加了频道设置,几家公司都有100多套节目,接收天线也逐步小型化。到2001年2月全美已有1533万用户。
有线电视业的数字化是1997年开始的,到2000年底用户有1000万,占7000万有线电视用户的15%。如今著名的有线电视节目公司,如音乐电视频道、发现频道等已专门办了数字频道,有线电视新闻公司国际台(CNNI)已通过数字卫星系统传送节目。著名的有线电视系统经营商美国电信公司(TCI)已在某些州开办数字电视业务,时代/华纳公司、考克斯公司等也已试办或筹办。另一方面,有线电视网由光纤和同轴电缆构成,具有比一般凭借电话线连接的电脑网络宽得多的频带、高得多的信息传输能力,这就形成了有线电视网和电脑网汇合的强劲势头。一些有线电视经营商正在凭借自己的设备优势,同因特网联结,把音像节目的传播同其他信息服务汇合在一个网络之中。另一些有线电视经营商则同电脑企业合作,开辟电视网与因特网相结合的新途径。譬如美国电信公司与微软公司合作,将特制的机顶盒接入微软的操作系统,用户可经由电视机享受上网信息服务。
地面无线电视的数字化开始于1998年,到2001年3月,普及率不足1% 。由于进程较为复杂,因而成为联邦通信委员会关注的重点。联邦通信委员会1997年制定了地面数字电视实施进程表,要求设在美国十个大电视市场分属NBC、CBS、ABC、FOX四大公司的电视台,从1999年5月1日起开播数字电视节目;设在美国排名前30位的电视市场、分属上述四大公司的电视台,从1999年11月1日起开播数字电视;2002年5月1日前所有商业电视台必须播出数字节目;2003年5月1日前所有公共电视台必须开播数字节目;2006年12月31日全面实现地面电视数字化,终止传统的模拟电视方式。现在这一进程表正在付之实施。数字电视接收机以及供现有电视机接收数字信号的机顶盒(解码器)已投放市场。
美国广播电视同互联网络相融合的步伐也在进行之中。重要的广播电视台都已在因特网上设立网站,借助因特网传播广播电视节目、特别是新闻节目。广播方面,至1997年为止,已有85%的电台上了网。电视方面,CNN早在1995年8月就设立了网站,NBC、ABC、CBS、FOX等公司的网上内容各有千秋。它们在网上提供的信息量极大,如NBC同微软合建的MS/NBC每周有1000-1400万网页,CNN有2500万网页,FOX有700万网页。它们还按接收者的地区和语言不同,将新闻栏目细分为若干支栏,进行针对性传播。此外,同网络技术相结合的交互式电视、家庭购物电视、点播收费电视等新的传播形式也在陆续推出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