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病例

患儿,男,1岁。

 主诉:面色苍白伴体重不增4个月,低热、流涕、咳嗽2天。

 现病史:患儿于4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面色苍白。无鼻出血或牙龈

出血,无皮肤瘀点或瘀斑,此后苍白逐渐加重,伴体重不增,期间较

易感冒。2天前开始有流涕、咳嗽,发热,体温<38C。自发病以来,

患儿胃口差,常有发热、咳嗽,无气促、喘息,无呕吐、腹泻。精神

稍倦,睡眠正常,大小便均无异常。

 个人史:足月顺产,出生体重32kg8个月时体重为75kg。出

生后予母乳喂养,8个月前无添加其他辅食,8个月后加米糊,很少肉

类。常晒太阳。

 体格检查:T 376CR 32次/分,HR 130次/分,体重8Okg

神清,反应一般,营养、发育稍差,贫血貌,全身皮肤黏膜苍白,无

黄染、皮疹、出血点。双颈后扪及数颗黄豆大小淋巴结,活动,质软

无压痛。头颅五官无畸形,面色苍白,双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灵

敏。咽充血,双扁桃体工度肿大。颈软、无抵抗,气管居中,双甲状

腺不大。胸廓无畸形,三凹征()。双肺未闻及干、湿哕音。心前区

无异常隆起,无抬举性心尖搏动,心界不大,心率130次/分,心尖部

可闻及吹风样收缩期杂音。腹平软,无压痛或反跳痛,肝于右肋下

1Ocm,质软,表面无压痛,脾于左肋下仅触及,质软。脊柱四肢无

畸形,双下肢无水肿,四肢肌张力正常。外生殖器无畸形,肛周无红

肿。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征未引出。

 问题一、患儿门诊就诊时应做哪些检查?

 在门诊应做的检查是:血常规(含网织红细胞)、外周血细胞形

态、血型。

 血常规示:白细胞76×109,分类中性粒细胞035,淋巴细胞065

;红细胞286×1012,血红蛋白72gLMCv 73flMCH 24pgMCHC 28

:网织红细胞001;血小板196 X 109。血细胞形态结果显示:红细胞大小

不等,以小细胞为多.中央浅染区扩大,白细胞和血小板形态正常。

 问题二、根据以上信息可以作出哪些诊断?

 根据以上信息。本例的诊断是:上呼吸道感染;贫血(中度),缺

铁性?

 问题三、如果患儿不能住院,在门诊如何治疗?

 1.建议进一步做有关铁代谢的检查。

 2.治疗上呼吸道感染利巴韦林50mg,每日3次;板蓝根冲剂1

包,每日3次;小儿咳嗽合剂lml,每日3次;苯海拉明或非那根糖浆

7mg,每日3次;必要时可用第一、二代头孢或阿莫西林等抗生素。

 3.试用铁剂治疗,按元素铁(根据当地药源决定)每天2—3mgkg

3次口服。

 4.维生素C 01g,每日3次。

 5.退热药(布洛芬或对乙酰氨基酚)高热时口服。

 三、诊断治疗

 ()病例特点

 11岁,男性。

 2.慢性起病,面色苍白伴体重不增4个月;急性上呼吸道卡他症状

和低热2天。

 3.体检皮肤黏膜苍白,咽充血,肝轻度肿大。

 4.血常规示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红细胞大小不等、中央浅染、

异型。

 5.不良喂养史。

 ()初步诊断及依据

 1.上呼吸道感染

 诊断依据:流涕、咳嗽;低热。

 2。贫血(中度),缺铁性?

 诊断依据:①1岁婴儿,是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多发年龄;不良

喂养史;贫血表现;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红细胞大小不等、中

央浅染等血象特点。

 ()诊断思路和鉴别诊断

 本例有流涕、咳嗽、低热等症状,心肺正常,因此,上呼吸道

感染诊断明确。本例是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高发年龄,有不良的喂养

史,贫血是呈细胞低色素性,红细胞大小不等、中央浅染。因此。诊

断主要考虑营养性缺铁性贫血。需要鉴别诊断的疾病主要是下述各种

小细胞低色素贫血:

 1.地中海贫血(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异常血红蛋白病

是一组遗传性疾病,有阳性家族史,主要在长江以南尤其东南沿海和

西南各省区多见;贫血轻重不一,有慢性溶血性贫血的临床表现,

睥、肝肿大常明显,贫血严重者1岁后常有特殊面容;网织红细胞常

升高,外周血涂片见异形、靶形红细胞;红细胞渗透脆性降低;

有溶血的实验室证据如血清间接胆红素和游离血红蛋白升高,结合

珠蛋白降低,尿黄疸常规尿胆原阳性等;血红蛋白电泳或抗碱实

验:Hb FHb A2Hb HHb Barts升高。

 2.感染、炎症性贫血有慢性感染(结核病、慢性炎症)或炎症

性疾病(青少年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相应病史及临床表

现,如发热、皮疹、关节痛、肝脾大等;

 有时贫血仅为小细胞性,白细胞常升高(SLE例外,可出现三系

血细胞少),中性粒细胞增高、可见空泡和中毒性颗粒;红细胞沉降

 率、C反应蛋白常升高;各种感染或炎症相应实验检查特点,如结核

 病的x线胸片、结核菌素试验等。

 3.肺含铁血黄素沉着症典型病例有发作性苍白、无力、咳嗽、

 痰中带血丝,有时无咳血丝痰时易被遗漏,因此遇小细胞低色素性贫

 血原因不明时应注意本病;②x线胸片可见肺野中网点状阴影;痰或

 胃液中可找到含铁血黄素细胞有助确诊。

 4.维生素B6缺乏性贫血/铁粒幼红细胞性贫血顽固的小细胞低

 色素性贫血铁剂治疗无效时应考虑本病,贫血常较严重,无溶血证

 据;个别病例用维生素B6治疗有效;骨髓外铁升高,可见环状铁

 粒幼细胞是诊断本病的证据。

 其他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还可见于铜缺乏症、铅中毒、先天性转

铁蛋白缺乏症,较少见,如常见原因都无证据时,要考虑这些少见病。

 ()进一步辅助检查

 1.有关缺铁性贫血的确诊检查血清铁蛋白(sF),红细胞游离原卟

(FEP,目前普遍用锌卟啉/血红素,zPPHb)、血清铁(sI)、总铁结

合力(TIBC)和转铁蛋白饱和度(Ts)。必要时可予骨髓检查,除骨髓细

胞形态外主要是细胞内、外铁(均减少)的检查。

 (注意:如果在基层医院没有以上检查条件,可给予铁剂进行试验

性治疗,如果有效,也可帮助确定诊断。)

 2。常规检查:x线胸片,粪、尿常规。

 辅助检查结果回报:

 血清铁蛋白9ugLZPPHb 23(正常合力76 u molL,转铁蛋白饱和度12%。x线胸片、粪、尿常规正常。

 ()治疗原则

 1.一般治疗加强护理,预防感染,改善饮食。

 2.祛除病因针对引起缺铁的病因加以祛除,没有及时添加辅食者

要根据患儿的消化能力,适当添加含铁丰富的食物,对饮食不当者应

纠正不合理的饮食习惯和食物组成,对偏食者应予纠正。如有造成慢

性失血的疾病应予及时治疗,如牛奶过敏者应停止牛奶喂养,改用其

他食物;钩虫病应祛除钩虫治疗;肠道畸形予手术治疗等。

 3.铁剂治疗铁剂是治疗缺铁性贫血的特效药。若无特殊原因,应

采用口服治疗:剂量按元素铁每天2—3mgkg,分3次口服(最好二餐之

间服以增加吸收和减少胃黏膜刺激);剂型根据当地药源决定,一般用

二价铁剂。常用口服铁剂有:硫酸亚铁(含元素铁20),富马酸亚铁(

含元素铁33),葡萄糖酸亚铁(含元素铁12),琥珀酸亚铁(含元素

35),力蜚能(多糖铁复合物胶囊,含元素铁46)。注射铁剂副作

用较多,甚至可发生过敏性休克致死,应慎用。

 铁剂治疗后反应:口服铁剂12-24小时后,细胞内含铁酶开始恢

复,烦躁等精神症状减轻,食欲增加。网织红细胞于服药2—3天后开始

上升,5—7日达高峰,2—3周后下降至正常。治疗1--2周后血红蛋白逐渐

上升,通常于治疗3—4周达到正常。如3周内血红蛋白上升不足20gL

注意寻找原因。如治疗反应满意,血红蛋白恢复正常后再继续服用铁

6—8周,以增加铁储存。

 4.输红细胞一般不必输红细胞,其适应证是:贫血严重,尤其

是发生心功能不全者:合并感染者;急需外科手术者。注意贫血

愈严重,每次输注量愈少。

 第七章血液系统疾病和常见恶性肿瘤

 ()本例治疗方案

 1.缺铁性贫血合并上呼吸道感染常规护理。

 2.三级护理。

 3.普食(注:本例造成缺铁的原因是喂养不当,因此,饮食应含铁

 丰富、容易消化食物,而且根据患儿的消化能力逐步增加。)

 4.抗病毒利巴韦林40mg,每日3次;板蓝根颗粒l小包,每日3次。

 5.对症治疗小儿止咳化痰合剂lml,每日3次;苯海拉明糖浆8mg

 每日3次。

 6.补铁硫酸亚铁30mg,每日3(25%硫酸亚铁合剂2m1,每

 3)

 7.维生素C 01g,每日3次。

 ()确定诊断

 1上呼吸道感染;

 2.营养性缺铁性贫血(中度)

 四、误区防范,对缺铁的亚临床不重视缺铁分三期:铁减少期

 (irodepIetionID):此期体内储存铁已减少,但供红细胞合成血红

 蛋白的铁未减少:SF减低是此期的特点。红细胞生成减少期(irn

 deficnt erytllropoiesl SIDE):此期体内储存铁进一步耗竭,

 红细胞生成所需的铁亦不足,但血循环中血红蛋白的量尚未减少;

 此期sF降低、FEP升高是此期的特点。缺铁性贫血期(iron deficncv

 anemiaIDA):此期出现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此期铁代谢的检查均

 异常。临床上容易忽略出现贫血前的缺铁。虽然在IDIDE期无贫血,

 但研究显示,此二期缺铁仍可影响小儿神经系统,尤其记忆、认知等

 方面的发育。因此,对缺铁的亚临床状况应予重视。详细了解有无缺

 铁的原因,尤其是喂养史如有无铁摄入不足:血常规虽无贫血但MCV

 低时,应作相关铁代谢检查或适当试验性补铁治疗。

 2。有关缺铁性贫血输红细胞问题不要认为有贫血就要输红细胞,

或者认为输红细胞的效果快,因为缺铁性贫血铁剂治疗效果一般很

好,而且输红细胞的副作用值得重视。因此,缺铁性贫血输红细胞一

定要严格掌握适应证(见治疗原则)

 3.有关铁剂的选择 目前口服铁的剂型较多,除硫酸亚铁外,有富

马酸亚铁、葡萄糖酸亚铁、琥珀酸亚铁、多糖铁化合物(力蜚能)等,其

实新剂型优点并不多,不要认为价格高的就好,还是因地制宜为好。

 五、热点探讨

 1。有关缺铁性贫血的实验室检查上述检查基本可以满足诊断需

要,但易受一些因素影响,如铁蛋白在感染、肿瘤、肝脏和心脏疾病

时也升高;红细胞游离原卟啉在铅中毒、慢性炎症时也升高;血清铁

生理变异大,感染、肿瘤、慢性炎症疾病时降低;这些情况影响诊

断。因此,一些新的方法认为能更好地反映体内铁代谢情况,如可溶

性转铁蛋白受体,有研究显示其变化与骨髓铁含量一致,已开始应用

于临床。

 2.缺铁对神经系统尤其是智能发育的影响认识已多年。如精神不

集中、记忆力减退,智力多数低于同龄儿等,这是缺铁对儿童健康危

害最严重的后果。所以,多年来有关缺铁对神经系统尤其是智能发育

影响的机制和防治,一直是研究的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