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咨询理论与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心理咨询理论与技术 Theory And Techniques  Of Counseling                               

课程编码:Z210263

总学时/总学分:80/4        

理论学时/理论学分:48/3        

实验学时/实验学分:32/1

适用专业:应用心理学             

开课单位:师范学院

、课程的性质、任务与目的

心理咨询理论与技术》是应用心理学专业的专业方向必修课,面向应用心理学专业学生开设。课程以课堂授课和课外实践的形式开设,主要讲授精神分析、行为主义、认知学派及人本主义的理论与技术方法,通过对来访者认知上的调节、情绪上的唤起及行为上的控制,建立起一个强大的自我意志体系来克服自身症状解决自身问题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让学生在已掌握的相关心理学基础知识的基础上,系统掌握东西方心理咨询理论与技术的知识体系及基本概念、操作要领,了解咨询者应具备的素质和技巧,常见心理问题的咨询方法和实践技能了解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心理、行为问题的种类和划分标准,理解异常心理、行为产生的基本机制,掌握从生理、心理、社会三方面进行病因探索的基本技能。熟悉心理咨询与治疗和精神治疗的界限,了解心理咨询工作的范围。本课程也为学生主动参与心理咨询与治疗实践做了必要的介绍和铺垫,有助于培养学生主动获取知识,促进学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

、课程内容、基本要求与学时分配

第一章    绪论 

本章的教学目的与基本要求:

本章需掌握的知识点包括:心理咨询的含义与类型、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的关系、心理咨询的过程与作用机制、心理咨询对从业者的要求、国内外心理咨询的发展简史等。

重点:心理咨询的含义与类型,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的关系,心理咨询的过程与作用机制。

难点:心理咨询的过程与作用机制、心理咨询对从业者的要求。

1、章节内容与学时分配

第一节 心理咨询的含义与类型

第二节 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的关系

第三节  心理咨询的过程与作用机制

第四节  心理咨询的发展简史

第五节 心理咨询对从业者的要求

学时分配:5 学时。

2、教学要求

了解开设心理咨询与治疗课的意义、心理咨询的发展状况,理解心理咨询的定义,掌握心理咨询与治疗的异同;主要采取课内讲授+课堂讨论的方式。

课外思考题

1.心理咨询与思想教育的关系。

2.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的关系。

3.心理咨询的基本过程。

4.心理咨询的基本作用机制。

5.心理咨询对从业者的要求。

阅读书目

1.乐国安 主编:咨询心理学。 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4,第一、二、三、四章。

2.钱明怡 编著: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第一章。

第二章    咨询关系

本章的教学目的与基本要求:

本章需掌握的知识点包括:咨询关系的定义、意义与特征,影响咨询关系的因素,如共情、积极关注、尊重与温暖、真诚,及如何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

重点:咨询关系的特征,影响咨询关系的因素及如何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

难点:如何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

1、章节内容与学时分配

第一节 咨询关系的意义和特征

第二节 影响咨询关系的主要因素

第三节 咨询关系要领

学时分配:4 学时。

2、教学要求

了解咨询关系的意义,理解共情、真诚等要素在咨询中的作用,掌握心理咨询的一般特征,主要采取课内讲授+小组练习授课方式。

课外思考题

1.什么是咨询关系?它有哪些特征?

2.什么是共情?应怎样做才能达到共情?

3.什么是积极关注?具体应怎样做?

4.在咨询中应如何表达真诚?

5.在咨询中应如何自我流露?

6.影响咨询关系的因素主要有哪些?

阅读书目

1.乐国安 主编:咨询心理学。 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4,第五章。

2SCormier 等著,张建新等译:心理咨询师的问诊策略。 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0,上册,第三章。

第三章 来访者问题的评估与分析

本章的教学目的与基本要求:

本章需掌握的知识点包括:适宜咨询对象的选择、不适合对象的转介、来访者问题评估的内容与手段等。

重点:适宜咨询对象的选择、来访者问题的评估。

难点:来访者问题的评估。

1、章节内容与学时分配

第一节  适宜咨询对象的选择与转介

第二节  来访者问题的评估

第三节  评估来访者问题的主要手段

第四节  学时分配:5 学时。

2、教学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咨询对象的选择和转介,理解来访者问题,开展心理咨询的必要准备与要求,掌握对来访者问题的评估和手段。学习并讨论建立咨询关系的基本条件;学习并讨论完整的心理咨询所需要的基本环节,每一环节所要注意的事项和技术。教学方式:课堂讲授+案例演习+小组讨论

复习与思考题

1.应选择什么样的来访者进行咨询?

2.对不适于自己咨询的来访者应如何转介?

3.要评估来访者的问题,需获得哪些方面的信息?

4.要评估来访者的问题,有哪些手段?

5.什么是诊断性会谈?它有哪些特性?

阅读书目

1.乐国安 主编:咨询心理学。 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4,第六章。

2SCormier 等著,张建新等译:心理咨询师的问诊策略。 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0,上册,第八、九章

3.江光荣,《心理咨询与治疗》,安徽人民出版社,1998年。

  心理咨询的理论流派与技术

本章的教学目的与基本要求:

本章需掌握的知识点包括:精神分析(心理动力)理论与疗法;行为理论与疗法;认知理论与疗法;人本主义(以人为中心)理论与疗法;森田疗法。

重点:精神分析(心理动力)理论与疗法;行为理论与疗法;认知理论与疗法;人本主义(以

人为中心)理论与疗法;森田疗法。

难点:精神分析(心理动力)理论与疗法、认知理论与疗法。

学时分配:24 学时。

1、章节内容与学时分配

第一节  精神分析疗法

一、精神分析学派的发展过程

1.精神分析学派的历史及其发展过程

2.精神分析学派的内部分化及目前的发展趋势和走向

二、精神分析的基本理论

1.心理结构说,包括心理能量、意识与潜意识,

2、人格的结构与发展、焦虑、自我防御机制及种类

2.主要理论学说和整体理论体系

三、关于治疗

1.精神分析流派的咨询目标

2.精神分析者的角色

3、精神分析中的相关技术包括维持分析构架、自由联想、解释、梦的分析、抗拒(阻抗)的分析、移情的分析等

四、有关精神分析的评价

1.建立安全的咨询气氛

2.重视咨询关系中双方的相互态度(移情)

3.重视当事人的感受、体验;重视当事人被压抑的和所表现的关系

4.重视解释的必要性

5.重视阻抗的分析与消除

第二节  阿德勒学派疗法

一、阿德勒学派的发展过程

二、阿德勒学派的基本概念与理论

1.真实的主观感觉

2.人格的统一与形态

3.社会兴趣

4.出生顺序和手足关系

三、关于治疗

1.阿德勒学派的咨询目标

2.咨询员的角色

3.咨询中常用的技术方法

四、阿德勒疗法评价

第三节  以人为中心疗法

一、该理论的发展过程

二、基本理论

该理论的基本概念和理论的主要内容,包括现象场、自我、自我概念等。

三、关于治疗

1.罗杰斯提出治疗过程的12个步骤。

2.提出咨询员应以真诚、无条件积极关注和共情的态度对待来访者。

四、人本主义疗法的评价

1.打破了以前疾病诊断的界限。

2.注重治疗环境和气氛不注重治疗技巧。

3.从实际应用的效果看,还应考虑许多重要的因素。

第四节  完型疗法(格式塔疗法)

一、格式塔学派的发展过程

二、该学派的重要概念此时此刻、未完成事件、逃避、神经症层面、接触与抗拒接触、能量阻碍

三、关于治疗

1.咨询目标:一个基本目标就是帮助当事人由环境支持自我支持

2.咨询员的角色:治疗者本身就是他自己的工具

3.技术与方法:对话联系、绕圈子、我负责、透射、矫枉过正法、预演、夸张、感觉留置、对梦的处理

四、对格式塔疗法的理论评价

1.格式塔疗法是人本主义中最系统的方法

2.强调责任是人们正常生活不可忽视的概念

3.对此时非常重视,体现了行为和情绪并行的思想

第五节  行为疗法

1、早期行为主义理论 

2、新行为主义理论 

3、行为主义的咨询原理 

4、行为主义的咨询方法 

放松法 

系统脱敏法 

厌恶法 

冲击疗法 

代币法 

生物反馈法 

自我评定问卷

 5、评价

优点:

1.看到并重视心理行为表现的基本事实,不是不承认意志和心理,而是觉得没有研究的必要性

2.方法讲究规范性、程序性、易收到快的效果

局限:

1.理论上只着眼行为、忽视内部心理作用

2.方法上着重强化,所以当事人被动,而产生被操纵、被控制的感觉

3.即使有效的也只是行为有效,但内部心理不易改变

第六节  理性情绪疗法

一、理论发展的历史

二、主要概念和理论

1.理性与非理性信念

2.情绪困扰

3.A-B-C人格理论

三、关于治疗

1.首先是一种人生哲学,其治疗目标就是这种哲学的体现

2.理性-情绪治疗本质上是一种认知治疗,治疗者会主动地去教导当事人,指出情绪困扰主要来自于自我责备,应停止为自己评出等级

3.治疗中还要完成家庭作业,所以治疗者的教育者色彩相当浓厚

四、评价

优点:

1.看到认知在人的心理产生、发展变化中的作用

2.可操作性的技术

缺点:

1.理论假设偏颇,认知以外的心理因素也重要,如人格的影响

2.技术上改变人的认知难度很大

第七节  交互分析疗法

一、该疗法的人性观

人是由三个不同的自我状态(父母、成人、儿童)所组成,各具特性

二、主要概念

着重介绍三种自我状态,以及与治疗咨询有关的概念包括规训与早年决定、抚慰、游戏、苦难经验、生活脚本、重做决定等

三、关于治疗

1.目标:助当事人对现在的行为与生活方向重新做决定

2.治疗者的角色:治疗者充当催化剂,促进当事人开始努力改变,与当事人是一种伙伴关系

第八节  森田疗法

一、森田疗法的适应症

二、神经症的成因与症状

三、森田疗法的治疗原则

四、森田疗法的治疗过程与实施

2、教学要求

了解各流派的基本理论,理解各流派的核心概念,掌握包括精神分析疗法、阿德勒疗法、行为主义疗法、以人为中心疗法、交互分析法、现实疗法、森田疗法在咨询与治疗时间中的应用技术。教学方法:课堂授课+案例教学+小组练习

复习与思考题

1.自我防御机制在咨询过程中的识别与应用

2.自我防御机制有哪些种类?试举例说明。

3.什么叫阻抗?为什么会产生?

4.精神分析的疗法有哪些?

5.举例说明行为塑造法如何进行?

6.简答ABC 理论的基本内容。

7.非理性信念有哪些特征?

8.理性情绪疗法的技术有哪些?

9.比较精神分析流派、行为流派、认知流派与人本主义流派在咨询与治疗过程中的侧重点有何不同?

10.森田认为神经症是怎样形成的?

阅读书目

1.马建青等 著:心理咨询流派的理论与方法。浙江出版社,2006,1-287。

2.乐国安 主编:咨询心理学。 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4,69-95,209-349。

3.S.Cormier 等著,张建新等译:心理咨询师的问诊策略。 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0,上册,63-105。

第五  会谈技术

本章教学目的和要求:

知识点:掌握贯注技术、澄清(具体)技术、内容反映、情感反映、归纳总结技术、提问、面质、解释等技术;注意咨询者自己及来访者的非言语信息。

重点:贯注、澄清、问、面质、解释、等技术

难点:面质、解释等技术,非言语信息的注意与观察。

1、章节内容和学时分配:

第一节     贯注技术 

1、视觉的/目光接触

2、声音性质/语速、语调,仅通过此你能表达对对方说的内容很关注

3、言语跟踪,不改变话题,跟踪他们的故事。

4、贯注的真实的肢体语言

第二节  积极倾听技术

1、鼓励

2、释义

3、总结

4、重复或重述

第三节  询问技术

1、询问方式

2、询问在咨询中的作用

3、询问潜在的问题

4、询问关键点

第四节  解释技术

1、基于现象的解释

2、潜意识意义解释

3、意识与潜意识的联系

第五节    面质技巧

1、面质的实质问题

2、面质中的阻抗

3、面质的文化问题

第六节    非言语技术

1、目光注视 

2、脸部表情 

3、点头 

4、身姿和位置 

5、沉默 

第七节  情感回应

第八节     整合技术运用

学时分配:32学时

2、教学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理解面质过程中的阻抗,掌握贯注技术、澄清(具体)技术、内容反映、情感反映、归纳总结技术、提问、面质、解释等技术;注意咨询者自己及来访者的非言语信息。教学方式:课堂讲授+案例教学+小组练习+观摩教学

复习与思考题

1.倾听反应与指导性反应有什么区别?

2.什么叫澄清(具体)技术?它何时用?

3.解释与释义(内容反映)有何区别?

4.来访者的沉默现象分几种?应怎样处理?

5.在下列案例中,咨询师运用了哪种倾听技术?请写在括号内。

(1)来访者:当我在很多人面前发言时,我感到非常紧张。

( )咨询师:当你不得不在一群人中讲话时,你感到焦虑。

( )咨询师:在人多的时候,你宁愿不说话。

(2)来访者:一有压力,我就喝酒。

( )咨询师:你是说你经常用酒精来使自己镇静吗?

( )咨询师:你认为酒精对你可以产生镇静作用。

6.下列案例中,咨询师运用了哪种指导性技术?请写在括号内。

(1)来访者:工作上的压力开始想我袭来。我一直处于不停的奔忙中,可时间从来不够用。

( )咨询师:究竟是什么工作使你压力如此大?

( )咨询师:你意识到这种情况很重要。如果听任这种情况发展下去,焦虑和压

力会导致你的健康受损。

(2)来访者:我真不想一个人呆着,可我又不敢约女孩子。

( )咨询师:你好象说你很孤独,可又不愿冒险请女孩出去约会。

( )咨询师:你之所以不敢跟女孩说,是怕遭到她们拒绝,对吧?

7.按要求写出咨询师要说的话。

(1)来访者:我希望自己能够以优秀的成绩从大学里毕业,希望能够在班里甚至整个系里都有很好的名次。但是现在没完没了的活动妨碍了我学习,使我不能全力以赴。

面质

(2)来访者:他们怎么认为依靠这点儿退休金我就可以生活呢?我要吃饭、要看病……我辛辛苦苦一辈子,到老了却没人关心我。

澄清:

情感反映:

(3)来访者:在一个公司当秘书,有两个女儿,与丈夫的关系很糟糕。她想离婚,但又犹豫,因为她担心会被别人议论,也害怕因此失去工作,另外她也怕光靠自己一个人的力量,在经济上难以养育女儿。但是她相信离婚会令她高兴,并从根本上解决自己的内部冲突。

提供信息:

阅读书目

1.S.Cormier 等著,张建新等译:心理咨询师的问诊策略。 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0,第六、七章。

2.乐国安 主编:咨询心理学。 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4,第八章。

3.R.SommersFlanagan 等著,陈祉妍等译:心理咨询面谈技术。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4.徐光兴  西方心理咨询经典案例集  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第六章   咨询中的伦理问题

本章教学目的及要求:正确对待心理咨询中的责任问题;增强伦理学意识。

本章教学重点及难点:心理咨询中的责任问题。

1、章节内容与学时安排

第一节  伦理学与责任

第二节  应用举例与思考

第三节  伦理学与否定

第四节  伦理学意识

学时分配:4学时

2、教学要求

通过本章节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心理咨询伦理学的基本问题、理解心理咨询过程中伦理学的基本原则、掌握其基本规范和基本内容。教学方式:课堂授课+案例教学

阅读书目:

1、[美]艾伦·艾维迈克尔·担德列亚 等著  心理咨询与治疗理论——多元文化视角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2、S.Cormier 等著,张建新等译:心理咨询师的问诊策略。 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0。

第七章    心理咨询中的阻力与干扰

本章教学目的和要求:

知识点:阻力的定义、主要类型及表现形式,阻力产生的原因,如何处理心理咨询中的阻力,来自咨询者的干扰的主要表现、产生原因等。

重点:阻力的主要类型及表现形式,阻力产生的原因,如何处理心理咨询中的阻力,来自咨询者的干扰的主要表现。

难点:阻力产生的原因,如何处理心理咨询中的阻力。

1、  章节内容和学时分配

第一节     来自来访者的阻力

一、            阻力的定义

二、            阻力的主要类型及表现形式

三、            阻力产生的原因

四、如何处理心理咨询中的阻力

第二节     来自咨询者的干扰

一、            干扰的主要表现

二、            干扰的产生原因及其应对

学时分配:6学时

2、教学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阻力的定义、主要类型及表现形式,阻力产生的原因,掌握处理心理咨询中的阻力的技巧识别来自咨询者的干扰的主要表现、产生原因等。教学方式:课堂授课+案例教学+小组练习+观摩

复习与思考题

1.什么是阻力?其主要类型及表现形式有哪些?

2.简述阻力产生的原因。

3.简述如何处理心理咨询中的阻力。

4.简述来自咨询者的干扰的主要表现。

5.简述来自咨询者的干扰产生原因。

阅读书目

1、乐国安 主编:咨询心理学。 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4,第九章。

2、江光荣  心理咨询的理论与实务    高等教育出版社

3、[美]艾伦·艾维迈克尔·担德列亚 等著  心理咨询与治疗理论——多元文化视角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三:参考教材

    材:《当代心理咨询与治疗体系》郑日昌   江光荣   伍新春

参 考 书:

1.《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的理论与实践》      Gerald  Corey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认知治疗技术》 Robert  L Leahy   张黎黎等译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3.《罗杰斯心理治疗》          郑刚等译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4.《心理分析》        钟友彬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

5.《森田心理疗法实践》    高良武久     人民卫生出版社 

6.《道德经与心理治疗》    Gregory J Johanson     Ronald S Kurts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学习要求

根据课程特点,本课程课堂讲授时,要求学生阅读《梦的解析》《谁在我家》《道德经》等书籍,同时了解意象分析疗法。除此之外,选择心理咨询理论与技术方向的学生要求记录梦,要求定时觉察自己的认知和感受,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成绩评定方式

根据学生的考试成绩并结合其课堂交流的具体表现评定成绩。平时表达成绩占10%,期中开卷成绩占20%,实践课成绩占30%,期末成绩40%  

大纲制订人:郭力华 

大纲审定人:张建平

大纲批准人:蔡文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