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 河 子 大 学 讲 义
课程名称 新疆食品资源开发与利用
任课班级 2021级食工1-4班,食质1-2班
任课老师 孙静涛
食品 学院 葡萄与葡萄酒工程 系 葡工教研室
二○二三——二○二四学年第二学期
第一章 绪论
1.课程目的:
本课程是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的专业选修课。以新疆特色食品资源为对象,以传统产品的技术改造、新产品研发及原料综合利用为重点,在掌握新疆食品资源的开发利用总体现状的基础上,学习新疆特色果蔬资源、畜禽乳制品资源、粮油作物资源等新产品开发的理论及技术方法,明确新疆特色食品资源今后的发展方向和思路,并达到对所学基础和专业知识融会贯通的效果,提高创新水平及区域就业能力。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全面掌握新疆食品资源(尤其是新疆特色食品资源)种类及其开发利用现状,增强运用食品化学、食品分析、食品工艺学的理论知识解决实际生产问题的能力,明确新疆特色食品资源今后的发展方向和思路,并达到对所学基础和专业知识融会贯通的效果,提高学生的专业创新水平及区域就业能力。要求学生除了掌握课堂介绍的技术方法与案例,还要求学生独立完成一个专题的系统解决方案,从而真正体验新疆食品资源开发利用的整体实施思路。要求学生牢固掌握基于新疆食品资源进行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科学程序,能力强的学生可按照教师的提示进行自学和创新内容深化。
2.食品资源
食品资源是指符合饮食要求、能满足人体的营养需要,并通过加工手段制作各种食品的可食性食物原料。食品资源的可食性含义主要包括以下三点:
①必须无毒无害。
②可供给人体必需的各种营养素。
③具有良好的感官性状,满足人们的生理、心理需求,从而有助于营养素的充分吸收,真正发挥食品对人体的作用。
3.食品资源的分类
①按照食品资源在加工中的作用,可分为主料、配料、调辅料。
②按照原料的来源,可分为动物性原料、植物性原料、矿物性原料、低等生物资源原料。
③按照原料的加工程度,可分为鲜活原料、干制原料。
④按照商品的体系,可分为粮食类、蔬菜类、果品类、肉及肉制品类、水产品类、蛋奶及蛋奶制品类、调味品类等。
⑤按生物学的分类体系,可分为界、门、纲、目、科、属、种。
4.食品资源对安全性的影响
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性逐渐重视,日益深刻地了解到由于化学物质对农牧业生产和食品工业的污染,给人体健康带来极大的危害。在这种形势下,在生产中不添加任何化学物质的食品颇受青睐,身价培增,各种宣传广告也大力宣传纯天然食品对人体健康的各种有益作用,似乎不添加化学物质的食品就是安全食品。但事实并非如此,在部分食品资源中,包括植物、动物和微生物,存在着许多种天然有毒物质,它们引起的中毒事件也屡有发生,不能忽视。
一、食品资源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
1.食品资源特性
1)食品资源中含营养素;食品能提供人体所需的营养素和能量,满足人体的营养需要,它是食品的主要功能。
2)食品资源中含毒素;
3)食品资源受气候条件的限制;
4)食品资源受土壤条件的限制;
5)食品资源培植周期长;
6)食品资源的有限性;
7)食品资源的优先性;
9)食品资源的可再生性。
食品新资源属于可再生资源,可通过繁殖. 而使其数量和质量恢复到原有的状态。对动物资源来说,它还可以通过从未开发或开发轻度区向开发区或开发重度区的迁移来恢复其资源的数量和质量,供人类重复开发利用。由于地球表面所处的地理位置的差异,导致地球形成了各种各样的环境条件,如森林,灌丛、草原、沙漠和湿地。使得生物资源的分布形成了明显的地域性,从而使得食品新资源在不同地区存在差异性。食品资源的数量的周期性表现为随着时间的变化,食品资源的数量发生变化,如秋季大量水果成熟,而冬季水果数量很少
食品新资源的周期性表现为随着时间的变化,食品资源的成份发生变化,如银杏叶中黄酮的含量在一年中发生周期性的变化,在9~10月黄酮含量达到最高。食品新资源虽然具有再生性,但其更新的能力有一定的限度,并不能无限地增长下去,如果人类的开发利用超过了其所能负荷的极限,可能导致整个资源因过度消耗而枯竭,破坏自然界的生态平衡;其次,由于人类的活动,致使自然界生物破坏、环境污染、气候变化、会引起一些生物物种的灭绝或濒临灭绝,因而生物资源是有限的。
2.中国食品工业现状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食品行业市场规模多年来保持 7%以上稳健增长。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6 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食品制造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 2.36万亿元,同比增长 8.0%, 2012至 2016 年复合增速达 10.6%。(它的目的是描述一个投资回报率转变成一个较稳定的投资回报所得到的预想值。)企业数量方面,截至 2016年末全国共有规模以上食品制造企业 8,844 家。2016年全国食品制造业规模以上企业营业收入超过 2.3万亿元食品工业在保障民生,拉动消费,促逬经济与社会发面继续发挥重要的支柱产业的作用。
(1)我国居民食物消费变化趋势
随着中国经济的增长、国民收入的增加和消费观念、健康观念的变化,食品更多地在风味化、时尚化的基础上,迈向优质化、营养化、功能化,低糖、低盐、低脂、低热量、高纤维是一个发展趋势,我国食品工业要坚定不移地走“优质化、营养化、功能化”的道路,才能又好又快地持续健康发展。
1)粮食人均消费量持续下降:166.3Kg(2000), 121.5Kg(2015)
2)蔬菜缓慢下降、水果稳中略升:
蔬菜:152.3Kg(1981),112.3Kg(2015) 水果: 25Kg(2000),36-40Kg(2015)
3)畜产品人均消费量稳步增长: 21Kg(1981),46.1Kg(2015)
4)奶类、蛋类及水产品人均消费量全面稳定增长:
奶类:2.2 Kg(1981),10.2 Kg (2015);蛋类:4.2 Kg(1981), 8.2 Kg (2015)
5)食用油消费持续增长:2.3 Kg(1981),9.6 Kg(2015)
食物结构调整:中国居民膳食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