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网络的基本分析方法
本章要求:
1.了解电路模型及理想电路元件的意义;
2.理解电压与电流参考方向的意义;
3.掌握电路的基本定律并能正确应用;
4.了解电源的有载工作、开路与短路状态,理解电功率和额定值的意义;
5.掌握分析与计算电路中各点电位的方法。
重点:
1.电路的基本定律;
2.电位的计算。
难点:
1.电源与负载的判别方法;
2.基尔霍夫电压方程的列写;
3.电源的简化画法。
1.1 电路的作用与组成部分
电路:电流的通路,是为了某种需要由电工设备或电路元件按一定方式组合而成。
1.电路的作用
(1)实现电能的传输、分配与转换
(2)实现信号的传递与处理
2.电路的组成部分
电源(或信号源)、负载、中间环节。
激励:电源或信号源的电压或电流,推动电路工作。
响应:由激励所产生的电压和电流。
电路分析:在电路结构、电源和负载等参数已知的条件下,讨论激励和响应之间的关系。
1. 2 电路模型
为了便于用数学方法分析电路,将实际电路模型化,用足以反映其电磁性质的理想电路元件或其组合来模拟实际电路中的器件,从而构成与实际电路相对应的电路模型。
手电筒的电路模型:手电筒由电池、灯泡、开关和筒体组成。
电池:电源元件,其参数为电动势 E 和内阻Ro;
灯泡:主要具有消耗电能的性质,是电阻元件,其参数为电阻R;
筒体:用来连接电池和灯泡,其电阻忽略不计,认为是无电阻的理想导体。
开关:用来控制电路的通断。
今后分析的都是指电路模型,简称电路。在电路图中,各种电路元件都用规定的图形符号表示。
1.3 电压和电流的参考方向
1. 电路基本物理量的实际方向
物理中对基本物理量的方向规定:电流——正电荷运动的方向;
电压——高电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