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
化工分离过程
教案
授课班级:化工15级3,4班
学 时: 48学时
授课教师: 李翠华
姓名 | 李翠华 | 职称 | 副教授 | 总学时 | 48 | |
使用教材 | 化工分离过程 陈洪钫、刘家祺编 | |||||
课 程 教 学 目 的 | 1. 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程对各种常用分离过程的基本理论、操作特点、 计算的学习和典型实例的分析和讨论,使学生建立工程与工艺相结合的观点,培养学生分析实际问题的方法和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为学生学习后续专业课程和将来从事化工相关专业工程技术工作打好基础。具体目标如下: (1)掌握各种常用分离过程的基本理论、操作特点、基本计算方法和强化改进操作的途径及节能的基本思路,能应用于实际工程分离问题进行分析。(毕业要求2) (2)具有根据具体的分离任务和分离要求,选择适宜的分离方法、设计合理的分离顺序、探索强化过程途径和提高分离设备效能的初步能力;具有运用工程技术观点分析和解决分离操作问题的能力。(毕业要求3) (3)具有应用分离理论对复杂实际分离问题进行分析、设计合理的分离方案,并计算获得正确的分离操作条件,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具有查阅和使用常用工程计算图表、手册、资料的能力。(毕业要求4) 2. 基本要求 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进行授课,充分利用各种先进的教学手段,进行启发式教学,把握好教学进度,对讲述的内容及时进行更新、补充,对学生学习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耐心的解答,及时听取学生对教学内容及方法的意见,根据情况加以改进。学习本课程中,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能力的培养: (1)分离技术和分离方案选择的能力 (2)工程设计能力 (3)强化和改进分离操作的能力 (4)分离过程开发或科学研究的能力
| |||||
学 时 分 配 | 章 次 | 章 名 | 学 时 | |||
第1章 | 绪 论 | 2 | ||||
第2章 | 单级平衡过程 | 8 | ||||
第3章 | 多组分多级分离过程分析与简捷计算 | 18 | ||||
第4章 | 多组分多级分离的严格计算 | 6 | ||||
第5章 | 分离设备的处理能力和效率 | 4 | ||||
第6章 | 分离过程的节能 | 6 | ||||
第7章 | 其它分离技术和分离过程的选择 | 4 | ||||
| 总 计 | 48 | ||||
|
|
| ||||
|
|
| ||||
|
|
| ||||
第一讲 绪论 年 月 日
教 学 目 的 | 1、 了解本课程的任务和内容,与其它课程的相互关系。 (毕业要求2) 2、了解分离操作在化工生产中的重要性。(毕业要求2) 3、掌握传质分离过程的分类和特征。(毕业要求2) |
教
学
内
容 | 第一章 绪论 了解分离工程在化工生产中的重要性,分离过程的分类以及常用的化工分离操作过程。理解工业上常用的分离单元操作的基本原理,了解一些典型应用实例。 1.1 分离操作在化工生产中的重要性 1.2 传质分离过程的分类和特征 1.3 本课程的任务和内容 |
教学重点、难 点及教学方法 | 重点:1)了解分离操作在化工生产中的重要性; 2)掌握分离过程的分类与特征,平衡分离和速率分离过程的原理。 3)了解本课程的任务和内容 难点:掌握分离过程的分类与特征,平衡分离和速率分离过程的原理。 |
作业思考题(讨论题)阅读材料 | 思考题: 1、 按所依据的物理化学原理不同,传质分离过程可分为那两类? (毕业要求2) 2、分离过程常借助分离剂将均相混合物变成两相系统,举例说明分离剂的类型。(毕业要求2)
|
课 后 记 |
|
注:课后记包括学生课堂纪律、教学内容完成情况及教学体会等。 第 页
第二讲 单级平衡分离 年 月 日
教 学 目 的 | 1.掌握相平衡条件、汽液平衡关系式、相平衡常数的含义。 (毕业要求2) 2. 初步掌握相平衡常数的两种计算方法和特点(状态方程法,活度系数法),活度系数法计算气液平衡常数的通式和四种简化情况。 (毕业要求2) |
教
学
内
容 | 第二章 单级平衡分离 在“化工热力学”课程有关相平衡理论的基础上,较为全面的了解化工过程中经常遇到的多组分物系的汽液平衡,即各种单级平衡过程的计算问题。 2.1 相平衡 2.1.1 相平衡关系 2.1.2 相平衡常数的计算 一、状态方程法 二、活度系数法 活度系数法计算气液平衡常数的通式和四种简化式。 |
教学重点、难 点及教学方法 | 重点: (1)多组分物系的相平衡条件;相平衡常数; (2)初步掌握相平衡常数的两种计算方法和特点; 难点: 多组分非理想体系相平衡常数的计算; 教学方法: 板书,课堂讲授,多媒体教学。 |
作业思考题(讨论题)阅读材料 | 1、相平衡关系可用几种方法来表达。(毕业要求2) 2、就活度系数法计算气液平衡常数的通式,分以下几种情况进行讨论:1)气相为理想气体,液相为理想溶液; 2)气相为理想气体,液相为非理想溶液; 3)气相为理想溶液,液相为理想溶液; 4)气相为理想溶液,液相为非理想溶液。 (毕业要求2) |
课 后 记 |
|
注:课后记包括学生课堂纪律、教学内容完成情况及教学体会等。 第 页
第三讲 单级平衡分离 年 月 日
教 学 目 的 | 1)掌握并能用活度系数法计算混合物中组分的汽液平衡常数。(毕业要求2)(毕业要求4) 2)掌握多组分物系的泡点温度的计算方法,能对多组分物系进行Ki与组成无关的泡点温度的计算。(毕业要求2)(毕业要求4) |
教
学
内
容 | 第二章 单级平衡分离 2.1汽液相平衡及其计算 2.1.2 相平衡常数的计算 例题讲解:活度系数法计算气液平衡常数。 2.2 多组分物系的泡点和露点计算 2.2.1泡点温度和压力的计算 一、泡点温度的计算 1)平衡常数与组成无关的泡点温度计算 四种计算方法:一般试差法、相对挥发度法、修定平衡常数法、电子计算机法。 |
教学重点、难 点及教学方法 | 重点:
难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