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 河 子 大 学 课 程 教 案
学年学期 | 2017-2018年第二学期 | 教师姓名 | 张娜 |
课程名称 | 声乐表演实践(六) | 授课班级 | 音乐2016级1、2班 |
授课时间 | 周四7、8 | 授课地点 | 会(5)实践教室 |
章节名称 | 声乐表演技能训练2结合初中级程度中国创作声乐作品完成表演实践 | ||
课堂教学 | 将中国艺术歌曲《父亲的草原母亲的河》进行学习与演唱。 | ||
教学内容 及时间分配 | 1.发声练习及歌曲演唱实践。(60分钟) (1)发声练习:辅音:“h”母音:“u”“o”, 练声曲:|1 3 2 4|3 5 4 2|1 -| (2)歌曲演唱实践:作品:《嘎达梅林》、《鸿雁》、《美丽的草原我的家》等。 2. 新课内容的导入(2分钟) 蒙古族民歌以声音宏大雄厉,曲调高亢悠扬而闻名。其内容非常丰富,有描写爱情和娶亲嫁女的,有赞颂马、草原、山川、河流的,也有歌颂草原英雄人物的等等,这些民歌生动地反映蒙古社会的风土人情。蒙古音乐分类按照音乐形式分为长调,短调,呼麦,潮尔,民歌,说唱形式的乌力格尔、叙事歌、好来宝等等。 3. 学习歌曲《父亲的草原母亲的河》(25分钟) (1) 歌曲《父亲的草原母亲的河》中语言的学习。 (2) 歌曲《父亲的草原母亲的河》的旋律学习。 (3) 歌曲《父亲的草原母亲的河》的曲式分析及各段的情感分析。 (4) 歌曲《父亲的草原母亲的河》的演唱练习。 4.本课小结,布置作业(3分钟) | ||
重点、难点 以及对策 | 1.教学重点:歌曲《父亲的草原母亲的河》的曲式分析及各段落的情感分析。 2.教学难点:歌曲各段落的情感把握。 3.对策:观看歌唱家演唱《父亲的草原母亲的河》的视频或音频,对歌曲的风格特点进行分析。 | ||
教学方法 和手段 | 教学方法主要使用讲练法、启发法、课堂讨论,在新课讲授过程中,本着精讲多练的原则,运用启发法,结合多媒体、自身的演唱来呈现这首作品的特点,以便学生更直观、更准确地理解。 | ||
作业、思考题 | 实践作业:将上课所学的歌曲《父亲的草原母亲的河》熟练并加入表演动作。 | ||
课后记 |
| ||
说明:按每次课(2学时)编写,每次授课前上传至网络教学平台。 |
石 河 子 大 学 课 程 教 案
学年学期 | 2017-2018年第二学期 | 教师姓名 | 张娜 |
课程名称 | 声乐表演实践(六) | 授课班级 | 音乐2016级1、2班 |
授课时间 | 周四7、8 | 授课地点 | 会(5)实践教室 |
章节名称 | 声乐表演技能训练2结合初中级程度中国创作声乐作品完成表演实践 | ||
课堂教学 | 将中国艺术歌曲《望乡词》进行学习与演唱。 | ||
教学内容 及时间分配 | 2.发声练习及歌曲演唱实践。(60分钟) (2)发声练习:辅音:“m”母音:“u”“a”, 练声曲:|5 3 4 2|3 1 2 7|1 -| (2)歌曲演唱实践:作品:《满江红》《绣红旗》《桥》等。 2. 新课内容的导入(2分钟) 于右任老先生晚年创作于台湾,也是于老生命中的最后一个作品。表达了老先生思念祖国思念大陆之情。1949年,于右任被裹挟到台湾,而结发妻子和儿子却留在大陆,从此天各一方。1962年1月12日,他在日记中写道:“我百年之后,愿葬玉山或阿里山树木多的高处,山要高者,树耍大者,可以时时望大陆。我之故乡是中国大陆”。他的《望乡词》并非泛泛的家国之情,而是深藏了刻骨铭心的身世之痛。祖国统一,是老人一生的追求。而作曲家陆在易先生深刻体会到这位老人“永不能忘”的爱国之情,体会到老人临终前仍盼望祖国统一、盼望台湾回归大陆的深挚心情。 3. 学习歌曲《望乡词》(25分钟) (5) 歌曲《望乡词》中语言的学习。 (6) 歌曲《望乡词》的旋律学习。 (7) 歌曲《望乡词》的曲式分析及各段的情感分析。 (8) 歌曲《望乡词》的演唱练习。 4.本课小结,布置作业(3分钟) | ||
重点、难点 以及对策 | 1.教学重点:歌曲《望乡词》的曲式分析及各段落的情感分析。 2.教学难点:歌曲各段落的情感把握。 3.对策:观看歌唱家演唱《望乡词》的视频或音频,对歌曲的风格特点进行分析。 | ||
教学方法 和手段 | 教学方法主要使用讲练法、启发法、课堂讨论,在新课讲授过程中,本着精讲多练的原则,运用启发法,结合多媒体、自身的演唱来呈现这首作品的特点,以便学生更直观、更准确地理解。 | ||
作业、思考题 | 实践作业:将上课所学的歌曲《望乡词》熟练并加入表演动作。 | ||
课后记 |
| ||
说明:按每次课(2学时)编写,每次授课前上传至网络教学平台。 |
石 河 子 大 学 课 程 教 案
学年学期 | 2017-2018年第二学期 | 教师姓名 | 张娜 |
课程名称 | 声乐表演实践(六) | 授课班级 | 音乐2016级1、2班 |
授课时间 | 周四7、8 | 授课地点 | 会(5)实践教室 |
章节名称 | 声乐表演技能训练2结合初中级程度外国艺术歌曲完成表演实 | ||
课堂教学 | 将歌剧咏叹调《火焰在燃烧》进行学习与演唱。 | ||
教学内容 及时间分配 | 3.发声练习及歌曲演唱实践。(60分钟) (1)发声练习:跳音练习,母音“u”,练声曲:|1 3 5 3|1 -| (2)发声练习:连音练习,母音“o”,练声曲:|1 2 3 2|1 -| (3)歌曲演唱实践:作品《大江东去》、《多情的土地》、《你们可知道》等。 2. 新课内容的导入(2分钟) 威尔第是19世纪意大利歌剧的杰出代表,他的歌剧《游吟诗人》中的咏叹调《火焰在燃烧》,以其优美的旋律和强烈的戏剧性,成为歌剧史中的杰出代表,也是展现女中音歌唱功力的艺术精品。 3. 学习歌曲《火焰在燃烧》(25分钟) (9) 歌曲《火焰在燃烧》中语言的学习。 (10) 歌曲《火焰在燃烧》的旋律学习。 (11) 歌曲《火焰在燃烧》的曲式分析及各段的情感分析。 (12) 歌曲《火焰在燃烧》的演唱练习。 4.本课小结,布置作业(3分钟) | ||
重点、难点 以及对策 | 1.教学重点:歌曲《火焰在燃烧》的曲式分析及各段落的情感分析。 2.教学难点:歌曲各段落的情感把握。 3.对策:观看歌唱家演唱《火焰在燃烧》的视频或音频,对歌曲的风格特点进行分析。 | ||
教学方法 和手段 | 教学方法主要使用讲练法、启发法、课堂讨论,在新课讲授过程中,本着精讲多练的原则,运用启发法,结合多媒体、自身的演唱来呈现这首作品的特点,以便学生更直观、更准确地理解。 | ||
作业、思考题 | 实践作业:将上课所学的歌曲《火焰在燃烧》熟练并加入表演动作。 | ||
课后记 |
| ||
说明:按每次课(2学时)编写,每次授课前上传至网络教学平台。 |
石 河 子 大 学 课 程 教 案
学年学期 | 2017-2018年第二学期 | 教师姓名 | 张娜 |
课程名称 | 声乐表演实践(六) | 授课班级 | 音乐2016级1、2班 |
授课时间 | 周四7、8 | 授课地点 | 会(5)实践教室 |
章节名称 | 声乐表演技能训练1结合中高级程度中国民族声乐作品完成表演实践 | ||
课堂教学 | 将歌剧《江姐》中的选段《绣红旗》进行学习与演唱。 | ||
教学内容 及时间分配 | 4.发声练习及歌曲演唱实践。(60分钟) (3)发声练习:母音:“u”“a”, 练声曲:|1 3 2 4|3 5 4 2|1 -| (2)歌曲演唱实践:作品:《红梅赞》《妈妈教我一支歌》《草原之夜》等。 2. 新课内容的导入(2分钟) 《绣红旗》是出自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由空政歌剧团创作的歌剧作品,专辑《江姐》中的一首歌曲,被大家广为传唱。 3. 学习歌曲《绣红旗》(25分钟) (13) 歌曲《绣红旗》中语言的学习。 (14) 歌曲《绣红旗》的旋律学习。 (15) 歌曲《绣红旗》的曲式分析及各段的情感分析。 (16) 歌曲《绣红旗》的演唱练习。 4.本课小结,布置作业(3分钟) | ||
重点、难点 以及对策 | 1.教学重点:歌曲《绣红旗》的曲式分析及各段落的情感分析。 2.教学难点:歌曲各段落的情感把握。 3.对策:观看歌唱家演唱《绣红旗》的视频或音频,对歌曲的风格特点进行分析。 | ||
教学方法 和手段 | 教学方法主要使用讲练法、启发法、课堂讨论,在新课讲授过程中,本着精讲多练的原则,运用启发法,结合多媒体、自身的演唱来呈现这首作品的特点,以便学生更直观、更准确地理解。 | ||
作业、思考题 | 实践作业:将上课所学的歌曲《绣红旗》熟练并加入表演动作。 | ||
课后记 |
| ||
说明:按每次课(2学时)编写,每次授课前上传至网络教学平台。 |
石 河 子 大 学 课 程 教 案
学年学期 | 2017-2018年第二学期 | 教师姓名 | 张娜 |
课程名称 | 声乐表演实践(六) | 授课班级 | 音乐2016级1、2班 |
授课时间 | 周四7、8 | 授课地点 | 会(5)实践教室 |
章节名称 | 声乐表演技能训练1结合中高级程度中国民族声乐作品完成表演实践 | ||
课堂教学 | 将歌剧《江姐》中的主题歌曲《红梅赞》进行学习与演唱,通过演唱使学生对这种首携带着鲜明的时代色彩与深刻的革命烙印的红色歌曲所表现呃以江姐为代表的革命党人面对革命斗争的严峻形势,奋力抗争、追求光明的革命精神有所体会。 | ||
教学内容 及时间分配 | 5.发声练习及歌曲演唱实践。(60分钟) (1)发声练习:母音:“a”,练声曲:|1 3 5 3|1 -| (2)歌曲演唱实践:作品:《妮娜》《我亲爱的》《紫罗兰》等。 2. 新课内容的导入(2分钟) 《红梅赞》由阎肃作词,羊鸣、姜春阳、金砂作曲并且作为歌剧《江姐》的主题曲自1964年问世,在大众中广为传唱,流传至今。《红梅赞》这首歌能够超越革命宣传的政治藩篱,穿越时空,拥有广泛的歌众,并在新时代新世纪的音乐环境中占据一席之地,成为永恒的艺术经典,得益于歌曲自身具有的朴实婉转而又高亢坚定的曲调,以及规整洗练的歌词,而这正是其保持恒久生命力的核心原因所在。 3. 学习歌曲《红梅赞》(25分钟) (17) 歌曲《红梅赞》中语言的学习。 (18) 歌曲《红梅赞》的旋律学习。 (19) 歌曲《红梅赞》的曲式分析及各段的情感分析。 (20) 歌曲《红梅赞》的演唱练习。 4.本课小结,布置作业(3分钟) | ||
重点、难点 以及对策 | 1.教学重点:歌曲《红梅赞》的曲式分析及各段落的情感分析。 2.教学难点:歌曲各段落的情感把握。 3.对策:观看歌唱家演唱《红梅赞》的视频或音频,对歌曲的风格特点进行分析。 | ||
教学方法 和手段 | 教学方法主要使用讲练法、启发法、课堂讨论,在新课讲授过程中,本着精讲多练的原则,运用启发法,结合多媒体、自身的演唱来呈现这首作品的特点,以便学生更直观、更准确地理解。 | ||
作业、思考题 | 实践作业:将上课所学的歌曲《红梅赞》熟练并加入表演动作。 | ||
课后记 |
| ||
说明:按每次课(2学时)编写,每次授课前上传至网络教学平台。 |
石 河 子 大 学 课 程 教 案
学年学期 | 2017-2018年第二学期 | 教师姓名 | 张娜 |
课程名称 | 声乐表演实践(六) | 授课班级 | 音乐2016级1、2班 |
授课时间 | 周四7、8 | 授课地点 | 会(5)实践教室 |
章节名称 | 声乐表演技能训练2结合初中级程度外国艺术歌曲完成表演实 | ||
课堂教学 | 将歌剧咏叹调《你们可知道》进行学习与演唱。 | ||
教学内容 及时间分配 | 6.发声练习及歌曲演唱实践。(60分钟) (4)发声练习:辅音:“h”母音:“o”“a”, 练声曲:|5 6 5 4|5 4 3 4|3 2 3 2|1 -| (2)歌曲演唱实践:作品《绿树成荫》、《多么幸福能赞美你》、《永远的花样年华》等。 2. 新课内容的导入(2分钟) 《你们可知道》——选自莫扎特歌剧《费加罗的婚礼》“Voi che sapete” Aria from “The Marriage of Figaro”,全名《你们可知道什么是爱情》“voi che sapete cosa e amor”,又名《凯鲁比诺的咏叹调》。 3. 学习歌曲《你们可知道》(25分钟) (21) 歌曲《你们可知道》中语言的学习。 (22) 歌曲《你们可知道》的旋律学习。 (23) 歌曲《你们可知道》的曲式分析及各段的情感分析。 (24) 歌曲《你们可知道》的演唱练习。 4.本课小结,布置作业(3分钟) | ||
重点、难点 以及对策 | 1.教学重点:歌曲《你们可知道》的曲式分析及各段落的情感分析。 2.教学难点:歌曲各段落的情感把握。 3.对策:观看歌唱家演唱《你们可知道》的视频或音频,对歌曲的风格特点进行分析。 | ||
教学方法 和手段 | 教学方法主要使用讲练法、启发法、课堂讨论,在新课讲授过程中,本着精讲多练的原则,运用启发法,结合多媒体、自身的演唱来呈现这首作品的特点,以便学生更直观、更准确地理解。 | ||
作业、思考题 | 实践作业:将上课所学的歌曲《你们可知道》熟练并加入表演动作。 | ||
课后记 |
| ||
说明:按每次课(2学时)编写,每次授课前上传至网络教学平台。 |
石 河 子 大 学 课 程 教 案
学年学期 | 2017-2018年第二学期 | 教师姓名 | 张娜 |
课程名称 | 声乐表演实践(六) | 授课班级 | 音乐2016级1、2班 |
授课时间 | 周四7、8 | 授课地点 | 会(5)实践教室 |
章节名称 | 声乐表演技能训练2结合初中级程度外国艺术歌曲完成表演实 | ||
课堂教学 | 将意大利艺术歌曲《多么幸福能赞美你》进行学习与演唱。 | ||
教学内容 及时间分配 | 7.发声练习及歌曲演唱实践。(60分钟) (5)发声练习:辅音:“m”母音:“u”“o”, 练声曲:|5 6 5 4|5 4 3 4|3 2 3 2|1 -| (2)歌曲演唱实践:作品《我亲爱的》、《我心里不再感到青春火焰燃烧》等。 2. 新课内容的导入(2分钟) 多么幸福能赞美你(原文:Per la gloria d'adorarvi)是一首巴洛克风格的古典歌曲,由作曲家兼大提琴家乔瓦尼·博农奇尼(Giovanni Bononcini 1670 – 1750)所作。 3. 学习歌曲《多么幸福能赞美你》(25分钟) (25) 歌曲《多么幸福能赞美你》中语言的学习。 (26) 歌曲《多么幸福能赞美你》的旋律学习。 (27) 歌曲《多么幸福能赞美你》的曲式分析及各段的情感分析。 (28) 歌曲《多么幸福能赞美你》的演唱练习。 4.本课小结,布置作业(3分钟) | ||
重点、难点 以及对策 | 1.教学重点:歌曲《多么幸福能赞美你》的曲式分析及各段落的情感分析。 2.教学难点:歌曲各段落的情感把握。 3.对策:观看歌唱家演唱《多么幸福能赞美你》的视频或音频,对歌曲的风格特点进行分析。 | ||
教学方法 和手段 | 教学方法主要使用讲练法、启发法、课堂讨论,在新课讲授过程中,本着精讲多练的原则,运用启发法,结合多媒体、自身的演唱来呈现这首作品的特点,以便学生更直观、更准确地理解。 | ||
作业、思考题 | 实践作业:将上课所学的歌曲《多么幸福能赞美你》熟练并加入表演动作。 | ||
课后记 |
| ||
说明:按每次课(2学时)编写,每次授课前上传至网络教学平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