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轴向拉伸和压缩
§2-1轴向拉伸和压缩的概念
一、工程实例
连杆、螺栓、桁架、房屋立柱、桥墩……等等。
二、特点
外力特点:外力合力作用线与轴线重合。
变形特点:沿杆轴伸长或缩短,同时横向尺寸缩小或增大。
轴向拉伸:杆的变形是轴向伸长,横向缩短
轴向压缩:杆的变形是轴向缩短,横向变粗。
§2-2 内力 · 截面法 · 轴力及轴力图
一、内力的概念
内力:指由外力作用所引起的、物体内相邻部分之间分布内力系的合成(附加内力)。注意:材料力学中的内力,是指外力作用下而引起的内力的变化量,也就是“附加内力”,它与构件的强度、密度相关。
二、截面法 · 轴力
内力的计算是分析构件强度、刚度、稳定性等问题的基础。求内力的一般方法是截面法。
① 截开:在所求内力的截面处,假想地用截面将杆件一分为二。
②代替:任取一部分,其弃去部分对留下部分的作用,用作用在截开面上相应的内力(力或力偶)代替。
③平衡:对留下的部分建立平衡方程,根据其上的已知外力来计算杆在截开面上的未知内力(此时截开面
上的内力对所留部分而言是外力)。
材料力学中轴力的符号是由杆件的变形决定,而不是由平衡坐标方程决定。习惯上将轴力N的正负号规定为:拉伸时,轴力N为正;压缩时,轴力N为负。
注意两个问题:
1)外力不能沿作用线移动。因为材料力学中研究的对象是变形体,不是刚体,力的可传性不成立。
2)截面不能切在外力作用点处,要离开或稍微离开作用点。依据为圣维南原理:作用在结构某一位置上的不同载荷,如果在静力学意义上是等效的,则在远离该位置处的应力差异甚微。
三、轴力图
以平行于杆轴线的坐标为x坐标,表示横截面的位置;以垂直于轴线的坐标FN为坐标,表示各横截面轴力FN的大小,画出的图形称为轴力图。
意义:①反映出轴力与截面位置变化关系,较直观;
②确定出最大轴力的数值及其所在横截面的位置,即确定危险截面位置,为强度计算提供依据。
习惯上,将正值的轴力画在上侧,负值的轴力画在下侧。
例2-1 求如图2-7所示杆件的内力,并作轴力图。
解:(1)计算各段内力
AC段:作截面1—1,取左段部分(图b)。由得
kN (拉力)
CD段:作截面2—2,取左段部分(图c),并假设方向如图所示。
由得
则
kN (压力)
的方向应与图中所示方向相反。
(2)绘轴力图
选截面位置为横坐标;相应截面上的轴力为纵坐标,根据适当比例,绘出图线。
由图2-7可知CB段的轴力值最大,即kN,所以CB段最危险。
§2-3 应力·拉(压)杆内的应力
一、应力的概念
问题提出:
1. 内力大小不能衡量构件强度的大小。
2. 强度:①内力在截面分布集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