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车站
庞德
人流中这几张脸魔幻般浮现;
雨湿蒙蒙花瓣偎在乌黑树干。
原文:
In a Station of the Metro
by Ezra Pound
The apparition of these faces in the crowd;
Petals on a wet, black bough.
背景资料《关于庞德的一首小诗的讨论》):
一、这是庞德(Pound)的一首意象诗(imagist poem). 除了标题,全诗仅两句。第一意象是apparition,把突然看见的美丽面孔喻作梦境一般,奇妙而神密。第二意象是petals, 这个词使一张张可爱的脸有了具体的形象,更富魅力。
二、IMAGISTS:A group of English and American poets (c.1909—1917) who rebelled against the exuberance and sentimentality of 19th-cent. verse. Influenced by CLASSICISM, Chinese and Japanese poetry, and the French SYMBOLISTS, they advocated a hard, clear, concentrated poetry, free of artificialities and replete with specific physical analogies. The group included Ezra POUND, Richard ALDINGTON, Amy LOWELL, and Hilda DOOLITTLE.
三、1.这首诗据Pound自己记载,是一个下雨的晚上,他走出巴黎的一个地铁站,突然看到许多女人和儿童漂亮的脸庞,不知如何表达内心的感受,后来却发现可以用色彩表达感情。开始他写了30行,不满意,半年后改为15行,又过了一年终于成了这首类似于日本俳句的2行诗。
2. 后句是前句的比喻,两行并列不用关联词,这在中国古诗中也常见,如: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又如: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
四、其它的翻译展列如下,见仁见智,各取所好——
1. ataloss (译) 《地铁车站》
人群中突现幻影,一张张俊脸,
湿漉漉,黑枝丫上一片片花瓣。
2.罗池(译)在地铁站
人潮中这些面容的忽现;
湿巴巴的黑树丫上的花瓣。
3.钟鲲(译)地下车站
人群中幻影般浮现的脸
潮湿的,黑色树枝上的花瓣
4.成婴(译)地铁车站
人群中这些脸庞的幻影;
潮湿又黑的树枝上的花瓣.
5.李德武(译)在伦敦的地铁车站里
这些脸的幻影在人群中,
一条潮湿的、黑色枝干上的点点花瓣。
6.赵毅衡(译)地铁车站
人群中这些面庞的闪现;
湿漉的黑树干上的花瓣。
7.飞白(译)在地铁车站
这几张脸在人群中幻景般闪现;
湿漉漉的黑树枝上花瓣数点。
8.裘小龙(译)地铁车站
人群里忽隐忽现的张张面庞,
黝黑沾湿枝头的点点花瓣。
又:人群中这些脸庞的隐现;
湿漉漉、黑黝黝的树枝上的花瓣。
9.杜运燮(译)在一个地铁车站
人群中这些面孔幽灵一般显现;
湿漉漉的黑色枝条上的许多花瓣。
又:人群中这些面孔幽灵般显现;
湿漉漉的黑枝条上朵朵花瓣。
10.张子清(译)地铁站里
出现在人群里这一张张面孔;
湿的黑树枝上的一片片花瓣。
11.江枫(译)在一个地铁车站
这些面孔似幻象在人群中显现;
一串花瓣在潮湿的黑色枝干上。
12.郑敏(译) 地铁站上
这些面庞从人群中涌现
湿漉漉的黑树干上花瓣朵朵
俳句
俳句是日本人所喜闻乐见的文学形式之一,它含蓄,富有韵味,诗形短小,歌咏自然与人,在日本文学史上独放异彩。它既表现了日本人民岛国风情的生活情节,也反映了日本民族的独特的审美意识和美学观念。日本诗歌在承袭中国古典诗歌传统的同时,有其偏狭而独特的发展:题材更狭窄,形式更凝炼,审美更纤细。俳句是日本传统诗歌形式中形体最小的一种。一首俳句只有十七个音,句调为五、七、五。在中国古典诗歌中,词体最短的是"竹枝",单调的每首二句十四字;其次是"归字谣",每首十六字。诗体最短的是五言绝句
The Red Wheelbarrow
William Carlos Williams
So much depends
upon
a red wheel
barrow
glazed with rain
water
beside the white
chicke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