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河子大学

课 程 教 学 设 计

 

 

 

 

 

 

 

 

 

 

:

10513210】 俄语语法()

:

俄语202212

主讲教师及职称:

季娇阳、余丽娜 讲师 

总 学 分 / 学 时:

4/64

 

 

 

 

 

 

外国语学院俄语系系(部)低年级阶段教研室

石河子大学教务处制

 

 

 

《俄语语法(二)》

课程功能和教学设计思路

本课程分词法和句法两部分,以词的构形、常用基本句子类型为主要学习内容,通过课堂教学中的指导、示范、组织、监控、评价、反馈、修正等环节,在言语实践中逐步掌握和完善词的构形方法和句子的结构模式,把语法知识转化为语言技能和熟巧,提升语言规范能力和实践运用能力,是专业学习进一步提升的重要基础。

wps 

 

 

 

 

 

 

 

 

 

 

 

在本学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重在启发,教学内容由生活交际语篇观察入手,引导学生关注语言表达细节、总结语法现象,通过情境建构将语法规则发展为语言交际能力。教学过程将语言的实用性和审美性结合起来,在实践观察中,发掘学习者个体的潜能和优势,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在实践表达中,不断地去完善知识,锻炼技能,通过具体的情境任务提升交际能力、思考能力、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课程教学设计包含了外语熟巧、国情知识、理论架构、思辨创新、人文情怀等方面的立体设计,力求帮助学生全面提升专业素养。

 


1.Урок 1》教学设计

一、课时数与学情分析

课时说明

本课程为《俄语语法(二)》第一课教学内容包含俄语语法的概念、俄语的词类和句子的成分三个知识要点,理论教学设计内容2学时,实践教学设计2学时。

学情分析

授课对象:俄语专业一年级本科生。

知识关联:第一课承接上学期的词汇积累和基础语法知识,讲解俄语语法的重要概念,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基于已获取的知识进行总结,回顾词汇性和数的特点,导入俄语词类的知识,从词汇单元到句子单元逐步构建俄语语法的“一致性”体系,引导学生顺利组词成句合篇,帮助学生树立学习俄语和使用俄语的自信心。

二、教学理念

本课程教学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能力为目标为原则采用“任务驱动”式教学法和“成果导向”式教学法,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将课堂教学和课外的自主学习相结合,优化课内、强化课外,将语言知识内化成语言能力。

三、教学组织过程

本次课程教学设计聚焦俄语词类知识,在“俄语词汇风暴”中,通过观察—发现—总结—实践的教学思路,引导学生分析俄语词汇(русская лексика)的分类和特点,引导学生将俄语词汇知识与实景案例相结合应用,发现并总结词类части рети )在句子中的功能,关注各类词汇基本用法,按照俄语句子成分组词成句,鼓励学生观察生活,使用俄语词汇描述事物, 俄语表达生活发现,分享个人观察与生活体悟。

四、教学目标

1.基本知识目标:掌握俄语语法及词类的概念;正确判别出词所属的词类。掌握句子成分的概念;正确判别出句子的各个成分;

2.基本技能目标:能够用俄语准确表达出几个相关术语,能够运用所学语法知识以及词类知识解决语言学习中遇到的相关问题。

3. 基本素质目标积累语言学的理论知识,提高语言文化素养,认识语言中所蕴含的民族文化信息,培养对语言的热爱,养成善待语言的良好品质。

五、教学内容

1. 课程大纲和课程考核办法;

2. 俄语语法的概念、俄语的词类和句子的成分

六、重难点分析

重点:形容词和名词搭配时的一致性原则;主语和谓语一致性原则

【解决方法】以观察导入,教师摆出大量事实例证,引导学生观察对比反思易错点。并基于易错点,由学生根据大量的事实例证提出解决方法。最后通过句子练习强化学生记忆。整个教学过程中间由易到难穿插启发式提问,紧紧抓住学生注意力,使学生保持思路清晰。

七、本节知识体系结构 

  Что тако́е грамма́тика русского языка́?

通常而言,语法是词的构成和变化规则以及组词成句规则的总和。俄语语法包括词法(морфоло́гия)和句法(си́нтаксис)两部分。词法主要研究词类以及词的构成、词形变化以及各种语法意义的表达方法;句法研究词组(словосочета́ния)和句子(предложе́ния),包括词与词的组合规则和组词成句的规则以及各种句子的类型。

八、学科前沿

对比是语言研究的基本方法之一。通过对比我们才能够更清楚、更深刻地了解所比较的语言的特点。俄语和汉语的定语本质上是相同的,通常说明名词,表示人或物的特征、性质、所属关系及顺序等。定语在俄语中属于句子的次要成分,在汉语中属于附加成分,但定语在表达语义上却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1. 张秀梅,姚春宇,果斯金钮克·娜杰日塔.俄语形容词красный的文化伴随意义[J].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1, No.292(06):148-150.
  2. 尹旭.基于语料库的词类历时过渡性演变分析——以部分带后缀-ач-(-яч-),-уч-(-юч-)的俄语形容词为例[J].外语学刊, 2022, No.227(04):28-37.
  3. 于鑫.俄语形容词定语与名词定语的对比——兼论汉语定中词组的俄译[J].中国俄语教学,2018,37(03):24-31.
  4. 石树.俄语形容词定语及与其相对应的名词间接格定语的意义比较[J].俄语学习,2014,No.364(04):21-24.

九、教学过程与方法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教学过程与方法设计

时间安排

 

 

课程导入

 

  Что тако́е грамма́тика русского языка́?

 

 

 

 

 

 

 

 

 

【问题导入】

以关键性问题导入,引发学生思考什么是俄语语法,明确俄语语法学习的重要性,导向学习俄语语法的学习目的是规范、正确表达俄语。

 

5分钟

任务驱动

Немного о себе!

Вопро́сы:

1) Кому́ вы отве́тите? Почему́?

2) Что вы напи́шете?

 

 

【知识回顾】

选择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引导学生依据已学习过的基础俄语内容,按照个人情况写下关键词汇和语句。

 

【检查与讨论】

思考词汇运用是否准确,为什么?句子结构是否准确,为什么?

 

【实践任务】

导向课程学习目标,准确规范进行自我介绍。

 

10分钟

课程讲授

 

  1. 俄语语法的概念什么是俄语语法?

  Что тако́е грамма́тика русского языка́?

 

 

 

2.词类的概念

什么是词类?

Что тако́е часть речи?

 

 

 

3.句子成分

1什么是句子?

Что тако́е предложе́ние?

2什么是句子成分?

Что тако́е чле́ны предложе́ния?

【概述】语法是词的构成和变化规则以及组词成句规则的总和。俄语语法包括词法(морфоло́гия)和句法(си́нтаксис)两部分。词法主要研究词类以及词的构成、词形变化以及各种语法意义的表达方法;句法研究词组(словосочета́ния)和句子(предложе́ния),包括词与词的组合规则和组词成句的规则以及各种句子的类型。

 

 

 

【概述】词是能够自由运用的最小语言单位。在词法学中,根据词的形式、意义及其在句中的作用所进行的分类叫词类(часть ре́чи)。

 

【小组探究俄语的词通常划分为十大类,即:名词、动词、形容词、代词、数词、副词、前置词、连接词、语气词和感叹词。按照小组进行举例和总结。

 

 

  【讲授】一个句子由各个功能不同的部分构成,这些部分叫做句子成分。换句话说,句子成分是句子的组成要素,由词或词组充当。俄语的句子成分主要有5种:主语、谓语、补语、定语和状语。

 

【案例分析】分小组朗诵《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著名选段,两人一组共同划分句子成分。

 

【评价与思考】教师指出错误,分析错误原因。

 

30分钟

课堂练习

 

1)基础练习-概念理解

 

2)课后练习

完成教材161-8

 

 

2综合练习

听录音,练习阅读,根据译文理解材料的内容。

Обраща́ться с языко́м ко́е-как - зна́чит и мы́слить ко́е-как: нето́чно, приблизи́тельно, неве́рно. -- Алексе́й Никола́евич Толсто́й

   对待语言马马虎虎,说明思维也稀里糊涂:不准确、大约摸、不靠谱。    ——阿列克赛·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

 

IMG_289

 

 Са́мое дорого́е у челове́ка – э́то жи́знь.Она́ даётся ему́ оди́н раз, и прожи́ть её на́до так:что́бы не́ было мучи́тельнобо́льно за бесце́льно про́житые го́ды, что́бы не жёг позо́р за по́дленькое, ме́лочное про́шлое, и что́бы, умира́я, смог сказа́ть, вся жизнь и все си́лы бы́ли о́тданы са́мому прекра́сному в ми́ре – борьбе́ за освобожде́ние челове́чества. 

 –Никола́й Алексе́евич Остро́вский: «Как закаля́лась сталь»

 

 

 

 

教学巩固

  1. 什么是俄语语法(学)?俄语语法通常分为哪两个部分?
  2. 什么是词类?俄语中的词可以划分为哪些词类?每个词类举出3例。
  3. 什么是名词?名词可以分为哪些类?每类名词举出3例。
  4. 什么是动词?动词有哪些范畴?请写出所学过的10个动词。
  5. 什么是形容词?按照意义和语法特征,形容词可以分为哪几类?每类形容词举出3例
  6. 1.什么是句子?
  7. 2.什么是句子成分?俄语的句子通常有哪些类句子成分?
  8. 句子的主要成分和次要成分各包括哪些类别?
  9. 俄语中的句子各类成分通常如何表达?
  10. 根据谓语的不同形式,俄语中的句子通常分为哪几类?
  11. 俄语中句子的补语可以分为哪两类?
  12. 俄语中句子的定语按其与被说明名词的联系性质可以分为哪两类?
  13. 俄语中句子的状语根据表达的意义一般可以分为哪些类别?

 

专项课后练习

 

语言欣赏和综合练习

 

20分钟

成果输出

1)  В ва́шу гру́ппу пришла́ но́вая студе́нтка. Вы спра́шиваете това́рища про неё. Зада́йте вопро́сы о ней.

2) Вы идёте с жено́й по у́лице. Встреча́ете това́рища по шко́ле. Познако́мьте жену́ с дру́гом. Узна́йте, как у дру́га дела́, как рабо́та.

3) Вы пе́рвый раз пришли́ к ва́шему ру́сскому дру́гу в го́сти. Он знако́мит вас со свои́ми роди́телями. А вы им расска́зываете о себе́.

 

 

【成果展示】

 

按照本节课学习内容,检查并再次完善个人自我介绍,首先各自在学习小组内部进行展示,互评后选派代表进行汇报展示,通过雨课堂发布评分标准进行互评。

 

【收获与分享】

由各小组依次进行学习成果分享,引导互相学习。

 

【范文欣赏】由教师带领同学们共同学习,完善各自的作品内容。

20分钟

课程评价与

课程总结

 

 

1.知识归纳与回顾

  1. 典型例句表达与实践

3.课后作业

 

【归纳与总结】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学习收获,全班学生形成互补性学习,查缺补漏。强化对知识点的理解,为语言交际目标服务。

5分钟

课程反思

 

学生的产出短板

通过形式多样的输入资源,学生对本语法点的运用产生的新的兴趣,但词汇的积累还不够充分,但同时也激起了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兴趣,学习的成就感较好。

教学反思

教师课下反思,并对接下来的单元教学课时进行实时的设计和调整。

作业反馈

教师根据提交的作品评价学生对输入的新语法点的接受程度。

课下进行

综合实践

第一课

语法技能及语法言语交际技能训练

【问答训练】

熟练掌握俄语词类、句子成分等基本语法规则。

 

【对话训练】

掌握基本句型和句子翻译。

 

【语篇练习】

通过生活观察和言语表达,引导学生热爱生活,关注美好,培养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

2学时

 

 

 

 

十、板书设计

词汇导入

总结变化规律

重难点

 

 

 

 

 

 

 

 

 

十一、本节课教师的创新点

课程设计包含“驱动”、“促成”和“评价”三大环节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流程,以“驱动”为出发点,以“任务”为内容,并伴随有结果导出的“评价”环节。借助雨课堂等先进教学手段,帮助学生和教师及时、时时检验教学成果。

十二、课后作业

1.复习教材20-22页9-17题,其中16、17两题为书面作业。

2.整理语篇Немного осебе》完成语篇写作《письмо родителям

十三、推荐资源

1.黄颖编著.《新编俄语语法》,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8年,338-340页.

2.祖拉娅提·阿马努拉主编;李岩编. 东方大学俄语(新版)语法练习册2,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1, 1-2.

十四、教学评价

1.借助雨课堂报告,评价学生对本节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

2.通过课堂造句、翻译展示来评价学生对本节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

3.通过小组协作完成翻译展示内容,评价团队合作能力。

4.通过课堂学生的参与度和回答问题情况,评价教学设计中各环节的优势与不足。

 


2.Урок 2》教学设计

一、课时数与学情分析

课时说明

本课程为《俄语语法(二)》第教学内容分包含俄语词的结、表示处所的前置词和陈述句,理论教学设计内容2学时,实践教学设计2学时。

学情分析

授课对象:俄语专业一年级本科生。

知识关联:学生已积累一定基础的俄语词汇,明确词汇的词类和基本用法,了解俄语词汇基本的词形变化形式。本节课的内容为以前所学知识的延续,即在原有基础上学习词的结构。通过对词汇进行构词分析,引导学生掌握俄语词汇的构成规律,并基于词汇的词素分析,认识附着在词缀上和词根上的语言文化伴随意义,带领学生透过俄语词汇了解俄罗斯国情文化。前置词和陈述句的学习属于俄语词类知识和句子成分的进一步明确,是第一课基础内容的深化。

二、教学理念

本课程教学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能力为目标为原则采用“任务驱动”式教学法和“成果导向”式教学法,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将课堂教学和课外的自主学习相结合,优化课内、强化课外,将语言知识内化成语言能力。

三、教学组织过程

引导学生基于储备的词汇,整理归纳俄语词汇的特点和词类,进一步带领发现同根词之间的关系,讲解俄语的词素(морфема),通过丰富的词汇例举体悟俄语词根корень)、前缀приставка)、后缀суффикс)和词尾окончание)意义和用法。通过构词分析,将发现的规律运用于词义理解和词汇运用上,并体悟词汇背后的文化伴随意义。结合前置词和陈述句的知识准确表达语句。

四、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掌握词的结构和陈述句等概念;了解构词知识、几个表示处所意义的前置词;

2.技能目标:能够用俄语准确表达出本节课出现的几个相关术语,能够运用所学构词知识、陈述句以及前置词的知识解决语言学习中遇到的相关问题;

   3.素质目标:积累语言学的理论知识,提高语言文化素养,认识语言中所蕴含的民族文化信息,培养语感和对语言的热爱,养成善待语言和缜密思维的良好习惯。

五、教学内容

  1. 词的结构  
  2. 几个表示处所的前置词  

3. 陈述句

六、重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

重点:俄语表示处所的前置词。

解决方法:定义区分;示例区分;实践区分;学生总结。

【教学难点】

难点:前缀构词法和后缀构词法;构词中的语音交替现象。

解决方法:采用启发式提问的方式,教师附带PPT展示基础知识点,结合举例进行讲解,引导学生发现规律。

七、本节知识体系结构 

1.词的结构(соста́в сло́ва

 词素是具有一定意义的最小语言单位。它与我们此前讲过的词的概念不同,词是能够独立运用的最小语言单位。俄语中的词素共有以下几类:词根(ко́рень)、前缀(приста́вка)、后缀(су́ффикс)、词尾(оконча́ние)。1)俄语的词由若干词素构成,包括前缀、词根、后缀和词尾,前缀、词根和后缀组合起来叫做词干。一个词可以没有前缀,没有后缀,没有词尾,但一定有词根。

2)在表示处所的前置词中,вна接第六格形式,一般表示……内部……上面,但也有不少例外;前置词уо́коло要求接第二格形式, у一般用于表达非常近的位置,о́коло用于表示在附近,ря́дом с接第五格形式,表示挨着并排,表示人和人物和物同质事物之间的距离关系;前置词пе́ред, за, над, под都要求接第五格形式,意义区分比较明显,难度不大;前置词по与第三格形式连用,表示沿着某物体表面的运动或行为进行的地点范围。

 3俄语的陈述句是按照交际目的划分的句子类型。我们讨论了句子中主语和谓语的位置、谓语和补语的位置以及定语、状语的位置。此外,根据交际目的,句子中的词序的安排也值得学习也研究。一般而言,已知信息要放在前面,新的信息要放在句子的末尾。

八、学科前沿

  1. 孔祥顺.俄语构词法Словообразование)初探[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中旬刊), 2020(06):235-236.
  2. 李茜.俄语单词快速记忆及教学研究——评《俄语单词速成记忆法》[J].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8,38(15):65.
  3. 耶夫列民科·娅娜. 汉俄附加式构词法对比研究[D]. 黑龙江大学, 2018.
  4. 杨蓉.俄语复合词的结构解析与记忆[J].教育教学论坛, 2017, No.293(03):212-214.

九、教学过程与方法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教学过程与方法设计

时间安排

 

 

课程导入

 

一、  课程导入:单词故事

здравствуйте的由来

 

 

 

 

 

 

 

【复习回顾】

教师提问学生们最开始学会的俄语单词是什么?是如何记住这个单词的?

【点评】

教师对学生的回答作出补充,引出本课程的构词学习

【展示】

通过图片展示,引导学生进行Здравствуйте你好的词源分析,认识词汇词义的组成,了解词汇背后的故事。

 

5分钟

任务驱动

二、语篇翻译实践任务

  В челове́ке всё должно́ быть прекра́сно:и лицо́, и оде́жда, и душа́, и мы́сли. --Анто́н Па́влович Че́хов.

 

【翻译实践】

引导学生依据已学习过的基础俄语内容,按照个人思考写下译文,思考生词的猜译方法。

【检查与讨论】

生词只能查词典吗?能不能通过分析单词的结构得出基本词义?

 

【实践任务】

导向课程学习目标,准确规范进行翻译实践。

 

10分钟

课程讲授

、整体感知:词汇的组成

、细节分析,词素的作用

 (一)俄语的词根

(二)俄语的前缀

(三) 

 

 

 

(三)俄语的后缀

 

 

 

 

 

 

 

 

五、总结与归纳

 

【提问】

俄语词汇的使用有哪些独特的特点?

 

【观察】

变格,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到俄语词汇的变化,明确词尾的意义。

【教师归纳】

词尾是词的变化部分。词尾用来构成一个词的性、数、格、人称等语法形式,俄语中词与词的关系主要通过词尾来表示。

 

【课堂练习】

① 标记词汇分类的依据。

② 按照你认为的词汇特点对单词进行分类。

 

 

【模仿举例】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已了解的词汇,按照发现规律进行模仿举例

 

【猜测词义】

教师展示图片,分解词汇帮助学生找到词根进行词义分析。

 

【提问】

俄语词汇的组成部分,前缀、后缀和词根对词汇意义层面有什么作用?

【同伴讨论】分小组进行限时讨论,抽取1-2小组进行讨论结果汇报。

【评价】

教师点评学生答案。同时引出相似语言现象的对比观察。

【总结】

教师总结语言现象。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发现全面把握语法规则。

30分钟

课堂练习

 

汇组成的相关练习

词汇规律找一找

1. учи́ться, учи́ть, изуча́ть, учи́тель, уче́бник, учени́к, учёба

2. дать, переда́ть, прода́ть, продаве́ц, зада́ние

3. боле́ть, заболе́ть, больно́й, больни́ца

4. рабо́та, рабо́тать, зарабо́тать, рабо́тник, рабо́чий

5. ходи́ть, выходи́ть, входи́ть, вход

归纳:

词根корень)、前缀приставка)、后缀суффикс)

 

 

教学巩固

  1. 词根:词的核心部分表示词的基本意义。
  2. 后缀: 

构词后缀:用来构成新词的后缀。

构形后缀:用来构成词的语法形式的后缀。

  1. 前缀:

构词前缀:构成新词。

构形后缀:构成一个词的不同语法形式

 

重点讲练】

通过对词汇进行构词分析,引导学生掌握俄语词汇的构成规律,并基于词汇的词素分析,认识附着在词缀上和词根上的语言文化伴随意义,带领学生透过俄语词汇了解俄罗斯国情文化。

 

【课堂练习】

讲解过程中伴随词汇猜译过程,提升学生学习导向性和专注度。

 

 

 

【启发讲解】结合例子反推结论,学生自己总结词的意义组成,培养词汇分析能力。

 

【朗读】引导学生关注词汇差异,增强集体学习氛围,提高注意力。

20分钟

成果输出

(1)词汇的意义

(2)句子的意义

 

(3)语段的意义

 

【词汇示例】

词根表示词的基本意义,可根据词根推测词义。已知词根和前缀的意义,请同学们猜测词组的意思: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

 

【句子示例】

教师展示带有生词的例句内容,请同学们依据词汇的构成基本知识,对生词进行构词分析,判定词义后翻译句子意思。

 

【同伴讨论】

分小组进行限时讨论翻译,抽取1-2小组 进行讨论结果汇报。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自主思辨的能力,促进师生、生生之间的沟通,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

 

成果展示】

通过PPT展示重点短语所在语篇,通过引导性提问,让学生掌握关于词语分析的阅读方法照应引入时的问题,强化对知识点的理解,为语言交际目标服务,达成语言能力目标和素养目标。

20分钟

课程评价与

课程总结

 

 

1.知识归纳与回顾

  1. 典型例句表达与实践

3.课后作业

 

【归纳与总结】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学习收获,全班学生形成互补性学习,查缺补漏。强化对知识点的理解,为语言交际目标服务。

5分钟

课程反思

 

学生的产出短板

通过形式多样的输入资源,学生对本语法点的运用产生的新的兴趣,但词汇的积累还不够充分,但同时也激起了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兴趣,学习的成就感较好。

教学反思

教师课下反思,并对接下来的单元教学课时进行实时的设计和调整。

作业反馈

教师根据提交的作品评价学生对输入的新语法点的接受程度。

课下进行

综合实践

第二课

语法技能及语法言语交际技能训练

【问答训练】

熟练掌握基本语法规则。

 

【对话训练】

掌握基本句型和句子翻译。

 

【语篇练习】

通过生活观察和言语表达,引导学生热爱生活,关注美好,培养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

2学时

 

 

十、板书设计

十一、本节课教师的创新点

融入“立德树人”的思政内容:在学习外语知识的同时,置身文化情景,融入美育教育,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体察生活细节,提升文科领域的审美情操;在学习外语技能的同时,构建实践平台,学以致用,将技能转化为“用俄语讲好中国故事”的能力,培育学生爱党爱国情怀,坚定中华文化自信。

十二、课后作业

1作业

完成教材391-4题;41-435-13题;44-4514-16题,其中79101113166个题需提交书面作业。

2作业

预习下节课的内容:常见的名词后缀、表示方向的前置词和疑问句。

3作业

听录音,练习阅读,根据译文理解材料的内容。

  В челове́ке всё должно́ быть прекра́сно:и лицо́, и оде́жда, и душа́, и мы́сли. --Анто́н Па́влович Че́хов

人身上的一切都应该是美好的:不论是长相还是着装,不论是心灵还是思想。——安东·巴甫洛维奇·契诃夫

十三、推荐资源

1.史铁强,刘素梅.大学俄语2(新版),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63-67页.

2.黄颖编著.《新编俄语语法》,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8年,277-282页.

3.祖拉娅提・阿马努拉主编;李岩编. 东方大学俄语(新版)语法练习册2,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1, 6-9.

十四、教学评价

1.借助雨课堂报告,评价学生对本节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

2.通过词素分析和构词分析展示来评价学生对本节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

3.通过小组协作完成学习总结归纳展示内容,评价团队合作能力。

4.通过课堂学生的参与度和回答问题情况,评价教学设计中各环节的优势与不足。


3.Урок 3》教学设计

一、课时数与学情分析

课时说明

本课程为《俄语语法(二)》第教学内容包含常见的名词后缀、几个表示方向的前置词和疑问句,理论教学设计内容2学时,实践教学设计2学时。

学情分析

授课对象:俄语专业一年级本科生。

知识关联:学生已积累一定的基础俄语词汇,明确俄语词汇的分类,知道俄语格的用法。基于俄语六格的前置词的使用,本节课将对表示空间概念的前置词进行学习,关注到前置词使用时细微的差别对句意的整体影响。

二、教学理念

本课程教学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能力为目标为原则采用“任务驱动”式教学法和“成果导向”式教学法,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将课堂教学和课外的自主学习相结合,优化课内、强化课外,将语言知识内化成语言能力。

二、教学理念

引导学生基于储备的词汇,整理归纳俄语前置词词库,通过丰富的例举体悟前置词在句子中的重要作用,进一步对意义相近的前置词进行区分,通过翻译实践体察前置词的使用对句意的影响,帮助学生正确运用俄语前置词。

三、教学组织过程

KSO_WM_BEAUTIFY_FLAG=#wm#&KSO_WM_TEMPLATE_CATEGORY=wpsdiag&KSO_WM_TEMPLATE_INDEX=l1_1&KSO_WM_UNIT_ID=wpsdiag20176353_3*l*1&KSO_WM_UNIT_TYPE=l

 

 

四、教学目标

【知识层面】

通过教学使学生归纳俄语前置词特点,了解俄语前置词意义和用法

【能力层面】

掌握前置词的用法和翻译策略,可以顺利进行翻译实践。

【情感、态度、价值观】

  1. 通过枚举俄语词汇,引导学生进行语言输出,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
  2. 通过翻译实践,培养学生中俄文明互鉴与欣赏能力,提高讲述中国故事的能力。

五、教学内容

qq_pic_merged_1665052960162.jpg

六、重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

重点:相近词义的前置词使用区分。

解决方法:定义区分;示例区分;实践区分;学生总结。

【教学难点】

难点:相近词义的前置词在实践中的选择依据。

解决方法:采用启发式提问的方式,教师附带PPT展示基础知识点,结合举例进行讲解,引导学生发现规律。

 

七、本节知识体系结构

 

 

 

 

 

 

 

 

 

 

 

 

 

 

 

 

八、学科前沿

1.叶又超.浅析英语介词与俄语前置词的异同[J].快乐阅读,2022,No.439(12):49-51.

2. 娜娜(Titova Aitalina). 汉俄空间介词对比研究[D].大连外国语大学,2021.DOI:10.26993/d.cnki.gslyc.2021.000061.

3.拉娜(MITINA SVETLANA). 汉语空间介词和俄语空间前置词对比研究[D].大连外国语大学,2018.

4.朱家驹. 表示空间关系的汉语介词与俄语前置词对比及对俄汉语介词教学建议[D].黑龙江大学,2014.

九、教学过程与方法

1本课时的先行线上教学阶段介绍:

 

线上教学资源

线上教学过程与方法

20

 

预习

 

复习资源】

第一册书中《俄语前置词》相关教学材料和课程资料。

预习资源】

《表示处所的俄语前置词》相关在线学习视频。

【雨课堂】

复习已学习过的基础内容,完成线上复习测试。

【在线教育平台】

观看学习视频,并且完成相关预习答题。

复习

10分钟

 

预习

10分钟

2本课时的线教学阶段介绍: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教学过程与方法设计

设计意图

用时

45分钟

课程导入

一、课程导入:

1.前置词的认识与再认识

 

2.明确学习内容和目标:

【复习回顾】教师提问学生们已经知道了哪些俄语前置词?请同学们举例说明。

【点评】教师对学生的回答做出补充,引导学生说出句子,分析前置词在句子中的作用。

 

【讲解】教师列举示例,宏观讲解前置词的语法意义:时间关系、空间关系、目的关系和原因关系。

 

【任务】下达课程实践任务:通过学习表示处所的前置词,回答где提出的问题,表达我们在学校的生活故事:在……我们……。

【复习回顾】课前热身,以简单问题导入课堂,检查预习情况。

【点评】肯定前置词学习的重要性,明确前置词在句子中的作用和位置,引出本节学习内容,表达处所关系的前置词。

 

【讲解】

帮助学生建立俄语语法前置词的知识体系。从整体把握前置词的基本意义。

 

【任务】以解决实践任务为导向,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使用俄语表达,建立学习信心和语言表达信心。

 

 

 

 

3分钟

 

 

 

 

 

 

 

 

 

 

 

 

 

 

 

 

 

 

 

 

 

 

 

 

 

课程主体内容

讲述环节

 

 

 

 

 

 

 

 

 

 

 

 

 

 

 

 

 

 

 

 

 

 

 

 

 

 

 

 

 

 

 

 

 

 

课程主体内容讲述环节

 

 

 

 

 

 

 

 

 

 

 

 

 

 

 

 

 

 

 

 

 

 

 

 

 

 

 

 

 

 

 

 

课程主体内容

实践环节

 

 

 

 

 

 

 

 

 

 

 

 

 

 

 

 

 

 

 

 

 

 

 

 

 

 

 

课程主体内容

实践环节

二、语法知识学习环节

1.情境建构:当你想要买一本书的时候:

(1)在书店买书。

 

(2)在邮局取快递

 

2.学习知识,解决实践问题

(1)前置词词义不同

词义引申的常见现象:

 

实践运用:交通工具的表示法(重点)

 

 

(2)与地点名词的搭配不同

综合练习:

对比发现:

3、归纳与总结

 

【情境】通过图片展示会话情境,引导学生依据已学习过的知识和预习的内容表达正确的语句:

  1. 在书店可以买到这本书。
  2. 你还可以在网上买,在邮局取你的快递。

 

 

【发现问题】如何选择前置词вна

 

 

 

 

【同伴讨论】分小组进行限时讨论,抽取1-2小组进行讨论结果汇报。

【学生汇报】2组代表进行讨论发言,解决实践问题。教师予以鼓励反馈。

 

 

【讲解】教师通过图示和例词,展示前置词本身词义方面的差异。

 

 

 

【举例】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已了解的词汇,按照发现规律进行模仿例举。

翻译实践

基于语境,准确翻译句子表达的意思。

【观察与发现】

表达交通工具的名词既可以和на也可以和в连用。有什么区别呢?

 

【翻译语句】通过翻译语句发现两种表达的不同意义。

 

【实践练习】

首先请同学们在雨课堂回答问题。教师通过答题情况判断学生掌握情况。再请同学们分享常常使用的交通工具和在交通工具里发生的故事。以语音投稿的方式发送到雨课堂。

 

 

【观察与发现】

前置词вна都可以和地点名词连用。有什么区别呢?

【教师讲解】强调重点,记住常见的名词搭配。该环节采用全班朗读词组,寻找记忆方法进行熟记。

 

【综合练习】以小组问答方式回答在哪里的问题。

 

 

【实践与发现】

在实践中拓展В/на+地点名词四格内容。了解В/на+地点名词四格去某地,回答куда提出的问题。

学生归纳提问让学生对进行复习与回顾,通过雨课堂答题,强化知识。

 

教师总结】教师通过板书和学生一起归纳,提示例句,请同学们在句子中理解前置词的运用

【情境】通过建构真实生活场景,降低学生外语学习陌生感和距离感,降低学习畏难情绪。

 

 

 

 

【问题】引导学生在学习中学会总结和思考。设置悬念,引导学生紧跟课堂,找到答案。

 

【同伴讨论】强化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思考和交流分享。

【学生汇报】通过学生的汇报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引导学生做好课前预习。

 

【讲解】教师直接展示,明确基本定义。

【模仿举例】引导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学习能力。增强学生语言的积极性和成就感。

【翻译实践】

理解并准确翻译前置词在语句中的运用。

【观察】引导学生整体分析语言现象,发现语言中的运用规律。

【翻译语句】通过例句的翻译理解前置词和表交通工具名词的使用意义。

 

 

 

【实践练习】引导学生将所了解到的语法点应用到生活实践,并和同学交流分享。

 

 

【观察】引导学生整体分析语言现象,发现语言中的运用规律。

 

【讲解】教师直接展示,明确重点和学习方法。引导学生把握规律进行识记。

 

【综合练习】强化学生课堂参与度,引导全班同学都能积极表达。

 

 

【实践与发现】

引导学生关注细节,在对比中掌握不同的接格关系表示不同的意义。

【学生归纳】

引导学生基于学习观察与体验总结归纳学习要点。

【教师总结】

教师引导性带领学生通过板书整体性总结,达到知识传授目标,语言交际目标服务。

 

 

 

 

 

 

 

 

5分钟

 

 

 

 

 

 

 

 

 

 

 

 

 

 

 

 

 

 

 

15分钟

 

 

 

 

 

 

 

 

 

 

 

 

 

 

 

 

 

 

 

 

 

 

 

 

 

10分钟

 

 

 

 

 

 

 

 

 

 

 

 

 

 

 

 

10分钟

三、实践拓展,多样表达

(1)В/на+地点名词六格在……

 

2перед чем……前面;за чем……后面

3над чем……上面;под чем……下面

4напротив чего ……对面

 

提问教师引导性提问学生,请学生说出正确的句子,表达在学校的生活。

【对话】请同学们互相提问,并进行文本内容的语段表达。

【评价】教师点评学生答案。鼓励学生思考关于地点的表达,还有没有其他方式?

【课堂展示】教师通过课件,展示生活中常见的地点表示法,介绍多样的前置词。

1В/на+地点名词六格在……

2перед чем……前面;за чем……后面

3над чем……上面;под чем……下面

4напротив чего ……对面

5у чегорядом с чемоколо чего ……附近

 

【课堂练习】

翻译实践练习

 

【言语实践环节】鼓励学生自我发现和探寻语言知识点。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应当发挥学生互相纠正和补充的能力,培养学生自主思辨的能力。

【评价】给学生反馈,鼓励学生的参与,补充不足。引导学生进行观察与思考。

 

【课堂展示】

通过对前置词的分类展示,引导学生掌握表示地点前置词的使用规律。

 

 

 

 

【课堂练习】

通过翻译实践练习帮助学生将掌握理解的语法知识运用到生活实践当中,做到学以致用,达到知识传授目标,语言交际目标服务。

 

 

 

 

 

 

 

 

 

 

 

 

 

 

15分钟

 

 

 

 

 

 

 

 

 

 

 

 

 

 

 

 

 

 

 

四、学以致用,实践与表达(思政育人)

(1)前置词与地点名词

(2)语句分析

 

(3)语段表达

 

 

【词组输出】

表达校园里的各个地点和各个方位。

В университете

На стадионе

Напротив библиотеки

Ококо столовой...

 

【句子示例】

教师展示带有前置词词组的例句内容请同学们依据句子的成分分析分析表示地点的前置词在句子中的句法作用和位置。

 

【实践任务】使用俄语描述我们的校园。

【同伴讨论】分小组进行限时讨论写作,抽取1-2小组进行成果展示。

 

 

 

【词组输出】

强化对知识点的理解,把握前置词的基本词义和接格关系,为语言交际目标服务。

 

【句子示例】教师以引导的方式帮助学生使用句子分析,了解词汇意义,推动解决实际问题。

 

【讨论】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自主思辨的能力,促进师生、生生之间的沟通,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

【展示】照应引入时的问题,强化对知识点的理解,为语言交际目标服务,达成语言能力目标和素养目标。

 

 

 

 

 

 

 

 

 

 

 

 

 

10分钟

 

 

 

 

 

 

课程总结

【我的关键词】根据图示,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或相关内容,谈自己的学习收获,教师给与学生正面反馈。

【总结】学生总结学习收获,结合背诵单词时遇到的问题,与同学们分享通过构词分析来进行单词背诵的新方法。

8

 

课程

 

反思

 

 

教师根据课程授课情况,按照教学理念,教学过程与方法和教学目标的达成度对课堂教学情况进行反思。

【教学反思】

教师课下反思,并对接下来的单元教学课时进行实时的设计和调整。

作业反馈】

课下进行

课程反思

综合实践

第三课

语法技能及语法言语交际技能训练

1.俄语中哪些后缀常用来构成表人名词?

2.俄语中哪些后缀常用来构成抽象名词?

3.本节课共学习哪些表示方向的前置词?请用每个前置词写一个句子。

4.什么是疑问句?疑问句通过哪些手段来表达?

5.举例说明疑问语调在表达说话人意图时的功能。

【问答训练】

熟练掌握基本语法规则。

 

【对话训练】

掌握基本句型和句子翻译。

 

【语篇练习】

通过生活观察和言语表达,引导学生热爱生活,关注美好,培养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

【课堂练习】基础填空练习,由班级集体作答。问答提升练习,由教师点名抽查学生掌握情况,并根据学生作答情况进行答疑解惑。

【举例】由学生根据板书内容以语音投稿的方式在雨课堂进行投稿,教师随机抽取3-5名同学的句子进行评价

2学时

 

十、板书设计

.           

        Предлог: В/на+地点名词六格 表示在某地

                 Напротив чего 在……对面

……附近у чего, около чего, рядом с чем

Где весна?

Весна находится в нашем университете.

 

十一、本节课教师的创新点

1. “任务驱动法”:课程设计包含“驱动”、“促成”和“评价”三大环节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流程,以“驱动”为出发点,以“任务”为内容,并伴随有结果导出的“评价”环节。借助雨课堂等先进教学手段,帮助学生和教师及时、时时检验教学成果。

2. 融入“立德树人”的思政内容:在学习外语知识的同时,置身文化情景,融入美育教育,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体察生活细节,提升文科领域的审美情操;在学习外语技能的同时,构建实践平台,学以致用,将技能转化为“用俄语讲好中国故事”的能力,培育学生爱党爱国情怀,坚定中华文化自信。

十二、课后作业

1.完成教材621-4题;64-675-15题;68-6916-19题,其中41115194个题需提交书面作业。

2.预习下节课的内容:限定代词весь的变格和用法;几个表示时间的前置词;肯定句和否定句。

3.听录音,练习阅读,根据译文理解所听材料的内容。

  Чем бо́льше в челове́ке хоро́шего, тем ме́ньше плохо́го он замеча́ет в други́х.

一个人身上美好越多,他在别人身上发现的不足就越少。心若向阳花自开,人若向暖清风徐来。

 

十三、推荐资源

1.史铁强,刘素梅.大学俄语2(新版),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63-67页.

2.黄颖编著.《新编俄语语法》,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8年,277-282页.

3.祖拉娅提・阿马努拉主编;李岩编. 东方大学俄语(新版)语法练习册2,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1, 6-9.

十四、教学评价

1.借助雨课堂报告,评价学生对本节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

2.通过词素分析和构词分析展示来评价学生对本节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

3.通过小组协作完成学习总结归纳展示内容,评价团队合作能力。

4.通过课堂学生的参与度和回答问题情况,评价教学设计中各环节的优势与不足。


4.Урок 4》教学设计

一、课时数与学情分析

课时说明

本课程为《俄语语法(二)》第理论教学设计内容2学时,实践教学设计2学时。

学情分析

知识关联:学生已经对俄语前置词概念有了清晰的认识,熟练掌握名词的二格、三格、四格、五格和六格的词尾变化。本节课设置的几个表示时间的前置词囊括了俄语中的в, на, за, через, до, перед, к, по这八个前置词,它们的意义并不单一,不局限于只有一种用法,且个别几个前置词在表达“在……之前”的时间意义上有细微差别。本节课的学习将有助于学生全面掌握时间、日期表达法,并通过比较学习,全面思考时间意义前置词的重要意义,也有助于在日常口笔语交际实践中的使用。

、教学理念

本课程教学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能力为目标”为原则采用“任务驱动”式教学法和“成果导向”式教学法,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将课堂教学和课外的自主学习相结合,优化课内、强化课外,将语言知识内化成语言能力,将语法规则运用于言语实践。

三、教学组织过程

KSO_WM_BEAUTIFY_FLAG=#wm#&KSO_WM_TEMPLATE_CATEGORY=wpsdiag&KSO_WM_TEMPLATE_INDEX=l1_1&KSO_WM_UNIT_ID=wpsdiag20176353_3*l*1&KSO_WM_UNIT_TYPE=l

四、教学目标

【知识层面】

了解本课中8个表示时间意义的前置词的用法,归纳整理前置词在表达同一种意义的细微差别。

【能力层面】

灵活掌握表示时间意义的前置词的用法,能够正确选择适当的前置词应用于言语交际实践中。

【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让学生分类枚举俄语前置词,引导学生进行语言输出,培养学生言语比较思维能力;

2.通过翻译和选择填空实操训练,培养学生中俄两种语言文化比较研究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五、教学内容

六、重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

重点:每个前置词表示的意义、用法及其特殊规律。

解决方法:定义区分;示例讲解;实践训练;学生归纳总结。

【教学难点】

难点:相近词义的前置词意义的使用的细微差别。

解决方法:采用启发式提问的方式,教师附带PPT展示基础知识点,结合从俄语国家词库中搜索到的具体言语情境下的实例进行讲解,引导学生发现规律。

七、本节知识体系结构

八、学科前沿

  1. 李丹,孙锐.基于俄语国家语料库(НКРЯ)对俄语前置词на的研究[J].当代外语教育, 2022(00):82-90.
  2. 王一迪. 基于语料库的俄语前置词与汉语介词类型学研究[D].延边大学, 2019.DOI:10.27439/d.cnki.gybdu.2019.000115.
  3. 石羽可.俄汉时间表达法对比研究[J].青年文学家, 2019,No.681(09):194.
  4. 徐宁,武卉昕.俄语教学的一点心得——表示时间关系的前置词的意义和用法[J].黑龙江科技信息, 2003(04):102.
  5. 顾焕玙,Terence Wade.英、俄语时间前置词[J].外语学刊黑龙江大学学报), 1989(06):38-42.DOI:10.16263/j.cnki.23-1071/h.1989.06.007.

九、教学过程与方法

1本课时的先行线上教学阶段介绍:

 

线上教学资源

线上教学过程与方法

20

 

线

复习资源】

表示地点关系前置词学习视频和课程总结。

预习资源】

表示时间关系前置词的学习视频。

【雨课堂】

复习表示地点的前置词基本用法,完成线上复习测试。

【在线教育平台】

观看学习视频,并且完成相关预习答题。

复习

10分钟

 

预习

 10分钟

2本课时的线下教学阶段介绍: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教学过程与方法设计

设计意图

用时

45分钟

课程导入

一、内容回顾:

二、观察生活,发现问题:

如何回答когда什么时候提出的问题。

三、明确学习内容和目标:

【问题导入】教师提出问题:俄语的前置词在句子中有什么作用?请两名同学给出作答。

 

 

【点评】教师对学生的回答作出补充,肯定前置词在语句中的重要作用,引出表示时间的新内容。

 

【展示】PTT上展示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关于时间的常见问题。

 

【任务】下达课程实践任务,通过解决问题的思路让学生迅速明确教学内容和目标。

【问题导入】课前热身,以简单问题导入课堂,了解前置词的学习意义,快速融入课堂。

 

【点评】引导学生在学习中学会总结和思考。

 

【展示】引导学生观察生活,带着思考进入课堂学习。

 

【任务】以解决实践任务为导向,鼓励学生学习信心和语言表达信心。

6分钟

 

 

 

 

 

课程主体内容

 

 

 

 

 

 

 

 

 

 

 

 

 

 

 

 

 

 

 

 

 

 

课程主体内容

 

 

 

 

 

 

 

 

 

 

 

 

 

 

 

 

 

 

 

 

 

 

 

 

 

 

 

 

 

 

 

 

 

 

 

 

 

 

课程主体内容

 

 

 

 

 

 

 

 

 

 

 

 

 

 

 

 

 

 

 

 

 

 

 

 

 

 

 

 

 

 

 

 

 

 

 

 

 

 

 

课程主体内容

一、观察与发现

(一)整体感知

(二)语句中涉及前置词的表达。

 

(三)归纳

(四)实践

【提问】理解语句内容。教师随机抽取学生朗读并翻译。

【观察】前置词和时间名词的使用规则。

 

【同伴讨论】分小组进行限时讨论,抽取1-2小组进行讨论结果汇报。

 

【模仿举例】教师引导学生回顾已掌握的时间名词,按照发现规律进行模仿例举。

 

【发现与总结】教师通过板书和学生一起归纳常见的表达时间的前置词基本用法。

 

 

【实践与表达】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发现的规律,回答生活中常见的问题。

【提问】检查学生预习情况,考查学生语句翻译能力。

【观察】引导学生整体分析语言现象,重点关注前置词的用法。

【讨论】学生根据预习情况和语句分析讨论,整理前置词的时间表示方法。

【模仿举例】引导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学习能力。增强学生语言的积极性和成就感。

【发现与总结】鼓励学生自我发现和探寻语言知识点。引导学生梳理知识体系,进行归纳总结的能力。

【实践与表达】启发激励学生使用俄语进行互动式交流,给学生所需,帮助学生实现语言学习的交际目的。

 

 

 

 

 

 

10分钟

 

 

 

 

 

 

 

 

 

 

 

 

15分钟

二、拓展与实践(难度升级)

 (一)整体感知

(二)语句中涉及前置词的表达

1неделю,за неделю, через неделю

2По субботам

3До, к, перед

 

 

 

 

(三)思政融入

中国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

 

(四)总结归纳

(五)基础语法练习

(1)填空练习

(2)问答练习

【提问】除了表达“在……时候”,前置词和时间名词的组合是否还有更丰富的关系呢?

【评价】根据学生的答案,补充可以通过前置词表达的多种含义。

 

【朗读与翻译】教师引导学生朗读后翻译,总结出现的时间关系。

 

【同伴讨论】分小组进行限时讨论,抽取1-2小组进行讨论结果汇报。

 

【评价】教师点评学生答案。同时引出相似语言现象的对比观察。

 

 

【总结】点取1-2人进行语言规律的现象总结。教师给予思考方向,适时进行补充。

 

【提问】中国“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是什么?在……一百年的时候,我们应该选择哪个前置词来表达呢?

【展示】教师展示相关语句。

 

【总结】教师通过板书和学生一起归纳常见的表达时间的前置词基本用法。

【课堂练习】基础填空练习,由班级集体作答。问答提升练习,由教师点名抽查学生掌握情况,并根据学生作答情况进行答疑解惑。

【举例】由学生根据板书内容以语音投稿的方式在雨课堂进行投稿,教师随机抽取3-5名同学的句子进行评价。

【点评】教师及时给予反馈,并根据学生作答情况进行答疑解惑。

【提问】一是检查课前预习情况;二是引导学生进行下一环节的授前思考。

【评价】给学生反馈,鼓励学生参与,补充不足。激发学生深入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兴趣。

【朗读与翻译】引导全体学生参与课堂,明确学习对象。

【同伴讨论】学生根据预习情况和语句分析讨论,整理前置词的时间表示方法。强化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思考。

【评价】给学生反馈,鼓励学生的参与,补充不足。引导学生进行对比观察与思考。

 

【总结】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发现语言规则的细微不同,全面把握语法规则。

【提问】引导学生关心国家大事,融入国家发展建设大局。

【展示】鼓励学生学习俄语,表达中国国情。

 

【总结】引导学生梳理知识体系,进行归纳总结的能力。达成知识传授目标。

【课堂练习】通过课堂集体练习和个人练习检测课堂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效果。即时查缺补漏。

【举例】培养学生将规则运用于生活实践的基本能力

【点评】引导学生正确表达语句

 

 

 

 

 

 

 

 

20分钟

 

 

 

 

 

 

 

 

 

 

 

 

 

 

 

 

 

 

 

 

 

 

 

 

30分钟

 

 

 

 

 

 

 

 

 

三、实践与表达

(1)情境建构:在莫斯科大学学习中文的俄罗斯女孩莉莉娅要来中国交流学习了,她很好奇中国的大学生是如何安排自己的时间的。请写信告诉她。

(2)信件要点

(3)成果输出

письмо от вас写给莉莉娅的一封信

 

【讨论】

学生说出自己的学习和生活安排。以及讨论什么样的安排是比较合理的,我们希望给外国客人展现一种什么样的当代中国大学生面貌。

 

【讲授】

教师在PPT上演示讲解重点句型。依托问题,请学生们思考如何使用俄语回答。

 

【展示】

通过PPT展示重点短语所在句子,通过引导性提问,让学生掌握关于时间的提问方法。

【提问】

提问让学生对进行复习与回顾,使用新知识点回答外国友人的提问

 

【实践输出】学生根据知识和内容准备,完成书信写作,与外国友人交流中国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安排。

【讨论】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自主思辨的能力,促进师生、生生之间的沟通,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

【讲授】教师引导性讲授,达到知识传授目标,语言交际目标服务。

 

【展示】强化对知识点的理解,语言交际目标服务。

 

【提问】教师以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构筑信件回复的要点,帮助学生输出表达,解决问题。

 

【实践输出】照应引入时的问题,形成闭环教学,以任务为导向,用前置词表达生活中的故事,达成语言能力目标和素养目标。

 

 

 

 

 

 

 

 

 

 

 

 

 

10分钟

 

 

 

 

 

 

 

 

 

 

 

 

 

 

 

 

课程总结

【我的关键词】

根据图示,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或相关内容,谈自己的学习收获,教师给与学生正面反馈。

【总结】

学生总结学习收获,共享到讨论区,全班学生可以形成互补性学习,查缺补漏。

3分钟

综合实践

第四课

语法技能及语法言语交际技能训练

1.限定代词весь的性、数、格有哪些形式?

2.举例说明限定代词весь与名词连用,如何保持性、数、格的一致

3.举例说明限定代词весь有哪些常见的意义和用法?

4.本节课讲到哪几个表示时间关系的前置词?举例说明它们的意义和用法。

5.举例说明什么是肯定句和否定句。

6.举例说明否定句与肯定句有何对应规律。

【问答训练】

熟练掌握基本语法规则。

 

【对话训练】

掌握基本句型和句子翻译。

 

【语篇练习】

通过生活观察和言语表达,引导学生热爱生活,关注美好,培养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

【课堂练习】基础填空练习,由班级集体作答。问答提升练习,由教师点名抽查学生掌握情况,并根据学生作答情况进行答疑解惑。

【举例】由学生根据板书内容以语音投稿的方式在雨课堂进行投稿,教师随机抽取3-5名同学的句子进行评价

2学时

十、板书设计

 

 

 

 

 

 

 

 

 

 

 

十一、课后作业

1.完成教材中的练习:871-3题;89-914-13题;92-9414-21题,其中313213个题需提交书面作业。

2.预习下节课的内容:动词第二人称命令式、动词第一人称命令式、动词第三人称命令式;几个表示信息交流的前置词。

3.听录音,练习阅读,根据译文理解所听材料的内容。

    Два мудре́йших учи́теля: Жизнь и вре́мя. С одно́й стороны́ жизнь пока́зывает, как ну́жно цени́ть вре́мя, а вре́мя – как ну́жно цени́ть жизнь.

   两位最智慧的老师:生活和时间。一方面,生活教导我们,要如何珍视时间,而时间则教导我们,要如何珍视生活。

十二、本节课教师的创新点

1. “任务驱动法”:课程设计包含“驱动”、“促成”和“评价”三大环节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流程,以“驱动”为出发点,以“任务”为内容,并伴随有结果导出的“评价”环节。借助雨课堂等先进教学手段,帮助学生和教师及时、时时检验教学成果。

2. 融入“立德树人”的思政内容:在学习外语知识的同时,置身文化情景,融入美育教育,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体察生活细节,提升文科领域的审美情操;在学习外语技能的同时,构建实践平台,学以致用,将技能转化为“用俄语讲好中国故事”的能力,培育学生爱党爱国情怀,坚定中华文化自信。

十三、推荐资源

1.史铁强,刘素梅.大学俄语2(新版),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87-91页.

2.黄颖编著.《新编俄语语法》,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8年,283-288页.

3.祖拉娅提・阿马努拉主编;李岩编. 东方大学俄语(新版)语法练习册2,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1, 10-11.

十四、教学评价

1.借助雨课堂报告,评价学生对本节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

2.通过课堂造句、翻译展示来评价学生对本节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

3.通过小组协作完成作业,评价团队合作能力。

4.通过课堂学生的参与度和回答问题情况,评价教学设计中各环节的优势与不足。

 


5.Урок 5》教学设计

一、课时数与学情分析

课时说明

本课程为《俄语语法(二)》第理论教学设计内容2学时,实践教学设计2学时。

【学情分析】

授课对象:俄专业大一学生。

知识关联:动词人称命令式是俄语语言运用中使用频率较高的重点语法知识之一,学习本节内容时,学生们已经了解俄语中的句子成分,知道基本的动词变位规律。本节课的内容是对前面所学知识的延续,重点关注到祈使句的使用。俄语命令式分为第一人称、第二人称和第三人称命令式,它们的意义很好理解,其中最复杂的当属第二人称命令式的构成和用法,一、三人称命令式相对简单得多。教师在授课过程中需要帮助学生树立信心,避免学生产生畏难情绪。

二、教学理念

本课程教学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能力为目标”为原则,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将课堂教学和课外的自主学习相结合,优化课内、强化课外,将语言知识内化成语言能力。

三、教学组织过程

课前分发小组任务,每个小组根据以往所学的句型知识,组词造句,互相提问,模拟请求和邀请情境。经教师收集、筛查、组合,组建班级同学表达的需求库,利用雨课堂答题功能,供课上集体使用。

四、教学目标

【知识层面】

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动词人称命令式的构成规律和基本用法。

【能力层面】

能有效运用动词人称命令式的构成规律和基本用法的知识,巧妙地将语言规则运用到课堂中的言语实践中。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表达邀请和希望,解析中俄表达礼仪文化,学习通过使用语言传递礼仪之邦的气度。

五、教学内容

1. 命令式的定义повелительное наклонение

2. 动词第二人称命令式的构成和用法

3. 动词第一人称命令式的构成和用法

4. 动词第三人称命令式的构成和用法

六、重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

重点: 动词第二人称命令式的构成。

解决方法:整个过程中间由易到难穿插启发提问,循序渐进,加深学生印象。

【教学难点】

难点:动词第一人称命令式的构成和用法。

解决方法:通过PPT展示基础知识点,结合虚拟场景举例进行讲解,同时配合互动,让学生跟上教师的思路,主动发现问题,掌握变化规律。

七、本节知识体系结构

 

 

 

 

 

 

 

七、学科前沿

  1. 车春英.俄语动词第二人称命令式的用法及其情态意义探析[J].语言与文化论坛,2021(02):210-223.
  2. 刘萱. 俄语第二人称命令式的体及其礼貌性[D].四川外国语大学,2017.
  3. 徐静.俄语动词式的转义用法[J].语文学刊外语教育教学),2014, No.480(10):17-19.

4.赵国栋.动词体与礼貌[J].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 29(06):65-68.

九、教学过程与方法

1本课时的先行线上教学阶段介绍:

 

线上教学资源

线上教学过程与方法

20

 

线

复习资源】

动词变位知识点的教学视频和课程材料。

预习资源】

俄语动词命令式的学习视频。

【雨课堂】

复习俄语动词变位,完成线上复习测试。

【在线教育平台】

观看视频,完成相关预习答题。

复习

10分钟

 

预习

 10分钟

2本课时的线下教学阶段介绍: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教学过程与方法设计

设计意图

用时

45分钟

课程导入

一、内容回顾:

动词变位的基本知识。

三、观察生活,发现问题:

如何表达邀请和请求呢?

三、明确学习内容和目标:

【问题导入】教师提出问题:俄语的动词怎么用?请两名同学给出作答并引导说出例句。

 

【点评】教师对学生的回答作出补充,肯定动词在语句中的重要作用,引出动词命令式的学习内容。

【展示】PTT上展示动词命令式在生活中的运用。

【任务】下达课程实践任务,学习第二人称命令式,表达对对方的请求。通过解决问题的思路让学生迅速明确教学内容和目标。

【问题导入】课前热身,以简单问题导入课堂,了解动词的学习意义,快速融入课堂。

【点评】引导学生在学习中学会思考。

 

【展示】引导学生观察生活,带着思考进入课堂学习。

【任务】以解决实践任务为导向,鼓励学生学习信心和语言表达信心。

3

分钟

 

 

 

 

 

 

 

 

 

 

 

 

 

 

 

 

 

 

课程主体内容

 

 

 

 

 

 

 

 

 

 

 

 

 

 

 

 

 

 

 

 

 

 

 

 

 

 

 

 

 

 

 

 

 

 

 

 

 

 

 

 

 

课程主体内容

 

 

 

 

 

 

 

 

 

 

 

 

 

 

 

 

 

 

 

 

 

 

 

 

 

 

 

 

 

课程主体内容

 

 

 

 

 

 

一、观察与发现

(一)整体感知

(二)礼貌用语中的命令式。

(三)动词命令式的构成规律

二、动词第二人称命令式的意义

(1)俗谚语中的例子

(2)生活中的例子

(3)发现与实践

1自主探究学习

和我一起去看电影吧!

你来我家做客吧!

让我们一首歌曲吧!

动词第一人称命令式和动词第三人称命令式如何使用?

【提问】俄语动词命令式有什么特点?

 

【同伴讨论】分小组进行限时讨论,抽取1-2小组进行讨论结果汇报。

【归纳】俄语动词的命令式形式主要用于祈使句,表示说话人祈求或希望发生的动作,包括命令、希望、请求、建议、劝告、警告等意味。

【模仿举例】教师引导按照发现规律进行模仿例举。教师通过板书和学生一起归纳动词第二人称命令式的构词特点。

 

 

【讲授】教师在PPT上演示讲解二人称命令式的构成方式。整个PPT展示过程中配有动图和重点标注。按照构成规律,一一动态展示。

 

 

 

【集体练习】通过个人对照规则进行第二人称命令式的变化,强化语法知识的掌握。

 

【个人练习】教师引导学生通过雨课堂完成动词命令式的变化。

 

【朗读】请学生们大声朗读例句,在理解的基础上准确翻译例句

 

 

【归纳】俄语动词的命令式形式主要用于祈使句,表示说话人祈求或希望发生的动作,包括命令、希望、请求、建议、劝告、警告等意味

 

 

【实践与表达】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发现的规律,回答生活中常见的问题。

【评价】教师点评学生答案。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学生说出段落中的重点语法、句型和句子,检查学生自主预习任务,鼓励学生自我发现和探寻语言知识点。并提示学生对所选取的重点句子进行翻译和解释。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应当发挥学生互相纠正和补充的能力,培养学生自主思辨的能力,促进师生、生生之间的沟通。教师答疑

【提问】提问让学生对进行复习与回顾,通过雨课堂答题,强化知识。

【提问】检查学生预习情况,考查学生语句翻译能力。

 

 

【讨论】学生根据预习情况和语句分析讨论,解析语言现象。

 

【模仿举例】引导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学习能力。鼓励学生自我发现和探寻语言知识点。

 

 

 

【讲授】新知识点,专四考点之一,教师引导性讲授,达到知识传授目标,语言交际目标服务。

 

 

 

【集体练习】强化对知识点的理解,语言交际目标服务。

 

【个人练习】较全面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按照反馈进行答疑解惑,为语言交际目标服务。

 

【朗读】通过集体朗读感知命令式地表达情绪,提升学生们的课程参与度,增加集体学习氛围。

 

【归纳】明确动词命令式的基本意义。

 

【实践与表达】启发激励学生使用俄语进行互动式交流,给学生所需,帮助学生实现语言学习的交际目的。

【评价】给学生反馈,鼓励学生的参与,补充不足。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检查学生自主学习任务,鼓励学生自我发现和探寻语言知识点。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应当发挥学生互相纠正和补充的能力,培养学生自主思辨的能力,促进师生、生生之间的沟通,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

 

【提问】回顾重点知识,强化对知识点的理解,语言交际目标服务。

 

 

 

 

 

 

8分钟

 

 

 

 

 

 

 

 

 

 

 

 

 

 

 

10分钟

 

 

 

 

 

 

 

 

 

 

 

 

 

 

 

 

 

 

 

 

 

 

 

 

15分钟

 

 

 

 

 

 

 

 

 

 

 

 

 

10分钟

 

 

四、语法知识实践教学环节

  1. 词汇输出

  1. 语句输出

  1. 语篇表达

【讨论】学生说出自己的学习和生活安排,表达在生活常常会用到的动词,并将其变为动词命令式形式。以弹幕的形式发送课堂,形成课堂语料库。

 

【展示】教师引导学生使用动词第二人称命令式邀请或希望对方帮助自己做某事,形成对话进行展示与交流。

 

 

 

【表达】父母是我们最爱的人。请使用第二人称命令式,表达对父母的关心和爱护。

 

【讨论】引导学生积极观察生活,养成用俄语表达生活的习惯,发挥语言的交际功能。

 

 

【展示】

启发激励学生使用俄语进行互动式交流,给学生所需,帮助学生实现语言学习的交际目的。

 

 

【表达】照应引入时的问题,形成闭环教学,以任务为导向,借助语法知识表达生活中的故事,达成语言能力目标和素养目标。

 

 

 

 

 

 

 

 

 

8分钟

 

 

 

 

 

 

 

 

 

课程总结

1. 命令式的定义(повелительное наклонение

2. 动词第二人称命令式的构成和用法

3. 动词第一人称命令式的构成和用法

4. 动词第三人称命令式的构成和用法

【我的关键词】根据图示,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或相关内容,谈自己的学习收获,教师给与学生正面反馈。

【总结】学生总结学习收获,共享到讨论区,全班学生可以形成互补性学习,查缺补漏。

4分钟

课程反思

 

教师根据课程授课情况,按照教学理念,教学过程与方法和教学目标的达成度对课堂教学情况进行反思。

 

【教学反思】

作业反馈】

教师课下反思,并对接下来的单元教学课时进行实时的设计和调整。

 

课下进行

综合实践

第五课

语法技能及语法言语交际技能训练

1.动词第二人称命令式表示什么意义?

2.第二人称命令式是如何构成的?

3.第二人称命令式的一般用法如何?

4.动词第一人称命令式表示什么意义?

5.动词第一人称命令式如何构成?

6.动词第三人称命令式表示什么意义?

7.动词第三人称命令式如何构成?

8.本讲提到哪些用来表示信息交流的前置词?举例说明如何在言语中使用这些前置词。

 

【问答训练】

熟练掌握基本语法规则。

 

【对话训练】

掌握基本句型和句子翻译。

 

【语篇练习】

通过生活观察和言语表达,引导学生热爱生活,关注美好,培养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

【课堂练习】基础填空练习,由班级集体作答。问答提升练习,由教师点名抽查学生掌握情况,并根据学生作答情况进行答疑解惑。

【举例】由学生根据板书内容以语音投稿的方式在雨课堂进行投稿,教师随机抽取3-5名同学的句子进行评价

2 学时

十、板书设计

 

第二人称:ты, вы

第一人称:я, мы

第三人称:он, она, они

 

十一、本节课教师的创新点

1. “任务驱动法”:课程设计包含“驱动”、“促成”和“评价”三大环节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流程,以“驱动”为出发点,以“任务”为内容,并伴随有结果导出的“评价”环节。借助雨课堂等先进教学手段,帮助学生和教师及时、时时检验教学成果。

2. 融入“立德树人”的思政内容:在学习外语知识的同时,置身文化情景,融入美育教育,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体察生活细节,提升文科领域的审美情操;在学习外语技能的同时,构建实践平台,学以致用,将技能转化为“用俄语讲好中国故事”的能力,培育学生爱党爱国情怀,坚定中华文化自信。

十二、课后作业

1.完成教材中的练习:111-1131-9题;114-11510-13题;116-11814-19题,其中913173个题需提交书面作业。

2.预习下节课的内容:定向与不定向动词;简单句与复合句的概念;关联词与连接词。

3.听录音,练习阅读,根据译文理解所听材料的内容。

   Улыба́йтесь так, что́бы все ту́чи располза́лись от ва́шей улы́бки - ведь, как пройдёт день, зави́сит то́лько от нас.

  请您微笑吧!让所有的乌云因您的微笑而散去,因为如何度过一天,就是由我们说的算!

十三、推荐资源

1.史铁强,刘素梅.大学俄语2(新版),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10-115页。

2.黄颖编著.《新编俄语语法》,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8年,198-204页.

3.祖拉娅提・阿马努拉主编;李岩编. 东方大学俄语(新版)语法练习册2,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1, 14-17.

十四、教学评价

1.借助雨课堂报告,评价学生对本节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

2.通过课堂造句、翻译展示来评价学生对本节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

3.通过小组讨论,代表发言,评价团队合作能力。

4.通过课堂学生的参与度和回答问题情况,评价教学设计中各环节的优势与不足。


6.Урок 6》教学设计

一、课时数与学情分析

课时说明

本课程为《俄语语法(二)》第理论教学设计内容2学时,实践教学设计2学时。

【学情分析】

授课对象:俄语专业大一学生。

知识关联:学生在第一学期已经初步认识了4组表示运动意义的无前缀动词,基本了解定向动词与不定向动词的意义,并能准确说出简单的句子。本节内容将继续学习4组新的定向动词和不定向动词,对运动动词的用法做扩展和补充。

二、教学理念

本课程教学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能力为目标”为原则,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将课堂教学和课外的自主学习相结合,优化课内、强化课外,将语言知识内化成语言能力。

三、教学组织过程

引导学生复习回顾4组表示运动意义的运动动词,在此基础上整理归纳已知的运动动词使用规律。通过新的例句进行观察思考,学习4组新的定向动词和不定向动词,认识及物动词和不及物动词的区别,同时以情景模拟的方式引导学生说出新的句子,对运动动词的用法做扩展和补充。

四、教学目标

【知识层面】

通过教学使学生熟悉运动动词的基本意义,能够掌握运动动词的变化形式,并了解同一组定向动词和不定向动词之间的语法意义区别。

【能力层面】

通过总结语法规则,能将规则灵活运用,将运动动词的学习投入到言语实践,模拟情景选择合适的词汇表达,培养学生自主创新学习的能力和培养学生对俄语综合使用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情境设置和例句的选择,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学会分享,使用俄语表达积极乐观向上的生活。

五、教学内容

1.说明有无方向性的运动;

2.不定向动词泛指运动能力;

3.定向动词可作为另一行为的时间背景;

4.说明交通工具的运动;

5.有及物和不及物之分。

六、重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

重点:定向动词可作为另一行为的时间背景。

解决方法:采用首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再用举例讲解使学生加深印象,中间由易到难穿插启发式提问,紧紧抓住学生注意力,使学生思路清晰,印象深刻。

【教学难点】

难点:运动动词的使用。

解决方法:采用启发式提问的方式,基础知识点结合举例进行讲解,同时配合提问和互动,让学生跟上教师的思路,最后总结通用表达模式。

七、本节知识体系框架

 

 

 

 

 

 

 

 

八、学科前沿

1.维多利亚) P V . 汉语趋向动词与俄语带前缀的运动动词对比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22.

2.王钢.俄汉语运动动词语义对比及教学——“идтиходить”走、来、去为例[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4,27(12):94-96.

3. 赵丽娜.俄语运动动词的教学与认知能力培养[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1,30(12):183-185.

九、教学过程与方法

1本课时的先行线上教学阶段介绍:

 

线上教学资源

线上教学过程与方法

20

 

线

复习资源】

俄语定向动词不定向动词教学视频和课程总结。

预习资源】

运动动词的学习视频。

【雨课堂】

复习已学习内容,完成线上复习测试。

【在线教育平台】

观看学习视频,并且完成相关预习答题。

复习

10分钟

 

预习

 10分钟

2本课时的先行线上教学阶段介绍: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教学过程与方法设计

设计意图

用时

45分钟

课程导入

一、课程导入:

二、观察生活,发现问题:

 

三、明确学习内容和目标:

 

【问题导入】教师提出问题:中国那么美,你曾经去过哪里?你还想要去哪里?请两名同学给出作答。

 

【讨论】教师对学生的语句做出引导,提出运动动词怎么选择?如何体现交通工具?路上的故事如何用俄语来分享?以实际生活表达中遇到问题引出课程学习内容和课程驱动任务。

 

【驱动任务】中国那么美,你去过哪里,怎么去的,路上你看到了什么,请用俄语分享你的故事。

 

 

【问题导入】课前热身,以简单问题导入课堂,了解前置词的学习意义,快速融入课堂。

 

引导学生观察生活,带着思考进入课堂学习。在生活中学会观察和思考。

 

【驱动任务】下达课程实践任务,通过解决问题的思路让学生迅速明确教学内容和目标。以解决实践任务为导向,鼓励学生学习信心和语言表达信心。

6分钟

 

 

 

 

 

 

 

 

 

 

 

 

课程主体内容

 

 

 

 

 

 

 

 

 

 

 

 

 

 

 

 

 

 

 

 

 

 

 

 

 

 

 

 

 

 

 

 

 

 

 

 

 

课程主体内容

 

 

 

 

 

 

 

 

 

 

 

 

 

 

 

 

 

 

 

 

 

 

 

 

 

 

 

 

 

 

 

 

 

 

 

 

 

 

课程总结

 

(一)整体感知

 

 

 

 

(二)运动动词的基本用法

(1)“目的地”的表示方法

(2)运动动词的选择依据

(3)定向动词和不定向动词的知识学习(重点)

 

 

专项练习(定向动词和不定向动词的选择)

(三)交通工具的表达

【提问】汉语中的“去”在俄语中怎么表达?我们学习过哪些运动动词?运动动词要怎么使用?

【讲授】教师通过课件展示整体性对俄语定向动词和不定向动词进行概述。

【观察】基于学习任务,观察“目的地”的表示方法。

【发现】 в/на + 点名词四格表示运动方向

【模仿举例】教师引导学生回顾已掌握的地点名词,按照发现规律进行模仿例举。

 

【提问】идти, ходить均表示“走着去”,如何使用?

【同伴讨论】分小组进行限时讨论,抽取1-2小组进行讨论结果汇报。

【评价】根据学生的答案,对照例句进行补充。

【展示】教师展示4组运动动词的使用,请同学们依据语法规则,对照分析,明确运动动词的基本用法。判断我要去……,动词应该用定向还是不定向,解决实践任务中的动词选择问题

 

【合作探究】在教师引导学习第一个动词体的意义后,分小组给出三组新地对比例句,请学生进行观察与对比,思考动词体在这些句子中体现了什么意义。提示学生对所选取的重点句子进行翻译和解释。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教师引导性答疑

 

 

【发现与总结】教师通过板书和学生一起归纳定向动词和不定向动词的基本用法。

【实践与表达】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发现的规律,解决实践任务中的动词选择问题。以语音投稿的方式发送个人的句子,教师随机抽查点评。

 

【课堂练习】基础填空练习,由班级集体作答。翻译提升练习,由教师点名抽查学生掌握情况,并根据学生作答情况进行答疑解惑。【情境设置】

使用俄语与搭档分享你的旅行故事。

1По дороге  «Пеки́н - Цинда́о»

2на поезде

3) когда...

【提问】教师提问引导学生进行知识回顾,检查学生预习情况,关注学生的理解情况。

【讲授】帮助学生建立系统的语言知识体系。

 

 

【观察】引导学生整体分析语言现象,重点方向的表示法。

【发现】引导学生总结语法规律。

【模仿举例】引导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学习能力。

 

【提问】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探究定向动词和不定向动词的使用原则。

【同伴讨论】学生根据预习情况和语句分析讨论,定向动词和不定向动词的使用原则。

【展示】通过教师展示案例,引导学生认识运动动词的使用,探究其运用规律。

 

【合作探究】鼓励学生自我发现和探寻语言知识点。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应当发挥学生互相纠正和补充的能力,培养学生自主思辨的能力,促进师生、生生之间的沟通,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

【发现与总结】引导学生梳理知识体系,进行归纳总结的能力。达成知识传授目标。

【实践与表达】启发激励学生使用俄语进行互动式交流,给学生所需,帮助学生实现语言学习的交际目的。

【课堂练习】通过课堂集体练习和个人练习检测课堂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效果。及时查缺补漏。

 

 

 

 

5分钟

 

 

 

 

 

 

 

 

 

8分钟

 

 

 

 

 

 

 

 

 

 

 

8分钟

 

 

 

 

 

 

 

 

 

 

10分钟

 

 

 

 

 

 

 

 

 

 

 

 

 

6分钟

 

 

 

 

 

 

 

 

 

 

 

 

 

 

 

 

 

 

(五)总结与成果输出

 

【展示】PPT展示学习内容和知识要点,教师引导性提问,启发学生依次说出关键语句,例如:我今年暑假的时候坐火车去了一趟北京。在去往北京的路上我遇到了张老师,他也去北京。在北京我去了北京天安门和长城。

【成果输出】学生根据知识和内容准备,完成语篇写作,与大家用俄语分享自己的路途故事。

【展示】通过PPT展示学习内容和知识要点,通过引导性提问,让学生掌握关于定向动词和不定向动词的使用方法,顺利突破表达上的语法障碍。

【实践输出】照应引入时的问题,形成闭环教学,以任务为驱动,以成果为导向,达成语言能力目标和素养目标。

 

 

15分钟

 

 

 

  1. 运动动词知识体系
  2. 定向动词与不定向动词的基本用法

3.旅行故事分享中的关键动词用法

4. 布置作业

【思维导图】

教师引领学生绘制运动动词用法思维导图

【教师总结】

【优秀学生作品展示】

【总结】学生总结学习收获,共享到讨论区,全班学生可以形成互补性学习,查缺补漏。

6分钟

综合实践

第六课

语法技能及语法言语交际技能训练

1.除了表示有固定方向或没有固定方向的运动以及往返或重复的运动之外,本节课我们还学习了定向与不定向动词的哪些用法?举出几个及物和不及物定向与不定向动词的例子。

2.举例说明什么是简单句?

3.举例说明什么是复合句?

4.什么是并列复合句?常用的并列连接词有哪些?

5.什么是主从复合句?

6.什么是关联词?关联词与连接词有何区别?

 

【问答训练】

熟练掌握基本语法规则。

 

【对话训练】

掌握基本句型和句子翻译。

 

【语篇练习】

通过生活观察和言语表达,引导学生热爱生活,关注美好,培养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

【课堂练习】基础填空练习,由班级集体作答。问答提升练习,由教师点名抽查学生掌握情况,并根据学生作答情况进行答疑解惑。

【举例】由学生根据板书内容以语音投稿的方式在雨课堂进行投稿,教师随机抽取3-5名同学的句子进行评价

2 学时

 

 

 

十、板书设计

 

 

 

 

 

 

十一、思维导图:

wps

、本节课教师的创新点

运动动词的用法和汉语的用法差异较大,学生不易理解,且在运用上存在较大困难。在本次课程中始终以学生使用遇到问题解决问题为思路,将运动动词的学习投入到言语实践,在实践中总结语法规则,循序渐进理解并使用运动动词。

十三、课后作业

1.完成教材中的练习:134-1361-7题;137-1388-10题;139-14011-16题,其中6715164个题需提交书面作业。

2.预习下节课的内容:动词体的对应形式;动词体的基本意义;说明从句。

3.听录音,练习阅读,根据译文理解所听材料的内容。

  По отноше́нию ка́ждого челове́ка к своему́ языку́ мо́жно соверше́нно то́чно суди́ть не то́лько о его́ культу́рном у́ровне, но и о его́ гражда́нской це́нности.

-Константи́н Гео́ргиевич Паусто́вский

根据每一个人对待母语的态度不仅可以完全准确判断出他的文化水平,而且可以看出他的公民价值。

——康斯坦丁·格奥尔基耶维奇·巴乌斯托夫斯基

十四、推荐资源

1.史铁强,刘素梅.大学俄语2(新版),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33-138页。

2.黄颖编著.《新编俄语语法》,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8年,218-222页.

3.祖拉娅提・阿马努拉主编;李岩编. 东方大学俄语(新版)语法练习册2,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1, 19-20.

十四、教学评价

1.借助雨课堂报告,评价学生对本节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

2.通过课堂造句、翻译展示来评价学生对本节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

3.通过小组讨论,代表发言,评价团队合作能力。

4.通过课堂学生的参与度和回答问题情况,评价教学设计中各环节的优势与不足。


7.Урок 7》教学设计

一、课时数与学情分析

课时说明

本课程为《俄语语法(二)》第理论教学设计内容2学时,实践教学设计2学时。

【学情分析】

授课对象:俄语专业一年级本科生。

知识关联:学生已经了解到动词是俄语中最大的词类之一,它表示动作或状态,动词具有人称、体、时、式等语法范畴,同时它也是最为多义,最复杂的词类。掌握了动词,就等于会遣词造句,句子也有了正确的谓语,可以表达出核心意思。一年级学生经过一学期的学习,了解了动词的变位、未完成体和完成体、过去时等词尾形式和用法。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对动词体的对应形式及其构成规律会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对两种体所表示的基本意义和使用范畴有所把握。动词体构成规则对学生来说比较容易一下,重复的记忆和操练就能记住,而体的意义及其在实际场景中的使用问题比较难。

二、教学理念

本课程教学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能力为目标”为原则采用“任务驱动”式教学法和“成果导向”式教学法,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将课堂教学和课外的自主学习相结合,优化课内、强化课外,将语言知识内化成语言能力,将语法规则运用于言语实践。

三、教学组织过程

引导学生归纳整理学过动词体的对应形式及其构成,目的在于复习已有的动词体видовая пара的基本概念知识。带领学生发现未完成体和完成体所表示不同的范畴,未完成体动词(глаголы несовершенного вида)表示行为持续和过程процесс)、指出动作或行为本身действие);而完成体动词(глаголы совершен-

ного вида)表示行为的结果результат和出现某种状态состояние)(开始意义 начало действия)等区别。通过比较两种体的具体实例分析,发现二者在使用上的差别,将语法规律运用于实际造句上,体会俄语动词的强大构词造句能力。引导学生思考汉语动词是否有这种形式变化而因此的意义。

四、教学目标

【知识层面】

引导学生了解动词的未完成体和完成体词形构成和例句,学生通过观察发现总结出两种体各自表示的基本意义,找出运用规律。根据发现的动词体知识,转化成实际口笔语交际中的技能。

【能力层面】

举一反三的能力:学生通过实践演练,能够培养自身运用语法规则,推演类似用法或总结动词体在言语交际中特殊的指示词。培养学生俄语思维能力和对俄语语言文化探究的能力。

比较思维能力:学生对俄语动词体基本意义的了解基础上,比较汉语中类似语法意义的表达方式,从而比较中俄两国人民的思维方式及构词语言习惯。

【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让学生分类列举未完成体和完成体动词的使用规律,引导学生进行语言输出,培养学生比较思维能力;

2.通过翻译和选择填空实操训练,培养学生中俄两种语言文化比较研究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五、教学内容

1. 动词体的对应形式(复习)。

2. 动词体的基本意义(видовая пара)核心概念。

совершенный вид (СВ)  

несовершенный вид (НСВ)

одновидовые глаголы: поспать, заговорить, спать, знать, жить, иметь...

двувидовые глаголы: жениться, обещать, использовать, образовать...

3. 动词体基本意义分类讲解及比较。

НСВ: 行为的持续和过程;未完成体只指出行为本身而不管其结果是否达到。

СВ: 行为的结果。完成体表示行为持续一段时间即告结束相当于汉语的一会儿

4.通过实际操练掌握言语技能。

通过课后练习题以及教师从俄语词库中搜集到的具体实例,巩固学生对两种体的运用。例如

– Что вчера́ бы́ло на заня́тии по литерату́ре?  (чита́ть // прочита́ть)

– На заня́тии по литерату́ре мы чита́ли расска́зы Че́хова.

5. 归纳整理。

带领学生观察言语实践中句子中的关键提示词,如часто, всегда, везде, иногда, обычно等有重复行为的词时,使用未完成体动词;当表示开始、继续、完毕等意义的助动词之后,如начинать, продолжать, перестать等词之后用未完成体动词等等。

六、重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

重点:未完成体和完成体动词的基本意义及其用法

【解决方法】以观察导入,教师分类列举出带有两种体动词的例句,引导学生观察对比、并体会体的用法。教师带领学生标出句子中指示时间意义的关键词,归纳总结动作或者行为表示的意义。

【教学难点】

难点:基于时间关系之上的两种体的混淆使用

解决方法:采用启发式提问的方式,教师附带PPT展示基础知识点,结合举例进行讲解,引导学生主动发现两者的异同并开展实践练习。

七、本节知识体系结构

未完成体动词

完成体动词

1.表示行为过程,不指明结果。

Рабочие строили общежитие шесть месяцев.

Вчера она читала эту книгу.

1.表示延续行为的结束。

Наконец робочие построили общежитие.

Она прочитала эту книгу.

2. 表示持续的行为,不表明开始和完结。

Дождь шёл два дня.

Вчера мы долго говорили по-русски.

2.表示行为的开始(常带前缀по-, за-

С утра пошёл дождь.

Все заговорили одновременно.

3.表示持续某段时间的行为。

Он весь день сидел дома.

Вчера он спал только четыре часа.

3.表示行为持续一段时间后结束。

Он посидел и пошёл дальше.

Тебе надо поспать после обеда.

4.表示经常反复的行为。

Мама всегда встаёт рано.

Я открываю окно каждое утро.

4.表示一次性具体行为。

Завтра я встану рано.

Я открыла окно.

八、学科前沿

体范畴是俄语动词最重要的词法范畴之一,是与动词本身联系最为紧密的语法范畴,体在俄语动词的所有语法范畴中都有所体现,时、态、式等均有完成体与未完成体形式之分别,与动词的构词、词汇意义以及各种表达手段紧密联系,体范畴的核心地位毋庸置疑。

  1. 王雪莉. 修辞学视角下的俄语动词体范畴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22.DOI:10.26977/d.cnki.gccgc.2022.000663.
  2. 贾冬雪.俄语言语交际中动词时体形式的主观情态意义研究[J].欧亚人文研究中俄文),2022(02):27-36+84+88.

九、教学过程与方法

1本课时的先行线上教学阶段介绍:

 

线上教学资源

线上教学过程与方法

20

 

线

复习资源】

第一册书中《俄语动词的体》教学材料和课程总结。

预习资源】

《俄语动词的体》相关在线学习视频。

【雨课堂】

复习已学习过的基础内容,完成线上复习测试。

【在线教育平台】

观看学习视频,并且完成相关预习答题。

复习

10分钟

 

预习

 10分钟

2本课时的线下教学阶段介绍: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教学过程与方法设计

设计意图

用时

45分钟

课程导入

一、问题导入:

 

二、观察生活,发现问题:

动词的体如何区分?如何使用?

 

三、明确学习内容和目标:

【问题导入】教师提出问题,动词的体如何区分?如何使用?分析动词在例句表达的意义,请两名同学给出作答。

 

【点评】教师对学生的回答作出补充,肯定动词的体在语句中发挥着不同作用,引出本节课新内容。

 

【展示】PTT上展示学习目的和学习内容。

【任务】下达课程实践任务,通过解决问题的思路让学生迅速明确教学内容和目标。

【问题导入】课前热身,以简单问题导入课堂,明确动词的体具有不同意义,检查学生预习的情况,快速融入课堂。

【点评】引导学生在学习中学会观察和思考。

 

【展示】引导学生明确学习思路,带着思考进入课堂学习。

【任务】以解决实践任务为导向,鼓励学生学习信心和语言表达信心。

 

5分钟

 

 

 

 

 

课程主体内容

 

 

 

 

 

 

 

 

 

 

 

 

 

 

 

 

 

 

 

 

 

 

 

 

 

 

 

 

 

 

 

课程主体内容

 

 

 

 

 

 

 

 

 

 

 

 

 

 

 

 

 

 

 

 

 

 

 

 

 

 

 

 

 

 

 

 

 

 

 

 

 

 

课程主体内容

 

 

 

 

 

 

 

 

 

 

 

 

 

 

 

 

 

 

 

 

 

 

 

 

 

 

 

 

 

 

 

 

一、观察与发现(动词的体)

(一)整体感知

 

 

(二)动词体的构成规律

 

二、对比与发现(体的意义)

(一)情境观察

 

 

(二)小组探究学习

 

四、归纳与总结

三、语法知识实践教学环节

情境建构:我们的大学生活

(1)关于作业和讲座

 

2)关于考试和复习

 

3)关于学习和休息

 

【朗读】教师通过课件依次按照构词类别,展示动词的未完成体和完成体,同学们朗读并进行观察形式上的差异。

【同伴讨论】分小组进行限时讨论,抽取1-2小组进行讨论结果汇报,初步明晰动词体的构成规律。

 

 

 

【点评与归纳】教师基于学生汇报情况,按照词类展示构成规律。

【模仿举例】教师引导学生回顾已学习过的动词,按照发现规律进行模仿例举,形成课堂语言资源库。

【展示】教师通过课件展示日常生活中的会话情境,请同学们朗读并翻译,对比完成体和完成体使用上的区分。

【归纳】未完成体动词指出行为,完成体指出结果。基于意义思考时态方面的运用差别。

 

【学生总结】动词的体在时态上的差别。

【教师点评】鼓励学生思考与发现,给予补充。

 

【合作探究】在教师引导学习第一个动词体的意义后,分小组给出三组新的对比例句,请学生进行观察与对比,思考动词体在这些句子中体现了什么意义。提示学生对所选取的重点句子进行翻译和解释。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教师引导性答疑

【讲授】教师在PPT上演示讲解重点用法。依托句型所在句子,首先展示其含义,其次增加对比例句,与原句进行对比,让学生发现句型的使用规则,最后引导学生翻译句子。整个PPT展示过程中配有动图和重点标注。

 

 

【归纳】教师对该节知识点进行归纳。引导学生说出相关例句。

 

 

 

【练习】通过课堂答题,强化知识理解。

 

 

 

【讨论】学生说出自己的学习和生活安排。以及讨论什么样的安排是比较合理的。

 

 

【情境】教师按照生活中常见的话题进行举例,学生依托PPT上演示讲解的会话内容,填入合适的动词形式,并依据情境话题展开对话交流。

 

 

 

【展示】通过PPT展示关键语句,通过引导性提问,让学生掌握提问和回答的方式。

 

【实践与表达】教师引导学生就我们的大学生活展开俄语讲述,讲一讲我们做了什么,做完了什么,要做什么,多久写完作业,多久去一次图书馆等。

 

【朗读】增强集体学习氛围,提高学生注意力,引导学生进行对比观察与思考。

 

【讨论】学生根据预习情况和课件展示内容进行讨论,整理未完成体和完成体在形式上的联系,得出观察结果。

 

 

【点评与归纳】给学生反馈,鼓励学生的参与,补充不足。

【模仿举例】引导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学习能力。增强学生语言的积极性和成就感。

 

【展示】引导学生进行对比观察与思考。

【归纳】以简洁语言直接明确体的意义。并引发学生新的思考。使得学生通过思考,梳理逻辑得出结论。

【学生总结】教师引导学生说出发现的规律,并根据学生的总结给出对应的例句,在语境中深化对动词体时态的理解。

 

【合作探究】检查学生自主预习任务,鼓励学生自我发现和探寻语言知识点。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应当发挥学生互相纠正和补充的能力,培养学生自主思辨的能力,促进师生、生生之间的沟通,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

 

 

【讲授】新知识点,专四考点之一,教师引导性讲授,达到知识传授目标,语言交际目标服务。

 

 

 

 

【归纳】通过教师归纳系统理清思路,构建知识框架。

 

 

 

【练习】强化对知识点的理解,语言交际目标服务。

 

 

【讨论】鼓励学生交流分享生活,引导学生形成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

 

【情境】一是帮助学生理解对话内容,达成知识传授目标。二是小组讨论,强化团队合作能力,帮助实现能力培养目标;三是建立现实语境,开展现实交际,将外语知识转化为实际能力。

【展示】教师引导性讲授,达到知识传授目标,语言交际目标服务。

 

【实践与表达】启发激励学生使用俄语进行互动式交流,给学生所需,帮助学生实现语言学习的交际目的。

 

 

 

 

 

 

10分钟

 

 

 

 

 

 

 

 

 

 

 

 

 

 

10分钟

 

 

 

 

 

 

 

 

 

 

 

 

 

 

 

 

 

 

 

 

12分钟

 

 

 

 

 

 

 

 

 

 

 

 

 

 

 

 

 

 

 

 

8分钟

 

 

 

 

 

 

 

 

 

 

 

 

 

 

 

 

 

 

20分钟

 

 

 

 

 

 

 

 

 

 

 

 

 

四、成果输出实践环节

我们的大学生晚会

【实践输出】学生根据知识和内容准备,完成书信写作,与外国友人交流中国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安排,重点介绍不久前举办的晚会活动。注意动词的体和时态。

 

【实践输出】照应引入时的问题,形成闭环教学,以任务为导向,用动词表达生活中的故事,达成语言能力目标和素养目标。

 

 

 

15分钟

 

 

 

 

课程总结

【我的关键词】根据图示,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或相关内容,谈自己的学习收获,教师给与学生正面反馈。

【总结】学生总结学习收获,共享到讨论区,全班学生可以形成互补性学习,查缺补漏。

10分钟

课程反思

 

教师根据课程授课情况,按照教学理念,教学过程与方法和教学目标的达成度对课堂教学情况进行反思。

 

【教学反思】

作业反馈】

教师课下反思,并对接下来的单元教学课时进行实时的设计和调整。

 

课下进行

综合实践

第七课

语法技能及语法言语交际技能训练

1.常见的动词体的对应形式有哪几种?

2.本节课我们学习了动词未完成体和完成体的哪些基本意义?

3.什么是说明从句?

4.本课所学的有哪几类说明从句?

5.本课内容中有哪些语言材料有助于提升学习者思想道德品质?

 

【问答训练】

熟练掌握基本语法规则。

 

【对话训练】

掌握基本句型和句子翻译。

 

【语篇练习】

通过生活观察和言语表达,引导学生热爱生活,关注美好,培养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

【课堂练习】基础填空练习,由班级集体作答。问答提升练习,由教师点名抽查学生掌握情况,并根据学生作答情况进行答疑解惑。

【举例】由学生根据板书内容以语音投稿的方式在雨课堂进行投稿,教师随机抽取3-5名同学的句子进行评价

2学时

 

 

 

 

十、板书设计

 

十一、本节课教师的创新点

1. “任务驱动法”:课程设计包含“驱动”、“促成”和“评价”三大环节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流程,以“驱动”为出发点,以“任务”为内容,并伴随有结果导出的“评价”环节。借助雨课堂等先进教学手段,帮助学生和教师及时、时时检验教学成果

2. 融入“立德树人”的思政内容:在学习外语知识的同时,置身文化情景,融入美育教育,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体察生活细节,提升文科领域的审美情操;在学习外语技能的同时,构建实践平台,学以致用,将技能转化为“用俄语讲好中国故事”的能力,培育学生爱党爱国情怀,坚定中华文化自信。 

十二、课后作业

1. 完成教材中的练习:1581-4题;160-1625-12题;163-16413-19题,其中91118194个题需提交书面作业。

2 .预习下节课的内容:基数词的构成和用法;定语从句;指示代词тот的变格和用法。

  1. 听录音,练习阅读,根据译文理解所听材料的内容。

Лишь усво́ив в возмо́жном соверше́нстве первонача́льный материа́л, то есть родно́й язы́к, мы в состоя́нии бу́дем в возмо́жном же соверше́нстве усво́ить и язы́к иностра́нный, но не пре́жде.

  —Фёдор Миха́йлович Достое́вский

    只有尽可能完美地掌握原始材料,即母语,我们才能够同样完美地掌握外语,但不是本末倒置。

  ——费奥多尔·米哈伊洛维奇·陀思妥耶夫斯基

十三、推荐资源

1.史铁强,刘素梅.大学俄语2(新版),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59-162页.

2.黄颖编著.《新编俄语语法》,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8年,171-180页.

3.祖拉娅提・阿马努拉主编;李岩编. 东方大学俄语(新版)语法练习册2,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1, 23-24.

十四、教学评价

1.借助雨课堂报告,评价学生对本节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

2.通过课堂造句、翻译展示来评价学生对本节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

3.通过小组协作完成作业,评价团队合作能力。

4.通过课堂学生的参与度和回答问题情况,评价教学设计中各环节的优势与不足。


8.Урок 8》教学设计

一、课时数与学情分析

课时说明

本课程为《俄语语法(二)》第理论教学设计内容2学时,实践教学设计2学时。

【学情分析】

授课对象:俄语专业一年级本科生。

知识关联:学生已经了解了俄语数词的基本意义,表示数量关系,回答“多少”这一问题。数词在句子中需要和限定的名词保持支配关系,即不同的数词与名词搭配时,名词变格不同。学生已经掌握了名词的单数二格和复数二格的变化词尾变化规则,这为数词的使用奠定了良好的前提。然而“数字”不管对母语还是外语学习者来说有很大难度,表现在听、说、读、写、译五个方面,尤其是大数表达法常常困扰绕着我们,这往往使言语交际不能够顺利进行。

二、教学理念

本课程教学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能力为目标”为原则采用“任务驱动”式教学法和“成果导向”式教学法,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将课堂教学和课外的自主学习相结合,优化课内、强化课外,将语言知识内化成语言能力,将语法规则运用于言语实践。

三、教学组织过程

讲解俄语基数词количественное числительное的基本意义为表示数目和事物的数量。为学生介绍简单数词、复合数词、合成数词的构成。演绎各种数词与名词或形容词连用的规律。通过课后练习和教师专门设置的习题,让学生总结归纳基数词用法。通过教师补充俄汉两种语言中的数字文化,让学生感受两国人民对数字的喜好与厌恶。

四、教学目标

【知识层面】

引导学生了解俄语基数词的构成和使用规则,学生通过观察发现总结出三种数词和其他名词、形容词搭配规律。根据发现的数词知识,转化成实际口笔语交际中的技能。

【能力层面】

举一反三的能力:学生通过实践演练,能够培养自身运用语法规则,推演类似用法或总结数词在言语交际中特殊的作用。培养学生俄语思维能力和对俄语语言文化探究的能力。

文化鉴赏能力:学生对俄语数词构成、意义和用法了解的基础上,比较汉语中数词的表达方式,从而比较中俄两国人民的思维方式及构词语言习惯。

【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让学生分类列举数词的使用规律,引导学生进行语言输出,培养学生比较思维能力;

2.了解俄语数字背后蕴含的文化知识,掌握俄罗斯民族心智,比较汉俄两种语言文化中对各种数字的喜好与憎恶,把握两国人民世界图景异同。

五、教学内容

1.基数词的构成及用法讲解

俄语中共有多少个基本定量数词определённо-количественное числительное)? 答案是39个。如один, два, три, пять, десять, одинадцать, двадцать, сорок, пятьдесят, пятьдесят два, сто, двести, тысяча, миллион, миллиард...; 数词用来回答сколько?的问题, Например, сколько студентов у вас в семье...

2.特殊用法单独归纳总结

个位数为 один的合成基数词与名词一起作主语时,谓语一般用单数,过去时和名词保持性的一致。

один 的复数 одни 通常和只用复数的名词连用。

пять 以及 пять 以上的简单基数词、复合基数词和以这些数词为末位数的合成基数词要求与其连用的名词、形容词都用复数第二格。

3. 俄罗斯数字文化知多少?

数字不单单表示纯粹的数量意义,还具有一定的文化伴随意义,体现某个民族对数字的认知。偏爱7,理由为《圣经》里经常使用数字7,第七天休息;喜爱3的原因是信奉东正教,三个美德即信仰、希望和仁爱,三位一体;禁忌13,耶稣与12门徒一起总数为13

六、重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

重点:基数词的用法。简单数词、复合数词以及合成数词的读法、写法,它们与所修饰的名词使用规则。

【解决方法】以观察导入,教师分类归纳出带有数词的实例,引导学生观察对比、并体会数词的使用规则。教师带领学生总结出三类数词各自的构词潜能。

【教学难点】

难点:表示较大数量意义的数词的读法,数词二三四与名词和形容词搭配时的变格问题。

解决方法:采用启发式提问的方式,教师附带PPT展示基础知识点,结合举例进行讲解,在实例的基础上通过熟巧训练帮助学生掌握数词。

七、本节知识体系结构

八、学科前沿

数词是实词,是俄语十大词类之一,它分类众多,用法不一,贯穿于俄语实践语法教学的始终。语言是交际的工具,是文化的载体。。汉语和俄语中数词的分类方式和语法处理方法各不相同,根据中俄两个民族的语言习惯来理解其数词表达方式对语言学习大有裨益。

  1. 杜彦玲.从俄语专业四级测试中的数词到俄语教学[J].林区教学,2019,No.273(12):100-102.
  2. 陈德稳.汉语和俄语中数词表示法比较[J].长江丛刊,2018,No.417(24):60.

3.邵楠希.数词翻译中的思维转换[J].中国俄语教学,2017,36(03):65-69

九、教学过程与方法

1本课时的先行线上教学阶段介绍:

 

线上教学资源

线上教学过程与方法

15

 

线

复习资源】

数词的教学视频和课程资料。

预习资源】

数词的用法学习视频。

【雨课堂】

复习已经学习过的数词,完成线上复习测试。

【在线教育平台】

观看学习视频,并且完成相关预习答题。

复习

5分钟

 

预习

 10分钟

2本课时的线下教学阶段介绍: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教学过程与方法设计

设计意图

用时

45分钟

课程导入

一、内容回顾:

学过的数词有哪些?

 

二、观察生活,发现问题:

如何回答сколько多少提出的问题。

三、明确学习内容和目标。

(1)基数词的表达方式

(2)基数词的基本用法

 

 

 

【问题导入】教师提出问题:学过的数词有哪些?请同学集体给出作答。

один(一), два(二), три(三), четыре(四)

 

 

 

 

【展示】教师PTT上展示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关于时间的常见问题。

 

【提问】

基数词的用法?请举例说明。

【任务】下达课程实践任务,通过解决问题的思路让学生迅速明确教学内容和目标。

 

 

【问题导入】课前热身,以简单问题导入课堂,快速融入课堂。

 

 

 

【展示】通过教师展示,将语法知识置入实际生活情境中。

 

【提问】引导学生观察生活,带着思考进入课堂学习。

【任务】以解决实践任务为导向,鼓励学生学习信心和语言表达信心。

6分钟

 

 

 

 

 

 

 

 

 

 

 

 

 

 

 

 

 

 

 

课程主体内容

 

 

 

 

 

 

 

 

 

 

 

 

 

 

 

 

 

 

 

 

 

 

 

 

 

 

 

 

 

 

 

 

 

 

 

课程主体内容

 

 

 

 

 

 

 

 

 

 

 

 

 

 

 

 

 

 

 

 

 

 

 

 

 

 

 

 

 

 

 

 

 

 

 

 

 

 

课程主体内容

 

 

 

 

 

 

 

 

一、观察与发现

(一)数词的构词规律

 

(二)数词的分类

(三)数词表达的专项练习

 

【朗读】请学生分组分别朗读数词1-30。

【展示】教师通过课件展示引导发现数词之间的构词规律并总结。

【朗读】请学生分组分别朗读数词1-10,11-20,10-90.90-100.

【同伴讨论】分小组进行限时讨论,讨论数词构词的规律,抽取1-2小组进行讨论结果汇报。

【发现与总结】教师通过板书和学生一起归纳数词构词的规律。

【模仿举例】教师引导学生回顾已掌握的时间名词,按照发现规律进行模仿例举。例如235,457等。

【评价】教师点评学生答案。同时引出数词形式上的特点,促成对数词进行分类。

【讲授】俄语中的数词按照构词的特点,分为简单基数词,复合基数词和合成基数词。

【实践与表达】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发现的数词规律,回答生活中常见的问题。同时发现仅仅使用数词无法达成交际目的,导向数词的使用规则学习。

 

【朗读】提升学生注意力,明确学习对象,增强课堂学习氛围。

【展示】引导学生整体分析语言现象的规律性特征。

【讨论】学生根据预习情况和语句分析讨论,整理数词构词的规律。了解学生预习情况和基本理解。

【发现与总结】鼓励学生自我发现和探寻语言知识点。

【模仿举例】引导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学习能力。增强学生语言的积极性和成就感。

【评价】教师点评学生答案。同时引出相似语言现象的对比观察。

【讲授】通过教师直接展示性讲授,明确知识体系。

 

【实践与表达】启发激励学生使用俄语进行互动式交流,给学生所需,帮助学生实现语言学习的交际目的。

 

 

12分钟

 

 

 

 

 

 

 

 

 

 

 

 

 

 

 

 

 

 

10分钟

三、细节把握(俄语数词的使用规则)

数词1的使用规则

数词2的使用规则

数词3的使用规则

数词5的使用规则

归纳与总结

 

四、实践与表达

(1)名词+数词词组的表达

 

(2)形容词+名词+数词的表达

 

(3)实践情境建构

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的城市发生了很多变化,请用数字描述我们发展中的城市。

 

(4)学习成果输出:使用俄语数词描写城市发生的变化。

 

【讲授】教师给出图示,请同学们依次描述。总结数字1在俄语中具有性和数的差异,名词、形容词和数词1连用时保持性数格一致。

 

【合作探究】在教师引导学习数词1的意义后,分小组给出数词2、3和5地对比例句,请学生进行观察与对比,思考使用上的规律。提示学生对所选取的重点句子进行翻译和解释。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教师引导性答疑

【讲授】教师在PPT上演示讲解重点用法。整个PPT展示过程中配有动图和重点标注,帮助学生把握重点。

 

【归纳】教师对该节知识点进行归纳。引导学生说出相关例句。

 

【练习】通过课堂答题,强化知识理解。

 

【实践与表达】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发现的数词规律,回答生活中常见的问题。

【评价】给学生反馈,鼓励学生参与,补充不足

【举例】由学生根据板书内容以语音投稿的方式在雨课堂进行投稿,教师随机抽取3-5名同学的句子进行评价。

 

 

【点评】教师及时给予反馈,并根据学生作答情况进行答疑解惑。

 

 

【情境对话】教师按照生活中常见的话题进行举例,学生依托PPT上演示讲解的会话提示,依据情境话题展开对话交流。

 

【实践输出】学生根据知识和内容准备,完成书信写作,与外国友人交流我们的城市。

 

【讲授】教师通过课堂讲解,演示语言现象的观察和学习方法。引导学生从语言现象中发现语言规律。

 

【合作探究】检查学生自主预习任务,鼓励学生自我发现和探寻语言知识点。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应当发挥学生互相纠正和补充的能力,培养学生自主思辨的能力,促进师生、生生之间的沟通,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

 

 

【讲授】教师引导性讲授,达到知识传授目标,语言交际目标服务。

 

【归纳】通过教师归纳系统理清思路,构建知识框架。

 

【练习】强化对知识点的理解,语言交际目标服务。

 

【实践与表达】启发激励学生使用俄语进行互动式交流,给学生所需,帮助学生实现语言学习的交际目的。

 

【评价】激发学生深入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兴趣。

 

 

【情境】建立现实语境,开展现实交际,将外语知识转化为实际能力。

 

【实践输出】照应引入时的问题,形成闭环教学,以任务为导向,达成语言能力目标和素养目标。

 

 

 

 

 

 

 

 

 

 

 

 

 

 

10分钟

 

 

 

 

 

 

 

 

 

 

 

 

 

 

 

 

 

 

 

 

 

 

 

 

 

 

 

 

 

 

15分钟

 

 

 

 

 

 

7分钟

 

课程总结

【我的关键词】根据图示,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或相关内容,谈自己的学习收获,教师给予学生正面反馈。

【总结】学生总结学习收获,共享到讨论区,全班学生可以形成互补性学习,查缺补漏。

5分钟

综合实践

第八课

语法技能及语法言语交际技能训练

1.什么是基数词?按照构成,基数词可分为哪三类?

2.本节课学习了带哪几个关联词的定语从句?各举3例。

3.指示代词тот如何变格?如何使用?

4.总结本讲中针对提升学习者思想品质修养的相关语料(50字,汉语+俄语)。

 

【问答训练】

熟练掌握基本语法规则。

 

【对话训练】

掌握基本句型和句子翻译。

 

【语篇练习】

通过生活观察和言语表达,引导学生热爱生活,关注美好,培养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

【课堂练习】基础填空练习,由班级集体作答。问答提升练习,由教师点名抽查学生掌握情况,并根据学生作答情况进行答疑解惑。

【举例】由学生根据板书内容以语音投稿的方式在雨课堂进行投稿,教师随机抽取3-5名同学的句子进行评价

2学时

十、板书设计

 

十一、本节课教师的创新点

1. “任务驱动法”:课程设计包含“驱动”、“促成”和“评价”三大环节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流程,以“驱动”为出发点,以“任务”为内容,并伴随有结果导出的“评价”环节。

2. 融入“立德树人”的思政内容:在学习外语知识的同时,置身文化情景,融入美育教育,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体察生活细节,在学习外语技能的同时,构建实践平台,学以致用,将技能转化为“用俄语讲好中国故事”的能力。

十二、课后作业

1. 完成教材中的练习:180-1811-7题;182-1848-16题;185-18616-19题,其中716193个题需提交书面作业。

2. 预习下节课的内容:基数词的变格和用法;双部句和单部句的概念;确定人称句和不定人称句。

3. 听录音,练习阅读,根据译文理解所听材料的内容。

Плох тот солда́т, кото́рый не мечта́ет стать генера́лом. Но плох тот генера́л, кото́рый, став генера́лом, перестаёт быть солда́том.

  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但当上将军就不是兵的将军也不是好将军。

十三、推荐资源

1.史铁强,刘素梅.大学俄语2(新版),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79-181页.

2.黄颖编著.《新编俄语语法》,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8年,91-98页.

3.祖拉娅提・阿马努拉主编;李岩编. 东方大学俄语(新版)语法练习册2,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1, 27-28.

十四、教学评价

1.借助雨课堂报告,评价学生对本节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

2.通过课堂造句、翻译展示来评价学生对本节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

3.通过小组协作完成作业,评价团队合作能力。

4.通过课堂学生的参与度和回答问题情况,评价教学设计中各环节的优势与不足。


9.Урок 9》教学设计

一、课时数与学情分析

【课时说明】

本课程为《俄语语法(二)》第理论教学设计内容2学时,实践教学设计2学时。

【学情分析】

授课对象:俄语专业一年级本科生。

知识关联:学生处于大学第二学期的学习阶段,目前,对句子предложение)有了一定的认识,知晓句子是由词汇按照一定的语法规则组织起来的,用来表达相对完整的思想且具有语调的最小交际单位。学生了解不同句子的类型,如根据交际目的把句子分为陈述句、疑问句和祈使句;根据表达内容可分为肯定句和否定句;根据述谓核心数量分为简单句和复合句;分局结构核心的组成部分分为单部句和双部句。学生会了划分句子成分 (члены предложения),清楚句子的主要成分和次要成分。但俄语句法知识及其功能也是非常复杂、非常强大的语法形式,且种类繁多,使用过程中往往碰到许多变体。虽会划分句子成分,但是单部句和双部句是第一次接触,之前未进行系统地梳理和学习,难免造成交际实践中的困难。学生在以往的句法知识学习时,只是单独接触某类句子类型,没有综合系统地对比研究同一语法主题下的句法知识。通过本课的学习,期望学生能够以科学研究的状态去探究句法知识。

二、教学理念

本课程教学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能力为目标”为原则采用“任务驱动”式教学法和“成果导向”式教学法,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将课堂教学和课外的自主学习相结合,优化课内、强化课外,将语言知识内化成语言能力,将语法规则运用于言语实践。

三、教学组织过程

教师以提问的方式带领学生回顾俄语句子成分члены предложения)。通过观察—发现—归纳总结—言语实践的教学思路,引导学生自己说出单部句和复部句的分类及其功能,争取做到将句法理论与实际案例相结合。设置丰富多样的课后习题,有助于学生在真实的言语交际情境中掌握两种类型的句子。

四、教学目标

【知识层面】

语言知识:双部句和单部句的概念,句子成分划分,双部句的主语、谓语表示法,单部句分类。根据本次“驱动”环节中教师输入的主题相关资料,学生通过观察、发现、实践,总结出单部句和双部句特征。根据发现的俄语句法知识,转化对生活现象的俄语表达。

【能力层面】

俄语表达能力:学生能够从句法功能角度更宏观地把握俄语句法结构及其功能,提高造句和会话能力。

文化鉴赏能力:能够通过造句将语法规则运用到实际生活场合,培养学生的俄语思维能力和对俄语语言文化现象的探究能力。

科学研究能力:语法规则的掌握是基础,主动发现探索的科研能力可以为学生提供后续动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建构言语交际情境,增强语法学习的实践意义,培养学生正确的言语交际习惯,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建立学生学习的自信心。

2.通过生活观察和言语表达,引导学生鉴赏他国语言文化现象的意识。

3.在学习俄语句法知识的同时,比较汉俄两种语言现象,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

五、教学内容

1. 俄语简单句(простое предложение)与复合句(сложное предложение)语法知识点复习。

2. 双部句的概念、主语谓语表达法(двусоставное предложение)。

主语及其表示法:名词第一格主语;名词化形容词;代词第一格;数词第一格;动词不定式;词组。

谓语及其表达法:动词性、静词性谓语;简单谓语、合成谓语和复合谓语。

3. 单部句概念及其五种类别односоставное предложение

确定人称句определённо-личное предложение

不定人称句неопределённо-личное предложение

泛指人称句обобщённо-личное предложение

无人称句безличное предложение

称名句назывное предложение

4. 综合训练комплексное упражнение

六、重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

重点:单部句和双部句的概念;双部句主语、谓语表达法;五种类型的单部句

【解决方法】以观察导入,教师摆出典型的句式范例,引导学生观察各种句子的特点,思考主语和谓语表达方式。由学生根据推导出的规则举一反三,自己说出符合要求的句子。最后通过句子练习强化学生记忆。

【教学难点】

难点:句子类型繁多,会造成学生使用混乱

解决方法:采用比较方法,教师附带PPT展示每种句型特点,结合举例进行讲解,引导学生主动发现它们的异同并开展实践训练。

七、本节知识体系结构

 

 

 

 

 

 

 

 

 

 

 

八、学科前沿

单部句是只有一个主要成分的句子,在不改变思维表达特点的情况下,不能或不需要用其他主要成分对句子的语义进行补充。俄语丰富的句法结构,不同的句型模型和语言语义的多样性为表现逻辑句法语义类型、句法同义结构之间的细微差别和融合了多种语义类型的结构奠定了基础。在现代俄语句法体系中,无人称句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其语义特征复杂。俄语无人称句结构语义丰富,常用于表达自然和人的心理状态及各种情态意义,是一种特殊的言语表达方式和语法修辞手段。

  1. 王冬雪. 俄语单部句语义结构分析[D].首都师范大学, 2011.
  2. 比力克·赛买提.表示人状态的俄语无人称句汉译特色[J].北方文学, 2020(33):123-125.
  3. 张凤珍.俄语无人称句语义探析[J].中国俄语教学, 2012, 31(01):16-20.
  4. 姜雅明.俄语无人称句语义特色及教学策略[J].中国俄语教学, 2011, 30(04):43-47.

九、教学过程与方法

1本课时的先行线上教学阶段介绍:

 

线上教学资源

线上教学过程与方法

20

 

预习

 

复习资源】

《俄语句子成分》相关教学材料和课程资料。

预习资源】

《俄语单部句类型和用法》相关在线学习视频。

【雨课堂】

复习已学习过的基础内容,完成线上复习测试。

【在线教育平台】

观看学习视频,并且完成相关预习答题。

复习

10分钟

 

预习

10分钟

2本课时的线教学阶段介绍: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教学过程与方法设计

设计意图

用时

45分钟

课程导入

一、课程导入:

Анна учится в школе.安娜在中学学习。

Cергей был в Москве.谢尔盖去过莫斯科。

Мне холодно.我冷。

明确学习内容和目标:

1.确定人称句、不定人称句

2.无人称句(学习重点)

3.称名句

【复习回顾】

俄语句子的必要成分有哪些?只有谓语或者只有主语的句子是否正确呢?

【点评】教师对学生的回答作出补充,引导学生说出句子,分析句子成分,引出单部句的概念。

 

【讲解】教师列举示例,通过句型展示讲解单部句和双部句的概念。初步认识单部句的句型特点。

 

【任务】下达课程实践任务:通过学习特殊句型,表达我们的观察和感受。

【复习回顾】课前热身,以简单问题导入课堂,检查预习情况。

 

【点评】通过评价反馈引导学生做好课前预习。明确课程研究问题和学习内容。

 

 

【讲解】帮助学生建立俄语句法的知识体系。从整体把握单部句的概念意义。

 

【任务】以解决实践任务为导向,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使用俄语表达,建立学习信心和语言表达信心。

 

 

 

 

2分钟

 

 

 

 

 

 

 

 

 

3分钟

 

 

 

 

 

 

 

 

课程主体内容

讲述环节

 

 

 

 

 

 

 

 

 

 

 

 

 

 

课程主体内容讲述环节

 

二、语法知识学习环节

 

1.确定人称句

2.不定人称句

3.泛指人称句、无人称句和称名句

4.语料分析

  1. 教师小结

 

 

【讲授】教师基于例句,整体介绍单部句的句子类型。

 

【展示】教师给出例句,请同学们观察句式特点,总结确定人称句的用法。

 

【观察与思考】学生根据教师提示和预习内容进行回答,并分享预习中的同类型语句。教师根据学生汇报情况予以补充和总结。

【合作探究】在教师引导学习确定人称句的意义后,分别展示不定人称句、范指人称句、称名句示例,请学生进行观察与对比,思考使用上的规律。提示学生对所选取的重点句子进行翻译和解释。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教师引导性答疑

 

【同伴讨论】分小组进行限时讨论,抽取1-2小组进行讨论结果汇报。

【评价】教师点评学生答案。

 

 

教师总结】教师通过板书和学生一起归纳,提示例句,请同学们在句子中理解单部句的句型特点和分类依据

 

 

【讲解】教师直接展示,明确基本定义,把握整体特点和分析方法。

【展示】引导学生在学习中学会观察和思考。设置悬念,引导学生紧跟课堂,找到答案。

【观察与思考】通过评价引导学生观察方法和总结方法。强化师生对学习内容的思考和交流分享。

 

【合作探究】检查学生自主预习任务,鼓励学生自我发现和探寻语言知识点。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应当发挥学生互相纠正和补充的能力,培养学生自主思辨的能力,促进师生、生生之间的沟通,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

 

【同伴讨论】强化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思考和交流分享。

 

【评价】给学生反馈,鼓励学生的参与,补充不足。

 

 

【教师总结】

教师引导性带领学生通过板书整体性总结,达到知识传授目标,语言交际目标服务。

 

 

 

 

 

 

 

 

 

 

 

7分钟

 

 

 

 

 

 

 

 

 

 

 

 

 

 

 

 

 

 

 

 

 

 

 

 

 

 

6分钟

语言知识的实践教学环节

三、语言知识的实践教学环节

(1)无人称句的句式特点

2)生活中的无人称句

 

 

3)模仿与表达

4)归纳与总结

 

提问教师引导性提问学生,请学生说出无人称句的句式特点。

 

 

【归纳】教师对该节知识点进行归纳。引导学生说出相关例句。

 

【模仿与表达】请同学们互相提问,模仿课本内容,说出自己的句子,以语音投稿方式发送至雨课堂。

 

 

【展示】教师展示学生模仿的语句,分析正误,给予正确的引导。

 

 

【归纳】PPT展示无人称句的类型和句式特点。照应课前导入部分学习任务,引导学生使用俄语表达生活观察和感受。

 

提问教师通过提问引导学生关注句式特点。引导学生从语言现象中总结语言规律。

【归纳】通过教师归纳系统理清思路,构建知识框架。

 

 

【模仿与表达】启发激励学生使用俄语进行互动式交流,给学生所需,帮助学生实现语言学习的交际目的。

评价】激发学生深入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兴趣。

 

【归纳】

照应引入时的问题,形成闭环教学,鼓励学生将知识点运用于实践。

 

 

 

 

 

 

 

8分钟

 

 

 

 

 

 

 

 

 

 

 

 

 

 

 

5分钟

 

 

 

 

 

 

四、学以致用,实践与表达

 

【情境】教师按照生活中常见的话题进行举例,建构情境,学生依托PPT上演示讲解的会话提示,依据情境话题展开对话交流与谈论。

【展示】教师对学生的语段表达进行分析和评价,解决出现的问题和困惑。

【情景表演】小组讨论,强化团队合作能力,帮助实现能力培养目标建立现实语境,开展现实交际,将外语知识转化为实际能力。

【展示】照应引入时的问题,强化对知识点的理解,为语言交际目标服务,达成语言能力目标和素养目标。

9分钟

 

课程总结

【我的关键词】根据图示,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或相关内容,谈自己的学习收获,教师给与学生正面反馈。

【总结】学生总结学习收获,结合背诵单词时遇到的问题,与同学们分享通过构词分析来进行单词背诵的新方法。

5分钟

课程反思

 

教师根据课程授课情况,按照教学理念,教学过程与方法和教学目标的达成度对课堂教学情况进行反思。

 

【教学反思】

作业反馈】

教师课下反思,对接下来的单元教学课时进行实时的设计和调整。

 

课下进行

综合实践

第九课

语法技能及语法言语交际技能训练

1.本讲我们学习了哪几类基数词的变格和用法?

 

2.如何理解双部句和单部句的概念?举例加以说明。

 

3.什么是确定人称句和不定人称句?如何区分?

 

4.总结本讲中针对学习者思想品质修养的相关语料(50字,汉语+俄语)。

 

【问答训练】

熟练掌握基本语法规则。

 

【对话训练】

掌握基本句型和句子翻译。

 

【语篇练习】

通过生活观察和言语表达,引导学生热爱生活,关注美好,培养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

【课堂练习】基础填空练习,由班级集体作答。问答提升练习,由教师点名抽查学生掌握情况,并根据学生作答情况进行答疑解惑。

【举例】由学生根据板书内容以语音投稿的方式在雨课堂进行投稿,教师随机抽取3-5名同学的句子进行评价

2学时

 

 

十、板书设计

 

 

 

 

 

 

 

十一、本节课教师的创新点

 融入“立德树人”的思政内容:在学习外语知识的同时,置身文化情景,融入美育教育,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体察生活细节,提升文科领域的审美情操;在学习外语技能的同时,构建实践平台,学以致用,将技能转化为“用俄语讲好中国故事”的能力,培育学生爱党爱国情怀,坚定中华文化自信。

十二、课后作业

1.完成教材中的练习:205-2061-7题;208-2108-17题,其中67173个题需提交书面作业。

2.预习下节课的内容:序数词的构成和用法;年、月、日、时表示法;泛指人称句、无人称句和称名句。

3.听录音,练习阅读,根据译文理解所听材料的内容。

Сча́стье не и́щут, как зо́лото и клад. Его́ создаю́т са́ми – те, у кого́ хвата́ет сил, зна́ния и любви́. 幸福不是寻觅来的,它是由那些具有力量、知识和爱的人创造出来的。

十三、推荐资源

1.史铁强,刘素梅.大学俄语2(新版),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28-232页.

2.黄颖编著.《新编俄语语法》,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8年,198-204页.

3.祖拉娅提・阿马努拉主编;李岩编. 东方大学俄语(新版)语法练习册2,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1, 38-39.

十四、教学评价

1.借助雨课堂报告,评价学生对本节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

2.通过课堂造句、翻译展示来评价学生对本节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

3.通过小组协作完成作业,评价团队合作能力。

4.通过课堂学生的参与度和回答问题情况,评价教学设计中各环节的优势与不足。


10.Урок 10》教学设计

一、课时数与学情分析

【课时说明】

本课程为《俄语语法(二)》第理论教学设计内容2学时,实践教学设计2学时。

【学情分析】

授课对象:俄语专业一年级本科生。

知识关联:学生已经片段化地学习过俄语中的年月日和钟点表达法,它们在句子中做时间状语,要掌握时间表达法并不是特别困难,而且 “时间”在遣词造句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序数词的变格学生也已经掌握。俄语年月日与汉语顺序不同用法相对复杂一些。三者同时出现的时候,顺序为日期二格+月份二格+年份最后一位序数词第二格。表达具体的年份时要用前置词в+年份六格,且年份只需要变最后一个序数词。当句子中出现几号时,需要把顺序数词变成第二格去使用等。数词变格对学生来说是难点。学生在第一册课本中学习了用基数词表示钟点的方法。本课中讲解如何用序数词表示钟点,但与基数词在意义和接格上都有差别。这个新知识点需要学生灵活掌握两个整点之间的时间。

二、教学理念

本课程教学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能力为目标”为原则采用“任务驱动”式教学法和“成果导向”式教学法,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将课堂教学和课外的自主学习相结合,优化课内、强化课外,将语言知识内化成语言能力,将语法规则运用于言语实践。

三、教学组织过程

教师以提问的方式带领学生回顾学过的年、月、日、钟点知识。通过观察—发现—归纳总结—言语实践的教学思路,引导学生单独说出表示日历时间的使用。如老师以课件形式展示许多年份、月份和日期的数词,学生一次说出俄语表达。再把日期+月份或日期+年份的组合方式,让学生总结规律。最后归纳整理出年月日表达法。序数词钟点表达法也是同样依靠设置丰富多样的练习题,有助于学生在真实的言语交际情境中掌握语法点。为学生补充俄汉两种语言中年月日顺序差异,引导学生思考两种文化差异。

四、教学目标

【知识层面】

语言知识:年份和年代的书写和拼读,月份如何表示,日期表达法,基数词表示的钟点。

教师利用语法工具书或从俄语国家词库中搜集的资料,分组让学生观察、发现并总结出日历日期和钟点的表达方式。根据发现的俄语句法知识,转化对生活现象的俄语表达。

【能力层面】

俄语表达能力:充分使用教具(俄语日历)让学生说出日、月、年以及三者放在一起如何去拼读。学生将学到的语法知识点转化成自身的实践技能。

文化鉴赏能力:通过日历了解俄罗斯的一些重要节日或事件,将单调的知识转化成带有文化伴随意义的常识,以此培养学生的俄语思维能力和对俄语语言文化现象的探究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建构言语交际情境,增强语法学习的实践意义,培养学生正确的言语交际习惯,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建立学生学习的自信心。

2.通过生活观察和言语表达,引导学生鉴赏他国语言文化现象的意识。

3.在学习俄语日期时间表达方式的同时,比较汉俄两种语言文化现象,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

五、教学内容

1.年、月、日год, месяц, число等时间表达方式的俄语读写。通过复习日期дата的语法知识点,为系统学习本课内容奠定基础。

2. 年份及年代的使用规则讲解和演练。

3. 表示在某月时,用前置词в +第六格。如,в июне, в январе...

4. 表示某日时,用序数词第一个中性形式。表示在某日,用序数词第二格形式,在句子中做时间状语。Девятого мая на площади собрались много народу.

5. 序数词表示钟点。表示两个整点之间的时间。如пятый час4点和5点之间的时间。Седьмой час. 六点多。В седьмом часу. 在六点多。

6. 日历综合训练。

六、重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

重点:年份、月份、日子及其在句子中做时间状语的表达方式;序数词钟点表达法

【解决方法】以观察导入,教师摆出典型的句式范例,引导学生观察日期时间的特点,思考它们的词尾变化。由学生根据推导出的规则举一反三,根据老师展示的俄语日历学生自己说出正确的俄语词组或句子。设置合适的练习题加强学生熟巧训练。

【教学难点】

难点:年份的数字拼读和书写;年月日同时出现在句子中每个词的变格。

解决方法:教师附带PPT展示每种日期词尾特点,结合举例进行讲解推演,引导学生主动发现它们的异同并开展实践训练。

七、本节知识体系结构

 

 

 

 

 

 

 

 

 

 

 

 

 

 

 

 

八、学科前沿

年、月、日表示法:在俄语中年、月、日的表示方法和汉语中的表示法不同,在俄语中,它们的顺序依次是日→月→年。俄语教学中"时间表示法"一直以来都是教学重点和难点。从俄语“年月日表示法”和“钟点表示法”两个方面对其进行细致梳理总结,希望使学生更加透彻、扎实、熟练地掌握该知识点。

1.丽莎(BELICHENKO ELIZAVETA). 汉俄语时间表达对比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3.

 

九.教学组织过程

1本课时的先行线上教学阶段介绍:

 

线上教学资源

线上教学过程与方法

20

 

线

复习资源】

表示时间关系前置词学习视频和课程总结。

预习资源】

俄语中的年月日时表示法学习视频。

【雨课堂】

复习表示时间关系前置词基本用法,完成线上复习测试。

【在线教育平台】

观看学习视频,并且完成相关预习答题。

复习

10分钟

 

预习

 10分钟

2本课时的线下教学阶段介绍: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教学过程与方法设计

设计意图

用时

45分钟

课程导入

一、内容回顾:

如何回答когда什么时候提出的问题。

二、观察生活,发现问题:

三、明确学习内容和目标:

1.年表示法

2.月表示法

3.日表示法

4.时表示法

【问题导入】PTT上展示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关于时间的常见问题。

 

【点评】教师对学生的回答作出补充,肯定前置词在语句中的重要作用,引出表示时间的新内容。

 

【展示】中国航天史上的重要日子:2003年10月15日 如何用俄语表达?

【任务】下达课程实践任务,通过解决问题的思路让学生迅速明确教学内容。

【展示】PTT上展示教学内容和目标。让学生迅速浏览,明确学习目标。和目标。

【问题导入】课前热身,以简单问题导入课堂,了解前置词的学习意义,快速融入课堂。

【点评】引导学生在学习中学会总结和思考。

【展示】引导学生观察生活,带着思考进入课堂学习。

 

【任务】以解决实践任务为导向,鼓励学生学习信心和语言表达信心。

【展示】让学生明确教学内容和需要达成的目标。

6分钟

 

 

 

 

 

 

 

 

 

 

 

 

 

 

 

 

 

 

 

 

 

 

 

 

课程主体内容

 

 

 

 

 

 

 

 

 

 

 

 

 

 

 

 

 

 

 

 

 

 

 

 

 

 

 

 

 

 

 

 

 

 

 

 

 

 

 

 

课程主体内容

 

 

 

 

 

 

 

 

 

 

 

 

 

 

 

 

 

 

 

 

 

 

 

 

 

 

 

 

 

 

 

 

 

 

 

 

 

 

课程主体内容

一、观察与发现

Когда Ян Ливэй полетел в космос?

Ян Ливэй полетел в космос_____________(20031015).

 

(一)年月日时表示法

(1)年的表示法

(2)月的表示法

(3)日的表示法

(三)归纳

(二)解锁学习任务

(三)综合练习:

【阅读】阅读俄语材料,了解加加林的人物故事。重点关注年月日的时间表示法。

【观察】 年月日的时间表示法。

【同伴讨论】分小组进行限时讨论,抽取1-2小组进行讨论结果汇报。

【模仿表达】教师引导学生尝试根据发现的规律用俄语介绍杨利伟的人物故事。

 

 

【悬念】教师不予以直接点评,请同学们将模仿表达发送至雨课堂,课程学习后进行验证。

 

 

【教师展示】教师展示历史事件的发生时间,请同学们朗读翻译并观察。

【学生观察】学生根据教师展示例句,总结год的表示法

归纳与实践教师通过板书和学生一起归纳год的表示法,并引导说出句子,用俄语表达中国历史上的大事件。

 

答疑在表达过程中,可能存在对序数词的识记不清楚造成表达障碍的情况。教师可在练习过程中穿插序数词的复习内容,帮助学生减轻表达困难,将注意力集中在消化新内容上。

【合作探究】在教师引导学习год的表示法,教师给出学生月和日表达法的系列例句,请学生进行观察与对比,思考使用上的规律。提示学生对所选取的重点句子进行翻译和解释。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教师引导性答疑

【同伴讨论】分小组进行限时讨论,抽取1-2小组进行讨论结果汇报。

【评价】教师点评学生答案。

教师总结】教师通过板书和学生一起归纳,提示例句,请同学们整理归纳俄语年月日的表示方法

 

【解锁任务】

2003年10月15日杨利伟乘坐神舟飞船飞向了太空。请同学们再次表达后与课前表达进行对比验证。

【实践与表达】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发现的规律,回答生活中常见的关于时间表达的问题:

时间短语表达:我生命中的重要日子

时间语句表达:我出生于2003年12月14日。

【提问】检查学生预习情况,考查学生语句翻译能力。

 

【观察】引导学生整体分析语言现象,重点关注前置词的用法。

 

【模仿举例】引导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学习能力。增强学生语言的积极性和成就感。

【悬念】设置课程悬念,带动学生探究追索答案的情绪,促使专注课堂。

 

 

【学生观察】鼓励学生自我发现和探寻语言知识点。引导学生梳理知识体系,进行归纳总结的能力。

 

【归纳与实践】将语言知识和语言实践紧密结合。

 

 

【答疑】启发激励学生使用俄语进行互动式交流,给学生所需,帮助学生实现语言学习的交际目的。

 

【合作探究】检查学生自主预习任务,鼓励学生自我发现和探寻语言知识点。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应当发挥学生互相纠正和补充的能力,培养学生自主思辨的能力,促进师生、生生之间的沟通,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

【同伴讨论】强化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思考和交流分享。

【评价】给学生反馈,鼓励学生的参与,补充不足。

 

【教师总结】教师引导性带领学生通过板书整体性总结,达到知识传授目标,语言交际目标服务。

 

 

【解锁任务】通过解锁学习任务,检验学生学习效果,使学生具有学习获得感。

 

 

【实践与表达】启发激励学生使用俄语进行互动式交流,给学生所需,帮助学生实现语言学习的交际目的。

 

 

 

 

 

 

 

 

 

6分钟

 

 

 

 

 

 

 

 

 

 

 

 

 

 

 

 

10分钟

 

 

 

 

 

 

 

 

 

 

 

 

 

 

 

 

 

 

 

 

 

 

16分钟

 

 

 

 

 

 

 

 

 

 

 

 

 

 

 

 

16分钟

五、拓展与实践(难度升级)

俄语中的钟点表示法

 

 

 

 

【教师展示】 教师展示俄罗斯电视节目单,请同学们观察俄语中的钟点表示方法。

 

 

【学生观察】学生根据教师展示例句,总结俄语钟点的表示法

 

教师总结PPT上展示钟点的两种表示方法,通过对比讲解,明确Который час В котором часу的意义和回答方式。

【课堂练习】基础填空练习,由班级集体作答。问答提升练习,由教师点名抽查学生掌握情况,并根据学生作答情况进行答疑解惑。

归纳与实践教师通过板书和学生一起归纳钟点的表示法,并引导说出自己的每天的时间安排。并尝试用俄语写出自己的时间行程。

【举例】由学生根据板书内容以语音投稿的方式在雨课堂进行投稿,教师随机抽取3-5名同学的句子进行评价。

【评价】教师点评学生答案。同时引出相似语言现象的对比观察。

【教师展示】通过教师的展示,在生活中学习俄语,激发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学生观察】鼓励学生自我发现和探寻语言知识点。引导学生梳理知识体系,进行归纳总结的能力。

【教师总结】引导学生梳理知识体系,进行归纳总结的能力。达成知识传授目标。

 

【课堂练习】通过课堂集体练习和个人练习检测课堂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效果。即时查缺补漏。

 

【归纳与实践】启发激励学生使用俄语进行互动式交流,给学生所需,帮助学生实现语言学习的交际目的。

【举例】培养学生将规则运用于生活实践的基本能力。

【评价】给学生反馈,鼓励学生参与,补充不足。激发学生实践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兴趣。

 

 

 

 

 

 

 

 

 

 

 

 

14分钟

 

 

 

 

 

 

 

 

 

 

 

 

 

 

 

 

 

 

 

 

 

 

 

六、实践与表达

(1)情境建构:在莫斯科大学学习中文的俄罗斯女孩莉莉娅要来中国交流学习了,她很好奇中国的大学生是如何安排自己的时间的。请写信告诉她我的一天。

(2)信件要点

(3)内容结构

【讨论】学生说出自己的学习和生活安排。以及讨论什么样的安排是比较合理的,我们希望给外国客人展现一种什么样的当代中国大学生面貌。

 

【讲授】教师在PPT上演示讲解重点句型。依托问题,请学生们思考如何使用俄语回答。

 

【展示】通过PPT展示重点短语所在句子,通过引导性提问,让学生掌握关于时间的提问方法。

【提问】提问让学生对进行复习与回顾,使用新知识点回答外国友人的提问

 

【实践输出】学生根据知识和内容准备,完成书信写作,与外国友人交流中国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安排。

【讨论】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自主思辨的能力,促进师生、生生之间的沟通,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

【讲授】教师引导性讲授,达到知识传授目标,语言交际目标服务。

 

【展示】强化对知识点的理解,语言交际目标服务。

【提问】教师以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构筑信件回复的要点,帮助学生输出表达,解决问题。

【实践输出】照应引入时的问题,形成闭环教学,以任务为导向,用前置词表达生活中的故事,达成语言能力目标和素养目标。

 

 

 

 

 

 

 

 

 

 

 

 

 

16分钟

 

 

 

 

 

 

 

 

 

 

 

 

课程总结

【我的关键词】根据图示,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或相关内容,谈自己的学习收获,教师给与学生正面反馈。

【总结】学生总结学习收获,共享到讨论区,全班学生可以形成互补性学习,查缺补漏。

6分钟

课程反思

 

教师根据课程授课情况,按照教学理念,教学过程与方法和教学目标的达成度对课堂教学情况进行反思。

【教学反思】

教师课下反思,并对接下来的单元教学课时进行实时的设计和调整。

作业反馈】

课下进行

课程反思

综合实践

10

语法技能及语法言语交际技能训练

1.举例说明序数词是如何构成和使用的?

2.举例说明用俄语如何表示年、月、日、时。

3.举例说明什么是泛指人称句、无人称句和称名句?如何区分?

4.总结本讲中针对学习者思想品质修养的相关语料(50字,汉语+俄语)。

 

【问答训练】

熟练掌握基本语法规则。

 

【对话训练】

掌握基本句型和句子翻译。

 

【语篇练习】

通过生活观察和言语表达,引导学生热爱生活,关注美好,培养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

【课堂练习】基础填空练习,由班级集体作答。问答提升练习,由教师点名抽查学生掌握情况,并根据学生作答情况进行答疑解惑。

【举例】由学生根据板书内容以语音投稿的方式在雨课堂进行投稿,教师随机抽取3-5名同学的句子进行评价

2学时

十、板书设计

 

Когда Ян Ливэй полетел в космос?

Пятнадцатого октября две тысячи третьего года

В девять часов

 

 

十一、本节课教师的创新点

融入“立德树人”的思政内容:在学习外语知识的同时,置身文化情景,融入美育教育,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体察生活细节,提升文科领域的审美情操;在学习外语技能的同时,构建实践平台,学以致用,将技能转化为“用俄语讲好中国故事”的能力,培育学生爱党爱国情怀,坚定中华文化自信。 

十二、课后作业

1.完成教材中的练习:2261-4题;2285-8题,230-2329-15题其中11152个题需提交书面作业。

2.预习下节课的内容:形容词比较级和最高级、副词比较级和最高级。

 

3.听录音,练习阅读,根据译文理解所听材料的内容。

Есть три лову́шки, вору́ющие сча́стье: сожале́ние о про́шлом, трево́га за бу́дущее и неблагода́рность за настоя́щее.

   有三个圈套可以偷走幸福:悔恨当初、担心未来、忽视现实。

十三、推荐资源

1.史铁强,刘素梅.大学俄语2(新版),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27-228页.

2.黄颖编著.《新编俄语语法》,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8年,198-204页.

3.祖拉娅提・阿马努拉主编;李岩编. 东方大学俄语(新版)语法练习册2,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1, 36-37.

十四、教学评价

1.借助雨课堂报告,评价学生对本节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

2.通过课堂造句、翻译展示来评价学生对本节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

3.通过小组协作完成作业,评价团队合作能力。

4.通过课堂学生的参与度和回答问题情况,评价教学设计中各环节的优势与不足。


11.Урок 11》教学设计

一、课时数与学情分析

【课时说明】

本课程为《俄语语法(二)》第十一理论教学设计内容2学时,实践教学设计2学时。

【学情分析】

授课对象:俄语专业大一学生。

知识关联:学生已学习过形容词的基本用法,了解形容词的基本类型,已掌握一定数量的形容词词汇积累,并具有基础的词形变化概念。在此基础上学习形容词比较级的构成和用法。本课内容对于学生来说,生动有趣且易于理解掌握。知晓规则的基础上,让学生用形容词比较级形式描述周围的事物,有助于在实际情境中应用所学的知识,提高言语技能。

二、教学理念

本课程教学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能力为目标”为原则,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将课堂教学和课外的自主学习相结合,优化课内、强化课外,将语言知识内化成语言能力。

三、教学组织过程

本次课程教学设计聚焦俄语句法知识,通过观察—发现—总结—实践的教学思路,鼓励学生观察生活,使用俄语基本词汇描述事物, 俄语表达生活发现,在言语表达实践中,依托相关语法知识建构表达框架,将俄语词汇知识与实景案例相结合应用,最终连词成句组篇,培养学生的俄语表达思维和对俄语语言的探究能力。

四、教学目标

【知识层面】

文化知识:奥运精神;俄语俗谚语。

引导学生关注文化现象,认识俄罗斯文化国情知识,增强跨文化交际能力。

语言知识:掌握形容词比较级的构成和用法。

【能力层面】

俄语表达能力:组词成句、成篇的能力。

从词汇的积累与组合和词汇的描述与阐释两个方面实现语言技能的综合提升。能够通过造句将语法规则运用到实际生活场合,培养学生的俄语思维能力和对俄语语言文化的探究能力。

审美鉴赏能力:通过对生活中常见事物的描述,引导学生观察生活,通过词汇的搭配体察词汇本身背后的情感色彩,强化观察能力,提高审美鉴赏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1. 通过建构情境,增强语法学习的实践意义,培养学生正确的言语交际习惯,注重实际能力的培养,建立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和成就感。
  2. 通过生活观察和言语表达,引导学生热爱生活,关注美好,培养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
  3. 通过“用俄语讲中国故事”,在外语学习过程中始终秉持爱国初心,深耕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承,坚定文化自信和行动自觉。

五、教学内容

1.形容词比较级的概念сравнительная степень)

2.形容词比较级的构成

1) 单一式比较级的构成

2) 复合式比较级的构成

3. 形容词比较级的用法

4.综合训练(комплексное упражнение

六、重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

重点:单一式比较级的构成。

【解决方法】以观察导入,教师摆出大量事实例证,引导学生观察对比反思易错点。并基于易错点,由学生根据大量的事实例证提出解决方法。最后通过句子练习强化学生记忆。

【教学难点】

难点:形容词比较级的用法。

解决方法:采用启发式提问的方式,教师附带PPT展示基础知识点,结合举例进行讲解,引导开展实践练习由易到难穿插启发式提问,紧紧抓住学生注意力,使学生保持思路清晰。

七、本节知识体系结构                         

                                                    

 

 

 

                                              

 

 

 

 

 

八、学科前沿

印欧语系中俄语的语法是比较繁琐的。在俄语的教学中经常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难点,乍看起来,似乎无规律可循,但只要我们认真总结,细致推敲,不难发现其内涵和一些规则性的东西。俄语形容词简单式比较级的构成,就是很典型的一例。绝大多数性质形容词和获得性质形容词意义的关系形容词以及形动词)有比较等级形式,因为这些形容词所指示的特征在客观上可以有程度的差别。只有这样才能就同一特征在同一事物的不同时期,或在不同事物间进行比较。

  1. 董传龙.汉俄性质形容词句法功能对比研究[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中旬),2014,30(06):7-8.
  2. 王洪磊.从俄汉比较的角度看汉语性质形容词与状态形容词的语法差异[J].外语研究,2017,34(01):40-47.
  3. 杜彦玲.独特的俄语性质形容词[J].林区教学,2021,No.287(02):87-89.

 

九、教学过程与方法

教学

环节

教学内容

教学过程与方法

用时

45分钟

一、回顾与发现:

形容词原型与形容词的比较级

 

一、引出本节授课内容:

1.形容词的分类和基本特点(复习)

2.形容词比较级和最高级的意义

3. 形容词比较级的构成和用法

1)单一式比较级的构成

2) 复合式比较级的构成

3) 形容词比较级的用法

 

三、指明本节的学习重点和难点:

重点:单一式比较级的构成

难点:形容词比较

 

【课程导入】

奥运精神:

更快、更高、更强

Бытррый-быстрее

Высокий-выше

Сильный-сильнее

 

【学生思考】

形容词的类型?是所有的形容词都有比较级吗?比较级表示什么意思?请举例说明。

【教师归纳】

形容词分为性质形容词,关系形容词和物主 形容词。性质形容词可以构成比较级和最高级,表示特征具有程度上的差别。

例如:

Красивый-美丽的(原级)

Красивее-更美的(比较级)

Самый красивый最美的(最高级)

5分钟

 

四.任务导学

1.北方冬天的温度要比南方低。

2.乡村的空气要比城市里的新鲜。

3.我们的祖国变得越来越富强,人民的生活变得越来越好。

【学习任务】

学生用汉语写下想要表达的比较句,一方面检查是否理解比较的基本概念,一方面作为学习任务,在完成本节学习后进行翻译,检测学习效果,增强学生课堂任务意识和学习收获感受。

 

 

 

4分钟

一、形容词比较级的构成

1单一式比较级的构成

2复合式比较级的构成

3音变现象

4口语表达现象

 

写出下列形容词的比较级形式

изве́стный, счастли́вый, прия́тный, внима́тельный;

бы́стрый, до́брый, но́вый, бе́дный, све́тлый, тёмный, кра́сный, ва́жный, весёлый;

кре́пкий, я́ркий, жа́ркий, гро́мкий, по́здний, бога́тый, просто́й, бли́зкий, далёкий, у́зкий

 

实际案例分析 

 

【归纳讲解】

讲解分类时,通过PPT展示,让学生清楚教师所总结的两种形容词比较级类型:

1)单一式比较级是在原级形容词词干后加后缀-ее构成。

2)复合式比较级是在原级形容词前加более比较更менее比较不构成。

3)有些形容词构成比较级时会出现音变现象。

4)单一式比较级前可以叫前缀-по表示“稍微……”,主要用于口语。

 

【实践任务】

教师给出быстрый(快的), высокий(高的), сильный(强的)三组形容词,请同学们表达奥运口号:更快、更高、更强

 

 

 

 

 

 

 

 

 

16分钟

 

 

 

 

 

 

 

 

 

10分钟

二、形容词比较级的用法

1)单一式比较级的用法

例句一

- Кто из вас ста́рше?

- Воло́дя ста́рше меня́ (ста́рше, чем я).

-你们谁大?

-瓦洛佳比我大。

 

例句二

Сегодняшняя погода хуже вчерашней (ху́же, чем вчера́шняя).

今晚比昨天晚上冷。

Сего́дня пого́да ху́же, чем вчера́.

 

例句三

Сестра́ ста́рше меня́ на два го́да.

姐姐比我大两岁

Воло́дя выше Ни́ны на́ голову.

瓦洛佳比妮娜高一个头。

 

例句四

На́ша жизнь стано́вится всё лу́чше и лу́чше.

我们的生活越来越好。

Дни ста́ли длинне́е, а но́чи - коро́че.

白天变长了夜晚变短了

 

2复合式比较级的用法

例句一

Сего́дняшняя ле́кция бо́лее интере́сна, чем вчера́шняя.

今天的课比昨天的有意思。

 

例句二

Мне нра́вится занима́ться в бо́лее све́тлой ко́мнате.

我喜欢在更明亮的房间里学习。

实践练习

三、综合实践练习

  1. 仿照示例说出句子。

Образе́ц: река́ Янцзы́ - река́ Хуанхэ́

Река́ Янцзы́ длинне́е, чем река́ Хуанхэ́.

Река́ Янцзы́ длинне́е реки́ Хуанхэ́.

  1. 运用拓展

  1. 课程任务输出

1)北方冬天的温度要比南方低。

2)乡村的空气要比城市里的新鲜。

3)我们的祖国变得越来越富强,人民的生活变得越来越好。

【直观展示】

根据例句展示,观察并引导学生总结比较级的使用规则。

【学生总结】

教师指出观察方向,以问题引导学生发现规律做出总结,教师补充。

1)单一式比较级没有性、数、格的变化,在句中通常作谓语。

 

2如果有被比较对象 时,被比事物用第二格表示,或用连接词чем连接,被比较的事物用第一格,书写时在连接词前要标上逗号。

 

3)两个事物进行比较时,相差多少,通常用前置词Ha加第四格表示

 

 

 

4)句中的时间意义借助быть, становиться, стать等系词的时形式表示

 

模仿实践

学生根据总结的规律模仿说出自己的比较句。

 

【直观展示】

根据例句展示,观察并引导学生总结比较级的使用规则。

【学生总结】

1)复合式比较级与被说明的名词在性、数、格上一致。

2)如果有被比较对象时,用比较连接词чем连接。

模仿实践

学生根据总结的规律模仿说出自己的比较句。

 

【观察与发现】

教师依据学生的句子进行总结分析。

实践与练习

例子:黄河-长江

长江比黄河长。

引导学生运用语法知识,说出正确的比较句。

 

通过翻译俄语谚语体会形容词比较级用法。

1. Ро́дина доро́же, чем люба́я страна́.

2. Любо́вь к Ро́дине доро́же жи́зни.

【实践效果】

学生用汉语写下想要表达的比较句,在完成本节学习后进行翻译,检测学习效果,增强学生学习获得感。

 

 

 

 

 

 

 

 

 

 

 

 

16分钟

 

 

 

 

 

 

 

 

 

 

 

 

 

 

 

 

 

 

 

 

 

 

 

 

 

 

 

14分钟

 

 

 

 

 

 

 

 

 

 

 

 

 

 

 

 

 

 

 

14分钟

  1. 总结授课内容。

2.布置课后作业。

3.发布预习任务。

【思维导图】

教师借助板书关键词,和同学们共同绘制思维导图,总结授课内容,清晰学习内容。

关键语句

通过复现关键语句,将知识点和运用紧密联系。

6分钟

综合实践

11

语法技能及语法言语交际技能训练

1.形容词比较级和最高级如何构成和使用?

2.副词比较级和最高级如何构成和使用?

3.总结本讲中针对学习者思想品质修养的相关语料(50字,汉语+俄语)。

【问答训练】

熟练掌握基本语法规则。

【对话训练】

掌握基本句型和句子翻译。

【语篇练习】

通过生活观察和言语表达,引导学生热爱生活,关注美好,培养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

2学时

十、板书设计

                      

十一、本节课教师的创新点

1. “任务驱动法”:课程设计包含“驱动”、“促成”和“评价”三大环节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流程,以“驱动”为出发点,以“任务”为内容,并伴随有结果导出的“评价”环节。借助雨课堂等先进教学手段,帮助学生和教师及时、时时检验教学成果.

2. 融入“立德树人”的思政内容:在学习外语知识的同时,置身文化情景,融入美育教育,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体察生活细节,提升文科领域的审美情操;在学习外语技能的同时,构建实践平台,学以致用,将技能转化为“用俄语讲好中国故事”的能力,培育学生爱党爱国情怀,坚定中华文化自信。  

十二、课后作业

1.完成教材中的练习:253-2551-12题;256-25813-19题,其中,612193个题需提交书面作业。

2.预习下节课的内容:动词假定式、时间从句。

3.听录音,练习阅读,根据译文理解所听材料的内容。

Челове́ка де́лают счастли́вым три ве́щи: любо́вь, интере́сная рабо́та и возмо́жность путеше́ствовать.有三件事情让人幸福:爱、有趣的工作、能够旅行。

 十三、推荐资源

1.史铁强,刘素梅.大学俄语2(新版),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50-255页.

2.黄颖编著.《新编俄语语法》,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8年,79-83页.

3.祖拉娅提・阿马努拉主编;李岩编. 东方大学俄语(新版)语法练习册2,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1, 40-41.

十四、教学评价

1.借助雨课堂报告,评价学生对本节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

2.通过课堂造句、翻译展示来评价学生对本节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

3.通过小组协作完成作业,评价团队合作能力。

4.通过课堂学生的参与度和回答问题情况,评价教学设计中各环节的优势与不足。

12.Урок 12》教学设计

一、课时数与学情分析

【课时说明】

本课程为《俄语语法(二)》第十二理论教学设计内容2学时,实践教学设计2学时。

【学情分析】

授课对象:俄语专业一年级本科生。

知识关联:俄语动词可以通过自己特定的形态表示出动作和现实的关系。动作是现实的、是希望实现的或者是假定虚拟的。俄语动词有三个式,即陈述式、命令式和假定式。学生已经学习过陈述式和命令式,陈述式表示在过去、现在和将来实现的动作;命令式表示敦促、请求、建议、命令某人做某事或不要实施某个动作。这两个式对学生来说比较容易掌握,而动词假定式则表示可能的、推测的或希望的动作,掌握起来比较困难,无论是语法形态还是意义上面。

二、教学理念

本课程教学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能力为目标”为原则采用“任务驱动”式教学法和“成果导向”式教学法,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将课堂教学和课外的自主学习相结合,优化课内、强化课外,将语言知识内化成语言能力,将语法规则运用于言语实践。

三、教学组织过程

KSO_WM_TAG_VERSION=1.0&KSO_WM_BEAUTIFY_FLAG=#wm#&KSO_WM_UNIT_TYPE=i&KSO_WM_UNIT_ID=wpsdiag20163357_4*i*1&KSO_WM_TEMPLATE_CATEGORY=wpsdiag&KSO_WM_TEMPLATE_INDEX=20163357

四、教学目标

【思政教学目标】

价值塑造: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学会与人相处的说话之道。

情感态度:在讨论交流的学习中认识自己,强化学习动力。

人文素养:文学作品欣赏,学会欣赏语言和文字的美,积累语言学的理论知识,提高语言文化素养,认识语言中所蕴含的民族文化信息,提升人文素养。

【课程教学目标】

知识传授:了解动词假定式的概念,掌握动词假定式的构成和基本用法。

语言交际:能够用俄语动词假定式语法知识进行言语交际,促成交际目的达成。

能力培养:培养学生辩证思维和合作能力,增强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

五、教学内容

第十二课俄语动词假定式,教学内容包含假定式的构成和假定式的用法。

 

动词假定式

 

 

六、重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

重点:假定式是十分独特的现象,由动词过去时形式+语气词бы构成,动词过去时形式已经失去时间意义,可以用于现在时、过去时和将来等各种情境中。 

解决方法:本节课对学生来说是一个全新的知识点,需要更多真实的语境帮助他们掌握并应用于实际的言语交际中。

【教学难点】

难点:假定式没有人称、时间形式,只有性、数的变化。动词完成体和未完成体都可以构成假定式。语气词 бы 通常放在动词后面,也可以放在其他词后面。当表示说话人的强烈愿望时,此时可不用动词过去时而改用不定式加语气词 бы 来构成该种假定式。

解决方法:假定式表达的情感伴随意义,在翻译方面需注意引导学生将情感表达出来。结合举例进行讲解,引导学生在语言的情境中体悟感知情感意味。

七、本节知识体系结构

八、学科前沿

假定式是俄语动词式范畴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言语交际中不仅可以表达范畴意义,而且在特定语境中还可以表达非范畴意义,描写现实行为。语料分析表明,在交际情境中,用于范畴意义的假定式可以表达说话人赋予语句的假设意义、愿望意义和祈使意义等。用于非范畴意义时,假定式在独立结构中不仅可以表达丰富的主观情态意义,而且一些动词的假定式形式还可以用于施为结构,构成不同类型的言语行为;同时,在概括-让步从句中,假定式可以描述惯常情境,指称一类现实行为。对言语交际中的假定式进行语用分析,是对俄语动词式范畴研究视角的拓展,有利于促进俄语语法和语用的交叉研究。

贾冬雪.俄语动词假定式的语用研究[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No.298(12):132-135.

九、教学过程与方法

1本课时的先行线上教学阶段介绍:

 

线上教学资源

线上教学过程与方法

20

 

线

复习资源】

俄语动词过去时学习视频和课程总结。

预习资源】

动词假定式的学习视频。

【雨课堂】

复习动词过去时基本用法,完成线上复习测试。

【在线教育平台】

观看学习视频,完成相关预习答题。

复习

10分钟

 

预习

 10分钟

 

 

 

2本课时的线教学阶段介绍: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教学过程与方法设计

设计意图

用时

45分钟

课程导入

一、诗歌导入:

二、观察生活,发现问题:

 

三、明确学习内容和目标:

【诗歌导入】教师展示俄罗斯著名诗人茨维塔耶娃的译文作品《我想和你一起生活》,请同学们翻译将题目翻译为俄语。

【提出问题】为什么作者选择这个句式,这是什么句式?和我们表达的句式有什么不同请两名同学给出作答。

 

【点评】教师对学生的回答作出补充,肯定前置词在语句中的重要作用,引出动词假定式新内容。

【展示】PTT上展示课程学习内容,下达课程实践任务,通过解决问题的思路让学生迅速明确教学内容和目标。

【诗歌导入】以俄罗斯著名诗人作品导入,课前热身,一是通过学生的个人实践回答问题,集中学生注意力,快速融入课堂教学;二是检查学生课前对对话内容的预习情况。

【点评】引导学生在学习中学会总结和思考。

 

【展示】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以解决实践任务为导向,鼓励学生学习信心和语言表达信心。

6分钟

 

 

 

 

 

课程主体内容

 

 

 

 

 

 

 

 

 

 

 

 

 

 

 

 

 

 

 

 

 

 

 

 

 

课程主体内容

 

 

 

 

 

 

 

 

 

 

 

 

 

 

 

 

 

 

 

 

 

 

 

 

 

 

 

 

 

 

 

 

 

 

 

 

 

 

 

 

课程主体内容

一、动词假定式的构成

(一)整体感知(形式观察)

(二)细节把握(对比观察时的意义)

二、动词假定式的用法

1)语言现象观察与发现

2)动词假定式的意义

3)动词假定式的综合练习

【提问】理解语句内容。教师随机抽取学生朗读并翻译,提问学生根据语句发现的特点。

【观察】假定式由动词过去时形式加语气词бы构成。

【讲授】这时动词过去时形式已失去时间意义。假定式没有人称、时间形式,只有性、数的变化。动词完成体和未完成体都可以构成假定式。

 

【朗读与翻译】

1表示假设的行为,即虚拟的、事实上不存在的行为。例如На её ме́сте я бы так не поступи́л.

2)客气、委婉地表示建议、劝告、请求等意义。例如Вы бы почита́ли э́ту статью́.

3)表示希望、愿望等意义。Я хоте́л бы съе́здить в Пеки́н.

发现与总结】分小组进行限时讨论,抽取1-2小组进行讨论结果汇报。

【评价】教师点评学生答案。同时引出相似语言现象的对比观察。在俄语歌曲中感知动词假定式的意义。

【归纳】教师通过板书和学生一起归纳假定式的构成和基本意义。同时对课程导入诗歌内容进行例句分析,在语料中明确作者表达内容和情感意义。

【课堂练习】基础填空练习,由班级集体作答。翻译提升练习,由教师点名抽查学生掌握情况,并根据学生作答情况进行答疑解惑。

 

【实践与表达】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发现的规律,回答生活中常见的问题。

【提问】检查学生预习情况,考查学生语句翻译能力。

【观察】引导学生整体分析语言现象,重点关注语气词бы的意义。

 

【讲授】动词过去时形式在假定句中失去时间意义,是学生理解的难点,通过讲授例句的形式帮助同学们理解。

【朗读与翻译】教师引导学生朗读后进行翻译,通过语句的翻译实践把握动词假定式的基本用法。

 

 

【发现与总结】鼓励学生自我发现和探寻语言知识点。引导学生梳理知识体系,进行归纳总结的能力。

【评价】给学生反馈,鼓励学生的参与。

【归纳】引导学生全面梳理语言现象,把握语言规律,引导学生梳理知识体系,进行归纳总结,达成知识传授目标。

 

【课堂练习】通过课堂集体练习和个人练习检测课堂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效果。及时查缺补漏。

 

【实践与表达】启发激励学生使用俄语进行互动式交流,帮助学生实现语言学习的交际目的。

 

 

 

 

 

 

12分钟

 

 

 

 

 

 

 

 

 

 

 

 

10分钟

 

 

 

 

 

 

 

 

 

 

 

 

 

 

 

 

 

16分钟

 

三、拓展与实践(难度升级)

表达虚拟的条件状语从句

句型模仿与表达

 

 

 

【回顾】海伦·凯勒的作品《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请学生们思考相关句型的俄语表达。

【启发】通过《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的俄语表达,启发引入表达虚拟关系的条件状语从句。

 

【翻译举例】教师总结句型结构,带领学生进行句子翻译实践。

【讨论】由学生根据板书内容以语音投稿的方式在雨课堂进行投稿,教师随机抽取3-5名同学的句子进行评价。

 

【总结】点取1-2人进行语言规律的现象总结。教师给予思考方向,适时进行补充。

 

【回顾】以学生熟悉话题引起学生兴趣,启发学生思考俄语表达。

【启发】引导学生梳理句型,了解表达虚拟关系的条件状语从句的使用。

【翻译举例】培养学生将规则运用于生活实践的基本能力。

【讨论】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自主思辨的能力,促进师生、生生之间的沟通,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

【总结】强化对知识点的理解,语言交际目标服务。

 

 

 

 

 

 

 

 

 

20分钟

 

 

 

 

 

 

 

 

 

四、实践与表达(思政育人)

(1)同学间的互帮互助

2)生活中的真诚建议

 

3)餐厅点餐的礼貌话语

 

4)学习成果输出

 

【情境建构】通过教师引导建构生活中俄语动词假定式常用情境,通过语句翻译帮助学生熟练运用动词假定式进行交际。

 

 

【情境表演】根据原对话主题思想,小组讨论并改编对话。抽两个小组情景表演,其他小组带着评价任务观赏表演。

 

【合作探究】教师通过举例和课堂展示引导学生进行讨论探究,俄语动词假定式在交际中使用有什么作用或意义?提示学生对所选取的重点句子进行翻译和解释。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教师引导性答疑

【实践输出】学生根据知识学习和生活观察,完成语篇写作,用俄语写下生活中的故事,用俄语假定式表达假设、建议和希望等情绪。

 

 

【情境建构】 建立现实语境,开展现实交际,将外语知识转化为实际能力。

 

 

 

【情境表演】 将课堂延伸至生活和社会,达成语言交际目标

 

 

【合作探究】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自主思辨的能力,促进师生、生生之间的沟通,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

 

【实践输出】照应引入时的问题,形成闭环教学,以任务为导向,用语法知识帮助表达生活中的故事,达成语言能力目标和素养目标。

 

 

 

 

 

 

 

 

 

 

 

 

 

 

 

 

 

 

 

 

16分钟

 

 

 

 

 

 

 

 

 

课程总结

【我的关键词】根据图示,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或相关内容,谈自己的学习收获,教师给与学生正面反馈。

【总结】学生总结学习收获,共享到讨论区,全班学生可以形成互补性学习,查缺补漏。

10分钟

课程反思

 

教师根据课程授课情况,按照教学理念,教学过程与方法和教学目标的达成度对课堂教学情况进行反思。

 

【教学反思】反思教学情况,提出改进方案

作业反馈】了解学生掌握情况,查缺补漏。

教师课下反思,并对接下来的单元教学课时进行实时的设计和调整。

 

课下进行

综合实践

12

语法技能及语法言语交际技能训1.动词假定式如何构成?

2.动词假定式有何意义?假定式如何使用?

3.时间从句表示什么意义?带时间从句的主从复合句中主句和从句的时间有哪几种关系?如何通过动词谓语来表达?

 

【问答训练】

熟练掌握基本语法规则。

【对话训练】

掌握基本句型和句子翻译。

【语篇练习】

通过生活观察和言语表达,引导学生热爱生活,关注美好,培养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

2学时

综合实践

 

 

十、板书设计

 

 

 

 

十一、本节课教师的创新点

1. “任务驱动法”:课程设计包含“驱动”、“促成”和“评价”三大环节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流程,以“驱动”为出发点,以“任务”为内容,并伴随有结果导出的“评价”环节。借助雨课堂等先进教学手段,帮助学生和教师及时、时时检验教学成果。

2. 融入“立德树人”的思政内容:在学习外语知识的同时,置身文化情景,融入美育教育,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体察生活细节,提升文科领域的审美情操;在学习外语技能的同时,构建实践平台,学以致用,将技能转化为“用俄语讲好中国故事”的能力,培育学生爱党爱国情怀,坚定中华文化自信。

、课后作业

1.完成教材中的练习:277-2791-8题;280-2829-16题,其中815163个题需提交书面作业。

2.听录音,练习阅读,根据译文理解所听材料的内容。

Когда́ мы окружа́ем себя́ хоро́шими людьми́, краси́выми веща́ми и до́брыми мы́слями, то жизнь начина́ет меня́ться в лу́чшую сто́рону.

假若我们的身边有美好的人、美好的事物和美好的思想时,则生活开始变美好。

十三、推荐资源

1.史铁强,刘素梅.大学俄语2(新版),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76-279页.

2.黄颖编著.《新编俄语语法》,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8年,205-207页.

3.祖拉娅提・阿马努拉主编;李岩编. 东方大学俄语(新版)语法练习册2,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1, 44-46.

十四、教学评价

1.借助雨课堂报告,评价学生对本节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

2.通过课堂造句、翻译展示来评价学生对本节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

3.通过小组协作完成作业,评价团队合作能力。

4.通过课堂学生的参与度和回答问题情况,评价教学设计中各环节的优势与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