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管理学试题5
一、名词解释
1、土地 2、土地利用总统规划 3、土地用途管制 4、土地使用权出让5、土地使用权抵押 6、土地报酬递减律 7、土地的供给 8、土地利用弹性 9、土地产权 10、土地利用计划 11、土地分等定级 12、土地资源 13、土地的经济供给 14、级差地租 15、土地征用 16、变更土地登记 17、地籍管理
二、选择题
1、收益还原法不适于评估( D )用地。
A.商业 B.写字楼 C.宾馆 D.博物馆
2.建筑物耐用年限的长短一般与该建筑物的___无关。
A.建筑结构 B.实际用途 C.外部装饰 D.内部装饰
3.建筑物的残值是指___。
A.建筑物现值 B.建筑物年折旧额 C.建筑物无法使用时仍存有的价值 D.建筑物折旧总额
4.在已定有路线价标准的地区,可以___作为划分地价区段的界线。
A.标准深度 B.标准宽度 C.临街线 D.里地线
5、( B )是土地使用权出让的方式之一。
A.继承 B.拍卖 C.赠与 D.出租
6、工业区位论认为影响工业布局的因素是 ( D )
A、运输成本 B、工资因素 C、集聚与分散因素 D、三种因素的综合作用
7.评定房屋成新度,应根据房屋结构与楼地面、房屋装饰及房屋设备三部分的完损程度确定。若各部分的评定结构不一致时,应以___的完损程度为主要依据。
A.房屋结构与楼地面部分 B.装饰部分 C.设备部分 D.其它
8、根据《土地管理法》规定,征用耕地的土地补偿费为该耕地被征用前三年平均年产值得( B )。
A、4-6倍 B、6-10倍 C、8-10倍 D、4-7倍
9、依照《土地管理法》及有关行政法规的规定,下列有关土地权属的表述中哪项是错误的( C )
A. 城市市区的土地属于国家所有
B. 农村,城市郊区的土地,除由法律规定属于国家所有的以外,属于农民集体所有
C. 城市的宅基地和农村的自留地,自留山,属于农民集体所有
D. 国家依法征用的土地,属于国家所有
10.在定额折旧法中,建筑物折旧率的大小取决于___。
A.耐用年限和残值率 B.耐用年限、残值、重置价格和已使用年限
C.耐用年限、残值 D.残值和重置价格和已使用年限
11.___是一种评估建筑物价格的常用方法
A.重置价格折旧法 B.路线价法 C.基准价格法 D.基准地价系数修正法
12.房屋的新旧程度,一般根据房屋尚余使用年限与耐用年限的比值,并参与房屋___确定。
A.实际完好程度 B.主体结构的完好程度 C.装修部分的完好成变D.设备部分的完好程度
13、地籍调查的单元是( B )。
A、图斑 B、宗地 C、土地权属 D、土地数量
14、以下关于土地初始登记的程序正确的 是 ( B )
A、申报——地籍调查——权属审核——注册登记——颁发土地证书
B、申报——权属审核——地籍调查——注册登记—— 颁发土地证书
C、地籍调查——权属审核——申报——注册登记—— 颁发土地证书
D、申报——注册登记——地籍调查——权属审核—— 颁发土地证书
15.建筑地段地租的显著特点之一,是__B_占有显著的优势。
A.绝对地租 B.级差地租 C.垄断地租 D.准地租
16.马歇尔关于准地租的概念是生产者从___获得的生产本以外的收益。
A.土地 B.土地之外的其它各种生产要素 C.商业贸易 D.林牧业
17、我国的土地登记对象是( C )。
A、国有土地所有权、国有土地使用权、集体土地所有权、集体土地使用权
B、国有土地所有权、国有土地使用权、集体土地使用权、土地他项权
C、国有土地使用权、集体土地所有权、集体土地使用权、土地他项权
D、国有土地所有权、集体土地所有权、土地他项权、集体土地使用权
18、国有土地使用权转让的几种形式是( B )
A、协议、招标、拍卖 B、买卖、交换、赠与、继承
C、协议、招标、交换、赠与 D、招标、拍卖、买卖、交换
19.土地使用权以出让,工业用地年限为( C )年
A、70 B、60 C、50 D、40
20、地籍管理的核心是( B )。
A、测绘 B、权属 C、土地登记 D、土地统计
21、根据马克思地祖理论,农产品的生产价格由( C )农产品的个别生产价格决定。
A、优等地 B、中等地 C、劣等地 D、其它区域
22、地价是( D )的资本化。
A、土地 B、 土地权益 C、土地所有权 D、地租
23、___还原利率是求取土地及其地上建筑物的价格时所使用的还原利率。
A.土地 B.建筑物 C.综合 D.其他
24.土地还原利率一般应___建筑物还原利率___。
A.与;相同 B.比;高 C.比;低 D.以上答案都不对
25.根据我国《城镇土地估价规程》,确定土地还原利率时可采用的方法是:___。
A.根据区域内某一相似地产的年纯收益与价格的比率确定
B.根据区域内若干相似地产的年纯收益与价格的平均比率确定
C.根据区域内若干相似地产的年纯收益与价格的平均比率确定
D.根据区域内若干相似地产的价格与年纯收益的平均比率确定
26、集体土地所有权的范围是( A )。
A、农村和城市郊区的土地,除法律规定属于国家所有的除外;宅基地和自留山、自留地
B、农村和城市郊区的土地 C、宅基地和自留山、自留地 D、农村和城市郊区的土地以及宅基地
27、地籍调查的单元是( )。
A、图斑 B、宗地C、土地权属 D、土地数量
28、国家可以依法征用集体土地,该土地的所有权归( C )所有。
A、用地单位 B、集体 C、国家 D、另行确定
29.基准地价为___。
A.市场交易价 B.出让底价 C.政府限价 D.以上均不是
30.城镇地产估价是为了___。
A.掌握城镇宗地地价 B.掌握城镇基准地价
C.掌握城镇土地利用状况 D.掌握城镇地产的总量,分布状况和宗地的地价标准
31.基准地价图上,罗马数字表示
A.基准地价 B.均质区域 C.街坊编号 D.土地级别
32.标定地价是___地价的一种。
A.基准 B.市场交易 C.宗地 D.拍卖
33.市场交易价是___收支地价款的标准。
A.地方政府 B.买方 C.卖方 D.交易双方
34、宗地估价的基本方法可分为( B )
A.收益还原法、标准宗地估价法、路线价法、购买年法
B.市场比较法、成本逼近法、收益还原法、剩余法
C.标准宗地估价法、路线价估价法、模型估价法、基准地价修正法
D.成本法、市场比较法、收益还原法、假设开发法
35.城镇土地等级是土地_B__的等级化体现。
A.交易价格 B.使用价值 C.所有权属 D.肥沃程度
36.与其它商品相比,地价__D_。
A.有明显的计划性 B.在市场经济国家是无计划性的
C.与其它商品一样 D.计划性强弱根据不同国家而不同
37、应用收益还原法的计算公式 评估土地价格的假定前提是( A )
A、各年的土地纯收益及土地还原利率固定不变,土地使用为无限年期
B、各年的土地纯收益及土地还原利率固定不变,土地使用为有限年期
C、各年的土地纯收益及土地还原利率有所变化,土地使用为无限年期
D、各年的土地纯收益及土地还原利率有所变化,土地使用为有限年期
38、收益还原法是借助适当的还原利率,将评估对象在未来给定年期内的各年( )折现求和,以确定其现值的一种资产评沽方法。
A.预期总收益 B.预期纯收益 C.实际总收益 D.实际纯收益
39、土地定级单元是( C )
A、四条街道围成的区域 B、一个工厂或一个居住小区
C、内部特性和区位条件相对均一的地块D、以上答案均不对
40.土地使用权抵押时( C )不随之抵押。
A、地上建筑物 B、其它附着物 C、其它人的财产 D、有形资产
41.建立地价体系主要是为了达到地价管理___的目的。
A.搞活市场流通 B.发展经济 C.宏观调控、微观搞活 D.杜绝腐败
42.全部土地实行( D )
A、国有制 B、集体所有制 C、个人所有制 D、社会主义公有制
43.建筑面积密度与容积率的内涵是___的
A.基本相同 B.一致 C.命题不成立 D.相反
44.以下答案中,_B__是正确的
A.土地纯收益与地价呈反比关系 B.还原利率与收益价格成反比关系
C.宗地之各部分价值随离街道之程度无退减之势 D.容积率与地价成反比关系
45.下列因素___不是影响地价的区域因素。
A.区域位置 B.区域对外交通 C.区域公共设施条件 D.宗地供排水条件
46.下列因素___不是影响地价的个别因素。
A.宗地所在区域环境条件 B.宗地使用限制 C.宗地形状 D.宗地容积率
47.评估标定地价时,一般以___为依据。
A.宗地地价 B.基准地价 C.市场交易地价 D.平均地价
48.根据_D__原则,两宗效用及使用价值相似的土地应该具有相似的价格。
A.供求 B.预期收益 C.综合分析 D.替代
49.按照__B_原则,投资成本的增加并不一定会使用土地价格增加。
A.收益分配 B.报酬递增或递减 C.综合分析 D.预期收益
50.收益还原法是借助适当的还原利率,将评估对象在未来给定年期内的各年__B_折现求和,以确定其现值的一种资产评沽方法。
A.预期总收益 B.预期纯收益 C.实际总收益 D.实际纯收益
51.采用收益还原法评估土地价格时,应以___作为评估的依据。
A.有形收益 B.无形收益 C.实际收益 D.客观收益
52.在整个土地制度中,土地所有制决定着土地的( D )。
A、土地管理制度 B、土地分配制度
C、土地占有制度 D、土地使用制度
53.就土地所有权与使用权相互关系而言,“两权”合一的是( )。
A、地主 B、佃农 C、自耕农 D、农奴
54.一个城市住宅用地年地租为10元/平方米,地价为100元/方米,则土地还原利率为___
A.10% B.9% C.11% D.10.5%
55.收益还原法中,土地收益___地租。
A.量上等于 B.大于 C.小于 D.都不对
56.替代原理是___的理论基础。
A.成本逼近法 B.剩余法 C.市场比较法 D.收益还原法
57.市场比较法的基本公式为_C__。
A.待估宗地价格= 比较案例宗地价格{( )/100}×{( )/100}×{( )/100}×{( )/100}
B.待估宗地价格= 比较案例宗地价格{100/( )}×{( )/100}×{( )/100}×{( )/100}
C.待估宗地价格= 比较案例宗地价格{100/( )}×{100/( )}×{100/( )}×{100/( )}
D.待估宗地价格=比较案例宗地价格×{待估地情况修正系数/案例地情况修正系数}×{估价期日地价指数/案例地交易日地价指数}×{待估地区域因素条件指数/案例地区域因素条件指数}×{待估地个别因素条件指数/案例地个别因素条件指数}
58.采用市场比较法评估求得的土地价格,称之为_B__。
A.积算价格 B.比准价格 C.交易价格 D.参考价格
59.某一地块,土地面积为800平方米,规划容积率为2.5,土地总价格为96,000,000元,试问楼面地价为___元/平方米。
A.520 B.480 C.480.5 D.380
45.现实的土地不仅是一个单纯的自然综合体,而且是一个由各项自然因素并综合了人类劳动成果的( A )。
A、自然——历史综合体 B、自然——地理综合体
C、自然——经济综合体 D、自然——政治综合体
46.某地块1993年7月10日的价格为30000元,1993年7月10日至1994年7月10日地价指数上涨5%(其它情况均不变),则该地块1994年7月10日的土地价格为___元。
A.31000 B.315000 C.40000 D.31500
47.在市场比较法中,市场交易情况修正是指通过修正排除交易行为中的一些特殊因素所造成的交易价格偏差。以下选择项中,___交易情况不需修正。
A.有一定利害关系人互相间交易 B.赠予 C.拍卖 D.协议
48.运用市场比较法评估某宗地价时,若选择的比较案例成交地价为每平方米500元,对应使用年期为30年,而待估宗地年期为20年,该市土地还原利率为8%,则年期修正后的地价为___元/平方米。
A.436.06 B.400 C.512.96 D.392.73
49.运用市场比较法评估地价时,一般认为,在一次评估中,具有替代性的比较交易实例最少不能少于_A__个。
A.10 B.5 C.3 D.2
50.运用市场比较法评估地价时,选择能起到示范及比较标准作用的地块称之为___。
A.比较宗地 B.标准宗地 C.均质区域 D.勘估宗地
51.采用市场比较法评估宗地地价时,选择的比较案例为协议出让的地块,其价格明显低于市场交易价格,须作情况修正。若协议出让价为300元/平方米,经调查分析,修正系数应为0.4,则经情况修正后的交易案例价格应为___元/平方米。
A.800 B.700 C.750 D.780
52.地价指数等于___。
A.前一年地价/当年地价 B.(报告期地价/基期地价)× 100%
C.报告期地价/基准地价 D.(前一年地价/当年地价)×100%
53.成本逼近法与一般不动产估价中所用的成本法的主要差异在于:___。
A.计算成本的方法不同 B.计算利税的依据不同
C.对土地价格的理解不同 D.土地价格是否已知
56.成本逼近法一般适用于评估___。
A.建成区内的土地转让价格 B.建成区内的土地抵押价格
C.新开发区内商业用地出让价格 D.新开发区内的工业用地出让价格
57.成本逼近法的主要缺陷是___。
A.未能考虑土地效用和市场供求因素的影响 B.需要用较多的交易实例
C.只适于评估有收益的土地价格 D.只适于评沽已利用的城镇土地
58.一村民集体拥有耕地1000亩,农业人口500人,因修筑国道需征用该村100亩耕地,则应支付安置补助费的人口数为___。
A.10人 B.20人 C.50人 D.100人
59.迫使人们必须节约、集约地利用土资源的是( )。
A、位置固定性 B、面积有限性
C、质量差异性 D、功能永久性
60.新建住宅小区的土地开发费用一般包括___。
A.基础设施配套费 B.住宅的土建费 C.内外装饰费 D.设备购置费
61.在常用的投资利息计算公式:投资利息总额=投资总额÷2×开发月数×月利息率中,投资总额之所以要取二分之一,是基于___的假定。
A.月利息率波动不定 B.计划开发周期通常长于实际开发周期
C.投资额在整个开发周期中均匀投入 D.投资预算通常留用一定的余地
62.成本逼近法的基本公式是: 土地价格=土地取得费+土地开发费+税费+__B_+利润+土地所有权收益+区位修正值。
A.青苗补偿费 B.利息 C.市政设施配套费 D.小区建设配套费
63.在土地价格评估中,计算投资利息应以___为基数。
A.借贷资金 B.自有资金 C.自有资金与借贷资金 D.实际成本
64.对于土地来说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无弹性的是( )。
A、土地的经济供给 B、土地的自然供给
C、土地的需求 D、土地的使用
65.在交易实例不足的情况下评估一幅已建写字楼的土地价格,比较可行的估价方法是:___。
A.成本法 B.剩余法 C.原价法 D.市场比较法
66.某物业用地面积1000平方米,建筑物10层,1-3层每层建筑面积6000平方米,4-10层每层建筑面积4000平方米,则建筑容积率为___。
A.1.8 B.2.8 C.4.6 D.0.6
67.某物业用地面积1000平方米,建筑物地上10层、地下2层。地上1-3层每层建筑面积6000平方米,4-10层每层建筑面积4000平方米,则土地覆盖率为___。
A.40% B.60% C.100% D.无法判断
68.在社会形态中,土地法权制度形成的基础是( A )。
A、土地所有制度 B、土地分配制度
C、土地经济制度 D、土地使用制度
69.整个土地制度的核心是( B )。
A、土地经济制度 B、土地使用制度
C、土地所有制度 D、土地管理制度
70.土地的经济特性,是以土地的( )为基础。
A、历史特性 B、地理特性 C、自然特性 D、使用特性
71.若评估对象为城市商业区中的空地,目前未加利用,也无收益,则以下观点正确的是___。
A.不能用市场比较法评估 B.不能用剩余法评估
C.不能用收益还原法评估 D。可用收益还原法评估
72.把土地分为粘土、壤土、沙土,是按什么标准划分的(C )。
A、所有权形式 B、经济用途 C、质地 D、地貌特征
73.政府对单位和个人的土地使用权实行提前收回的原因是___。
A.土地大幅增值 B.土地利用不断变化 C.国家经济和城市建设的需要 D.以上答案均不对
74.就征收土地增值税的作用而言,以下答案中___是不正确的。
A.保证土地增值收归政府,促进企业平等竞争 B.防止土地交易双方虚报、瞒报交易价
C.保证政府垄断土地市场 D.防止土地投机
75.把土地类型分为山地、高原、丘陵、平原是按什么标准划分的( D )。
A、质地 B、所有权形式 C、经济用途 D、地貌特征
76.均质地域是指( )
A.商业中心区B.在土地利用上同质的区域 C.集中连片的建成区D.成片开发区
77.以下答案中,___为城市中的结节点。
A.主要交通干道 B.工业区与居住区的交接处 C.居委会驻地 D.影剧院
78.权重测常用的方法可分为__D_。
A.数理统计法 B.成对比较法 C.人为定议法 D.特尔斐测定法、因素成对比较法、层次分析法等
79.市场区位论的提出者是( )。
A、克里斯塔勒 B、韦伯 C、屠能 D、廖什
80.土地的( A )决定了人类利用土地的活动必须合理安排。
A、有限性 B、固定性 C、差异性 D、可再生性
81.某评价单元,市级、区级、小区级商服中心对其均多有影响,影响分值分别为60、18、5,但同时又受另一区级中心的影响,影响分值为20,则该评价单元的商服繁华度作用分值为___。
A.83 B.85 C.80 D.78
82.中等城市,土地级别总图的工作底图一般采用___的比例尺。
A.1:1000~1:5000 B.1:10000~1:20000 C.1:5000~l:10000 D.1:2000~1:5000
83.城镇土地定级中,商服繁华影响度是指
A.某一区域的商服繁华程度 B.某一区受各级商服中心的影响程度
C.市级商服中心对各区域的影响D.商服中心的优劣
84.在城镇土地定级中,衡量公交便捷度的指标主要是___。
A.公交车流量、公交线路 B.公交车站的起止位置
C.公交车流量、公交线路数、公交站点数D.公交行驶方向、公交工具、公交流量
85.在城镇土地定级中,衡量基本生活设施完善度的主要指标是___。
A.设施的分布、设施的保证率 B.投入的物化劳动量
C.设施的齐备程度、设施的服务水平、设施的保证率
D.设施的可靠度、设施的分布密度、设施的类型
86.土地定级单元是___。
A.四条街道围成的区域 B.一个工厂或一个居住小区
C.内部特性和区位条件相对均一的地块 D.以上答案均不对
87.土地的概念是就土地作为( )而讲的。
A、矿产资源 B、生产资料 C、自然资源 D、可再生资源
88.把土地分为私有、国有、集体所有是按什么标准划分的( B )。
A、质地 B、所有权形式 C、经济用途 D、地貌特征
89.城镇土地定级中土地级别划分的主要方法有___。
A.直方图法、聚类法等 B.模糊评判法、数轴法、总分直方图法
C.总分数轴确定法、总分频曲线法、总分剖面图法 D.逐步判别法、同级合并法、频率分配法
90.城镇土地定级中,因素对土地质量影响变化方式为指数递减的为___。
A.商服繁华影响度 B.基础设施完备度 C.路网密度 D.人口密度
91在调查和测算区域祥点地价的基础上,确定区域基准地价的方法有___。
A.算术平均数 B.中位数 C.众数 D.以上三种方法
92.甲方以1000平方米土地作为股本与乙方联营,每年享受60%股息,股息总额每年为120000元。若土地还原利率按8%计,则该联营土地的单位面积地价为___元/平方米。
A.720 B.900 C.90 D.860
93.97.城镇土地估价中,划分均质区域的土地条件为影响地价的___。
A.一般因素、区域因素和个别因素 B.区域因素
C.个别因素 D.区域因素和个别因素
94.甲方出地500平方米,乙方出资联合建房1000平方米,建成后甲、乙双方六四分成,若当地该类房屋建筑综合造价(包括应交税费)和售价分别为800元/平方米和2000元/平方米,则该地块地价水平为___元/平方米。
A.4000 B.1600 C.2400 D.960
95.甲方以某处1000平方米房屋换得乙方A处土地800平方米,若该房屋所在区域房屋综合造价和平均售价分别为800元/平方米和2000元/平方米,则A地块地价为___元/平方米。
A.640 B.1600 C.2500 D.2000
三、判断题
1.有人通过租赁获得土地的使用权,因而也就获得了对该土地的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 × )
2.宗地地价评估成果为宗地地价比较图 。 ( × )
3.宗地估价报告书的形式只能用表格式 。( × )
4.土地的所有权不是绝对的,它必须获得公众或者代表全体人民利益的最高权力机构的同意或者认可。( )
5. 根据同心圆理论,在西方现代城市周围的农业布局中,一般是粮食种植区和肉牛畜牧区靠近城市近郊,而奶牛业和园艺业分布在远离城市的地方。(× )
6. 公式中,房屋年折旧额=(重置价格一残值)/房屋耐用年限是正确的。 ( )
7.对土地权属关系争议的行政处理不服,必须先申请复议,对复议决定不服,方可提出行政诉讼。( )
8. 在一定的层数条件下,容积率与建筑密度成正比关系。 ( )
9.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主要目标是保护耕地。 ( )
10. 路线价是指临街多数宗地的平均价。 ( )
11. 国家在实行土地征用时,要依法对被征地单位造成的损失予以适当的赔偿。(× )
12. 土地资源的利用潜力是无限的。( )
13. 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土地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即全民所有制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 ( )
14. 土地使用权抵押是债务人以转移抵押标的物来行使抵押权。( × )
15.地籍最早是为征税而建立的一种田赋清册或簿册。( )
16.国有土地使用权的取得方式主要有有偿取得和无偿取得两种。( )
17.土地等与土地级是不同的概念。( )
18.土地的供给与需求与一般商品的没什么区别。( × )
19.土地登记的主要内容是要记准土地权利人。( × )
20.国家法律规定土地的所有权可以买卖。( × )
四、简答题
1、请用图示说明土地报酬递减律原理。
2、土地管理学与土地经济学在研究对象上的区别与联系。
3、土地征用的特征有哪些?征地补偿费的构成有哪些?
4、怎样理解土地价格?土地价格是“虚假”的吗?
5、地籍管理的重要性。
6、市场比较法运用的难点是什么
7、目前我国土地市场存在主要问题是什么,如何规范土地市场秩序?
8、土地使用权抵押的概念及特点。
9、土地产权的基本特性有哪些?我国土地产权中所有权包括哪几项权能?
10、简述土地管理的内容体系。
11、简述我国土地利用规划指标控制体系。
12、区位理论及其实际意义。
13、增加土地经济供给的途径有哪些?
14、我国完善征地程应着重考虑那些方面的问题?
15、土地的自然特性有哪些?
16、说说土地集约利用的意义。
17、地籍管理的主要内容包括哪几方面?它们之间有何关系?
18、简述土地规划利用的内涵。
19、怎样理解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的关系?
20. 建设用地的概念及其主要特点有哪些?
21、简述城市土地利用转换边际原理。
22. 什么是土地登记?登记的对象和内容是什么?
23、简述宗地图与宗地草图的异同。
24、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和转让的区别。
25、土地权属纠纷的概念及产生的原因。
26、 土地的自然供给与经济供给的联系和区别。
五、论述题
1、什么是土地用途管制?土地用途管制的主要内容和措施是什么?
2、如何理解我国“实行最严格土地管理制度”。
3、论述我国征地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和解决思路。
4、论述我国城镇化的现状、问题与发展战略。
5、试论“一人为本”的城市规划理念。
6、试述城市规划对土地利用效率的影响。
7、结合级差地租II形成的原因及条件,阐述在农村实行的土地承包责任制承包期限的长短对土地所有者和土地承包者的各自利弊,国家为保护承包者的利益应采取何种措施?
8、试论城乡土地利用一体化规划。
9、利用可持续发展观的思想来说明怎样实现土地利用的可持续性?
10、耕地利用的特点有哪些?我国对耕地利用是如何管理的?
11、怎样认识土地利用规划与政府调整土地利用、调控土地市场的关系。
12、土地整理的意义和主要内容。
13、谈谈对土地收益流失的看法。
14、论述建立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法律条件。
15、对集体土地有何法律规定?你认为随着城市化过程的加快集体土地立法需要做何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