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学》 一、课程目标和主要内容: 《物流学》主要定位在为我国物流企业管理的实践提供基本理论和研究方法的支持,培养了解物流管理的基本原理、理论,又通晓物流活动各环节基本运作规律的专门人才,使学生结合一系列相关课程的学习胜任物流管理基本实践的需要,为企业物流管理的改进和优化或物流企业服务的完善提供建议。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可掌握物流的基本概念,了解物流发展的最新动态,基本物流活动的主要内容,学习并了解物流管理的基本理论框架,理论联系实际解决物流管理的一些基本问题。课程的具体内容包括:概论;供应链管理与第三方物流;订单管理与客户服务;运输管理;仓储管理;需求预测;库存管理;采购与供应管理;物流信息技术;国际物流等。 物流在我国是上个世纪末期发展起来的新兴学科领域,也是典型的边缘科学。物流管理则体现了经济学、管理学、运筹学等众多学科成果的结晶,本课程在教学活动中充分利用了上述学科的相关学术成果,丰富课程内容。同时,由于物流管理在我国发展的时间相当短暂,所以本课程教学业充分体现了学科“新”的特点。在教学内容上,广泛引进国外最新研究成果,开阔学生的视野,拓展本土研究的不足;在教学资料的组织上,也充分利用了一些国外现有的学术研究成果。 二、课程类型、授课对象和学时学分: 本课程是针对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高年级本科生开设的专业选修课,每周4学时,2学分。 三、教学方式(授课形式和考核方式): 本课程采取传统讲授式授课与互动讨论相结合;讲授知识与学生的自主学习相结合;讲授知识点与案例分析相结合;借助多媒体教学辅助手段加深学生的理解;通过网络互动师生同步交流,以及借助专题讲座吸收最新业界动态、学术成果的方式丰富教学内容,实现教学目标。 考核方式:期中作业:课程论文;期末考试:闭卷,笔试。 四、教材与参考书目: 教材:王晓东、胡瑞娟,《现代物流管理》,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二版 主要参考书:小保罗.R.墨菲,《当代物流学-双语版》(第8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