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介绍

《程序设计基础》课程是石河子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及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二学位的学科基础必修课。 90年代以来,我院的计算机语言课程经历了从Pascal语言(90年代初到90年代中)、QBASIC语言(90年代中到90年代末)、C语言(90年代末至今)到C/C++(2005年以来)教学语言的发展过程。 在2006年的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之前,程序设计语言课程是由《C语言程序设计》和《面向对象程序设计(C++)》两门课程组成。《C语言程序设计》是在大学一年级开设,《面向对象程序设计(C++)》是在大学三年级开设。这样的课程设置,使得学生在从C到C++的衔接中有近一年半的空档,不利于学生完成从结构化程序设计思想到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思想的转变。 因此,在2006年新的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中,我们对程序设计基础课程做了改革,整合《C语言程序设计》、《面向对象程序设计(C++)》等课程,合并为《程序设计基础》课程,作为学院三个本科专业的学科基础必修课程开出,同时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二学位等参照执行此方案。在2009年的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中,我们对程序设计基础课程做了进一步的改革,对总课时做了调整,对理论课时和实验课时的比例做了调整,增加了实验课时量。 《程序设计基础》课程现划分为:《程序设计基础(一)》和《程序设计基础(二)》。《程序设计基础(一)》在大学一年级第一学期开出,主要讲授C++的基础知识和面向过程的程序设计;《程序设计基础(二)》在大学一年级第二学期开出,主要讲授基于对象的程序设计和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课程结束后,有一周的课程设计。现在课程开课人数稳定在每学期300人左右。 本课程2008年被大学确定为校级一类课程。

课程通知 >>更多
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