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园林史》是园林专业的核心理论课程之一。在园林艺术史上,东方园林、西方园林和伊斯兰园林是最具影响力的三大园林类型,对现代风景园林的发展具有深远影响。 本课程着重介绍中外园林发展历程、设计观念和设计手法,重点是以中国的自然山水园、日本造园为代表的东方园林,意大利为代表的文艺复兴式园林、以法国为代表的古典主义园林,以及以英国为代表的自然风景式园林,包括园林形式产生的原因,美学思想,造园要素和手法,以及代表人物和代表作品等。上述园林类型对近现代风景园林的发展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通过中外园林史课程的讲解,有助于学生开拓设计思路,提高美学修养,改变园林观念,丰富设计方法,从而提高学生对中国风景园林特征及发展趋势的认识。 开创当代中国的新园林必须以丰富的历史作为背景,立足于现实情况,大力汲取外来的先进养分,向着现代化方向复合、变异、发展。园林史正是一门研究国内外各种类型园林发展历史的学科。 世界园林的发展可以分为四大阶段:一、原始文明时期(原始社会时期);二、农业文明时期(封建社会时期);三、工业文明时期;四、信息文明时期。在各个时期里介绍中国各时期的园林代表作、日本的不同园林类型、古埃及的底比斯园、法国的凡尔赛园林、意大利的朗特别墅园林、英国的斯托园、西班牙的阿尔罕布拉宫花园、印度的泰姬·玛哈尔陵花园,涉及乡村园林、别墅园林、宫廷式园林、风景式园林、都市园林及其园林建筑、水景、花木等。通过学习掌握世界园林的发展进程,理解园林与国土、地理、自然、气候、地域、历史、文化、宗教及艺术的关系。 通过对中外园林史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中外园林的差异和相互的影响作用。掌握欧洲和伊斯兰两大园林体系的特征,了解其发展进程及各阶段的园林艺术特色与分类。了解国外园林发展史上著名的园林建筑与艺术,拓宽知识面,为吸收众家之长,创造设计现代新园林提供良好的基础。结合其它课程探讨西方传统园林给我们的启示; 以社会经济文化发展为背景,探讨园林风格产生的历史原因; 以自然美和自然观的演变为线索,了解现代园林设计思想; 从要素、空间、布局等手法出发,探讨现代园林设计方法; 以大师的作品为案例,提高学生对作品的理解和把握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