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简介: 药物化学实验课程是药学及制药工程专业本、专科学生的专业基础课程,要求学生在掌握有机化学、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的实验技能的基础上,进一步熟悉药物合成及实验条件控制和优化方面的实践能力。主要向学生讲授有关合成药物的化学方法、基本操作及路线设计及分析等,通过一些具代表性的药物及其中间体的合成,加强理论联系实际,使学生在药物合成实验设计和基本实验技能等方面得到比较系统的训练,力求提高学生的思维理解和独立工作能力,使学生在科学方法上得到一定的训练,以更好地适应将来专业工作的需要。 一、教学目标及任务 药物化学实验是药学专业的必修课,通过对这门课程的教学,达到培养学生动手能力、自学能力、观察和思维理解能力、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及创新意识,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工作方法和工作习惯,培养学生实事求是和严谨的科学态度,本课程是在药化理论课的基础上分支出的一门独立的实践课,是建立在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及有关化学实验基础上的实验课程。在实验内容上除了巩固和验证所学过的理论知识及基本操作外,还可对同学们在独立工作、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等能力方面的加强培养和锻炼。 通过教学,希望学生获得以下能力: 1.掌握药物合成的基本仪器及独立安装套装仪器的技能,能正确使用仪器,包括回流、蒸馏、减压蒸馏、水蒸汽蒸馏、低温反应、无水反应、除水反应、尾气吸收、磁力搅拌、电动搅拌、减压抽滤、熔点测定等装置。 2.掌握常见药物合成单元反应的原理,包括酰化、缩合、脱水、氧化、还原、卤代和相转移催化合成反应等。 3.掌握有机合成单元操作技能、操作步骤和流程,包括投料、反应过程监控、重结晶、萃取、脱色、过滤、洗涤、干燥和薄层层析等。 4.掌握药物合成投料比的基本知识和计算。能够根据有机反应平衡原理确定反应原料的配比计算,估计药物合成的成本,选择合理的投料比,并能以此确定原料的投加顺序。 5.熟悉药物杂质的来源和除去手段,建立药品的质量观念。 6.正确及时的记录、观察实验现象,获取实验所得的数据、信息,并能对所得实验结果进行分析总结,得出正确的结论。 一、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关系 (一)课程目标 1.巩固药物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和无机化学所学的基本理论和实验原理相关知识 2.提高有机合成、化合物结构的鉴定及性质、稳定性分析的理论和实践结合水平及相关实验技能的熟练 3.加强实验设计、工艺路线分析及优化和实验协作能力,加强新仪器、新实验方法及结构鉴定相关色谱、光谱实验分析能力的理论和实际分析能力 4.加强学科前沿方向的学习和未来就业必须的职业技能的培训。 (二)药学、制药工程学本科学生的毕业要求: 1. 掌握与药学相关的数学、物理学等自然科学的基本理论与方法; 2. 掌握与药学相关的化学、生命科学、医学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基本知识、基本技能。 3. 掌握药物化学、药剂学、药理学、药物分析等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受到各学科实验技能、科学研究的基本训练; 4. 具备药物研究与开发、药物生产、药物质量控制、药物临床应用的基本能力。 5. 熟悉药事管理的法律、法规、政策; 6. 具有较强的表达能力、人际交流的能力及团队合作精神。 7. 具有对终身学习的正确认识和自主学习能力。 8. 具有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能够了解药学及相关学科的发展动态和前沿信息。 9. 熟练应用至少一门外语,能熟悉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 10. 要达到国家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要求以及职业素质(包括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业务素质和身体心理素质)的要求,具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和药学职业道德,能够在药品生产中理解并遵守药学职业道德和规范,履行责任。 11.具有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独立工作能力及应用能力。 12.具备基本调研能力和初步的科学研究能力以及综合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