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量经济学》是经济学、统计学、数学、计算机等学科相结合,研究经济变量间数量关系与规律的一门经济学课程。从20世纪30年代诞生以来,经过70余年的发展,无论在理论方法还是应用方面,都形成了浩瀚的内容体系,现已成为现代经济学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在现代经济中占有不可替代的地位。正如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R.Klein所说的那样,“在大多数大学和学院中,计量经济学的讲授已经成为经济学课程表中最有权威的一部分”。另一位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P.Samuelson甚至说,“第二次大战后的经济学是计量经济学的时代”。 1980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克莱因(L.R.Klein)教授来我国讲学,计量经济学在我国才开始发展。 1998年7月,被教育部全国经济学教学指导委员会确定为高等学校经济学类各专业核心课程之一。20多年来,计量经济学作为经济学科的一个分支,得到了迅速的发展,理论体系和方法论体系日臻完善。随着我国经济学理论课教学的不断深入,计量经济学的作用越来越明显,目前,在国内的大多高校中,《计量经济学》课程不仅是本科经济类、管理类专业学生的基础课程,而且也是该专业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的必修学位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