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介绍

图形图像类计算机课程最早起源于工科类如机械、电信、通信、计算机等部分专业,早期的课程以工程图学、计算几何、计算数学为基础,到上世纪80年代后,各高校逐步开出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至上世纪末,各高校普遍设置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计算机图形学作为该专业本科学生的必修课程在各个高校陆续开出,早期的计算机图形学课程着重于图形的生成算法和表示方法。目前,计算机图形学、数字图像处理、计算机视觉在图像科学中占据核心地位,而图形学作为图形方向课程的基础必修课程,随着软件及相关算法的快速发展和硬件成本的降低逐步从二维到三维、从点、线、面表示方法向真实感方向发展。 我院自1994年招收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起一直开设该课程。1994-2001级学生开出54学时,2002级后部分年级使用双语教学。在2006年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中《计算机图形学》的课时数增加到了72学时(理论课时54学时、试验18学时),主要增加了实验项目和真实感图形学的部分。实验环境从最早的TurboC 2.0过渡到MFC ,目前使用OpenGL+GLUT。在2013年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中该课程课时数更改为56学时(40+16),进一步突出了课程知识体系和知识点,弱化了部分延伸内容,实验项目方面更强调设计与综合性实验。

课程通知 >>更多
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