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介绍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网络工程与技术 课程编号:Z308308、Z308313 课程类别:专业综合教育类-选修课 适用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生、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生(定向) 学 时:32 ( 理论8 / 实验24) 学 分:2 学 期:第 5 学期 开课系或教研室:计算机科学技术系-网络教研室 二、课程简介 本课程作为一门专业选修课(专业课/综合课/特色课),系统地介绍了目前组网工程所涉及的网络工程实现方面的关键技术,重点是网络互联设备(路由器、交换机)IOS系统的操作方法及配置应用。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加深对TCP/IP协议模型的理解,掌握组网工程实践中基本的网络互联实现技术和关键的路由交换技术,具备配置实现和管理维护常见网络互联设备的技能,进一步可通过各类网络工程师认证考试,获得在网络工程实践领域从事网络工程师职业的能力。 三、课程的地位与作用 本课程是计算机科学技术本科专业的专业选修课。作为本专业网络方向的课程群体系框架中继《计算机网络》课程之后开设的一门以大量实践学时为主的专业特色课,以培养学生未来可从事稍偏硬的、系统集成/组网工程类职业的网络工程师为目标。(注: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达成的两条路线中,一条是以《网络工程与技术》、《网络安全概论》等课程构成的、以培养偏硬的从事系统集成/组网工程类职业的网络工程师培养路线,另一条是以《网页制作》、《WEB开发技术》等课程构成的、以培养偏软的网站开发/网页设计类职业的软件工程师培养路线,两条路线均以《计算机网络》课程为先修基础) 本课程以思科中低端交换机和路由器为核心,通过全面系统地介绍路由交换技术,基本覆盖了国内外诸如思科网络工程师等认证考试培训方面的主要内容,在培养学生的网络项目的工程实施能力、网络互联设备的配置维护技能等方面,尤其是在帮助学生获得各级各类网络工程师的认证证书、具备未来从事网络工程师或网络管理员职业资格和能力方面,具有非常重要和其他课程不能替代的作用。 四、课程的教学目标与基本要求 1. 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熟悉主要网络互联设备(路由器/交换机)的基本组成、IOS系统的使用及管理方法,掌握利用设备配置实现网络互联和Internet安全接入、高级交换技术的应用等典型的网络实现技术,具备熟练配置管理、维护中低端路由器和交换机设备的职业技能。 2. 基本要求 本课程应基本包括理论、上机、期末上机考试3个主要的教学环节。要求学生通过学习,对本课程的相关知识点有较全面的基本把握(诸如:路由器/交换机设备IOS系统的配置与管理、路由配置、广域网互联配置、网络安全配置、交换机设备的虚拟局域网/生成树协议/端口聚合等配置),能够熟练掌握网络互联设备的基本配置方法与维护技能,为今后从事网络工程师/网管员职业奠定技能基础。 要求教师授课的教学手段采取课堂理论讲授、上机实践操作、布置课后自学和文献查阅等多种形式相互结合的手段。课堂理论授课8课时,上机实验24学时。 本课程在教学方法上,采用启发式、案例式、DIY演示、结合课程网站和社会认证考试培训等多种方法相结合。其中,课堂讲授以多媒体课件、实物操作演示、Flash动画演示、相关社会培训视频资源的演示为主;上机实验的手段可根据实验室的具体条件限制,采用计算机模拟配置软件或分小组进行实物设备配置的方式,巩固和加深其感性认识,提高动手能力和创新发展能力。 由于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和目标以实践为主,要求学生掌握各种基本的设备配置和维护方法,因此期末考试应以上机实践考试的方式,通过设置具体的配置实现案例项目,要求学生在指定时间内完成,从而考查学生是否已熟练掌握相应的技能要求。

课程通知 >>更多
最新动态
  • 曹传东发布了新的作业实验一(预习作业) 路由器设备接口地址及直联路由的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