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介绍

【本课程的开设和建设】: 本课程的前身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课程,是改革开放以来(1983年)自治区教委根据教育部的有关精神,结合新疆的实际在新疆高校的“两课”课程体系中增设的一个地方性课程,是石河子大学建立前后原四校均开设的大学生公共必修课。 【课程定位】: 石河子大学是面向全国招生的国家“211”重点建设高校之一,在校本科生2.6万多人,本课程是我校大学生公共必修课,授课面广,影响力大。因而,本课程应建成一门集理论性、实践性、实效性于一体的具有鲜明地域和民族、屯垦特色的新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地方课程。为石河子大学建设成为“西部知名、区域一流”高校和“稳疆兴疆、屯垦戍边”的人才培养基地提供良好的思想政治保障。 【课程目标】: 要求学生通过学习新疆历史、民族宗教理论政策,进一步提高认识、分析和解决民族问题的能力;树立马克思主义的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宗教观和文化观;加强大学生对祖国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培养一批批具有坚持民族团结,反对民族分裂,维护新疆稳定和国家统一,为振兴中华民族而不懈努力的接班人队伍。 【理论教学(24学时)】: 模块一、绪论,2学时。主要内容:讲述本课程的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学习本课程的目的和意义,学习本课程的要求和方法,让学生对本课程有一个整体的了解。 模块二、新疆“三个自古以来”,维护祖国统一,反对民族分裂,9学时。主要包括第一、二、三章和第十章。主要讲述《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新疆自古以来就是多民族共同聚居和开发的地区》和《新疆自古以来就是多种宗教并存的地区》,针对“三股势力”歪曲新疆历史、民族、宗教的反动言论,揭穿其虚伪性和反动性,进行维护祖国统一、反对民族分裂教育。 模块三、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和中国共产党的民族政策,9学时。主要包括第四、五、六、七、八章。本模块首先讲解马克思主义民族与民族问题理论,在理论指导下,讲授党和国家的民族平等团结、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大力发展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文化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民族政策。 模块四、马克思主义宗教理论和党的宗教政策,4学时。通过本模块的教学,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正确贯彻实施党的宗教政策,坚持科学无神论,树立科学世界观。 【实践教学】: 2009新方案规定《新疆历史与民族宗教理论政策教程》课程总学时为48学时,总学分为3学分。其中理论和实践教学学时、学分分配比均为为1:1,既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学时均为24学时,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学分均为1.5学分。实践教学24学时分为3个模块,各占8学时。为贯彻落实石河子大学2009年新的本科生人才培养方案,笔者结合实际,利用现有资源,对《新疆历史与民族宗教理论政策教程》实践教学规划实施如表: 序号 实践形式 学时 工作内容与学时 时间分配 备注 第 一 模 块 社会调查 8学时 集中指导(2学时) 分散指导(2学时) PPT演示(2学时) 调查报告汇报(2学时) 第2周 第3-6周 第7周 第8周 第7、8周利用原授课时间地点 第 二 模 块 教学录像 8学时 新疆民族概览(1学时) 新疆多民族宗教(1学时) 民族风俗(2学时) 反分裂(2学时) 观感汇报(2学时) 第1周 第1周 第4周 第5周 第8周 第8周利用 业余时间 第 三 模 块 校园文化 8学时 语言习俗交流(4学时)、文艺交流(4学时)、演讲比赛(4学时)、辩论(4学时)、知识竞赛(4学时)、授课竞赛(4学时) 均在第3周 或第6周 任选其中2项 【课程重点】:新疆历史、民族宗教演变史;马克思主义关于民族、民族问题的理论以及党的民族区域自治等政策;党的宗教政策。 (1)主要讲授新疆“三个自古以来”内容,针对“三股势力”歪曲新疆历史、民族、宗教的反动言论,揭露“三股势力”的反动本质和危害性,认清“三股势力”的反动思想体系,进行维护祖国统一、反对民族分裂教育。 (2)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是研究民族发展规律、解决民族问题的途径、方式、方法的科学,是中国共产党处理民族问题,制定民族政策的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了解中国共产党的民族政策的主要内容及其在新疆的实施过程、实施效果,增强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党的民族政策分析民族问题的能力。 (3)新疆自古以来就是多种宗教并存的地区,宗教在少数民族中影响十分广泛和深远,宗教的群众性、民族性、国际性、长期性的特点十分突出,宗教问题往往与民族、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问题交织在一起,表现出宗教问题的复杂性。如何把马克思主义的宗教理论与党的宗教政策与新疆的宗教现实结合起来,增强学生对宗教的正确认识,正确贯彻实施党和国家的宗教政策。 【课程难点】: 新疆在历史发展中与中央政权及祖国内地的关系;新疆宗教历史的发展演变;民族分裂主义的本质和危害性;影响民族发展的基本因素,民族问题与社会发展的关系;党和国家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依据。 (1)“三股势力”以“双泛”为基础,构筑了以“东突厥斯坦独立论”为目的的民族分裂主义思想体系,形成了反动的政治纲领,并将高校作为其思想渗透的重点,对当代大学生极具欺骗性和毒害性。如何引导和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三股势力”的反动本质和严重危害,自觉维护祖国统一、反对民族分裂是本课程最大的难点。 (2)如何将新疆地方史与党的民族宗教理论政策有机结合起来,以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为指导,坚持马克思主义处理民族问题的根本原则——民族平等团结思想,贯穿于教学始终,对大学生进行“五观”和“四个认同”教育。 【解决办法】: 解决思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在全面把握教材内容的前提下,将自己的研究成果融入到教学活动中。用大量的历史史实,通过分析,使学生正确认识新疆历史及民族宗教发展演变史;理论联系实际,通过大量的现实问题,使学生加深对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理解;通过对新疆的“三股势力”制造的暴力恐怖事件的分析,使学生深刻认识民族分裂主义的本质和危害性,自觉地抵制民族分裂活动,维护国家统一。具体解决办法如下: (1)采取集体备课、认真钻研教材,把握教材重点难点。引导把握好本课程的重点,有针对性地解决难点问题。 (2)采用学生学习主导型的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力求通过学生自己的思考以理解和掌握新疆地方史、马克思主义民族宗教理论、党和国家的民族宗教政策。本课程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要提高本课程的说服力和感染力,一方面要充分发挥教师在教学中的引导作用,另一面又要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有针对性地采取课堂讨论、演讲辩论等方式,以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观察分析社会现象的能力,努力提高本课程教学的吸引力、感染力。 (3)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原则,引导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和解决新疆历史与民族宗教问题。通过大量的现实问题,加深学生对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理解;如通过对新疆的“三股势力”制造的暴力恐怖事件的分析,使学生深刻认识民族分裂主义的本质和危害性,自觉地反对民族分裂活动,维护国家统一。 (4)利用多种教学手段,提高课堂教学的针对性和时效性。根据本课程理论与实际密切联系的特点,将专题教学、案例教学、课堂讨论、多媒体教学等多种方式融为一体,及时把党的民族宗教理论政策贯穿到教学中,并通过生动形象的多种教学形式,吸引学生关注现实,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和分析现实问题,达到学以致用。 (5)突出实践教学在本课程教学中的作用。本课程教改加大了实践教学的力度,通过开展实践教学,加深学生对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政策的理解,培养学生运用理论政策分析、解决民族问题的实际能力。并将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民族、宗教理论内化为指导学生正确处理民族、宗教问题的行动指南,自觉维护民族团结,反对民族分裂。

课程通知 >>更多
  • 新疆历史与民族宗教理论政策 2015-02-27
最新动态
  • 郑昆亮发布了新的通知公告新疆历史与民族宗教理论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