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介绍

普通生物学是一门研究生命的现象与本质及活动规律的科学,它包揽了生命的各个方面,从生命的化学组成,细胞的结构与功能,个体生物学,生物的多样性,到生物的遗传、进化及生态等方面的完整知识体系。该课程以生物体的基本结构和生命活动的基本规律为重点,以生物的进化为主线贯穿始终,让学生了解生物界的概貌和普遍规律,以及生物科学的发展动态,了解生物科学对人类的重要贡献以及对未来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同时树立进化的、辨证的、发展的和相互联系的观点,有利于提高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为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服务。 该课程最早在石河子大学农学院作为专业基础课程开设,为了让学生对生物知识掌握的更加透彻,后来将其分为《植物学》、《动物学》、《遗传学》、《生化与分子生物学》和《微生物》,课时量大。1998年石河子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开始招收生物技术、生物科学和生物教育专业以来,也将这些课程设为专业基础课进行开设。2008年生物教育专业归口师范学院后,又将其各自分支课程合成《普通生物学》进行教学。 2009年,大学师范学院科学教育专业开始招生,科学教育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主要为培养小学科学教师、科普工作者等。人才培养目标决定了该专业学生需要掌握生物、地理、物理、化学这四大专业的基础理论和知识,才能应对将来就业的需要。普通生物学是该专业学生掌握生物学专业知识的核心课程,在人才培养方案中理论学时为112学时,实验学时为64学时,占必修课11学分。课时量大,在专业基础课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与此同时,农学院农科专业也重新开设了普通生物学理论及实验课程,只是课时量相对较小。因此,《普通生物学》在生命科学类专业开设,其目标是夯实生物学基础;而在非生命科学类专业开设目标是应对专业需求,注重知识的综合与渗透。 普通生物学实验是生命科学的基础性实验课程,在生命科学的本科教育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课程内容主要涉及动物和植物、遗传学实验、生化实验、生态实验等几部分,包括基本技能性、综合性、设计性和研究型实验四大类。基础性实验内容丰富并具有代表性,为了加强细胞、组织、器官、个体水平基础知识的认识,发育、结构、生理功能、系统、分类演化等知识的融合和实验技术的相互交叉渗透,同时能够规范地掌握普通生物学研究的基本操作与基本的实验技能。综合、设计和研究性的实验,力求培养学生多角度综合思维能力,使学生对结构、发育、生理功能和环境之间的复杂关系有个完整地认识,培养和训练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生将来适应各个分支学科和交叉学科的研究打下基础。

课程通知 >>更多
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