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简介: 数控技术是学科专业必修课,课程以数控机床为基础,详细地分析和阐述数控的原理和技术,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介绍数控技术的各方面内容。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数控机床及其控制系统的结构、工作原理、编程方法等方面的基本知识。本课程主要内容包括:数控的有关概念;数控加工工艺;数控加工的程序编制;典型的插补原理和方法;计算机数控系统硬件的组成、功能和软件的功能及结构;数控位置检测装置;数控伺服系统的类型,原理及控制方法;数控机床的机械结构等。 一、课程的地位与作用 数控技术是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专业教育必修课,该课程所教授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是构成学生本专业知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机械制造专业所必备的。 数控技术课程对培养学生专业知识的应用能力,增强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及实际动手能力具有很大作用,是机械工程类专业的重要专业课程。 二、课程的教学目标与基本要求 1. 教学目标 通过对数控系统的组成、数控加工编程、计算机数控装置的软硬件、进给伺服系统、数控机床特有的机械结构和数控加工中心的刀具交换装置等内容的学习,较全面地了解数控技术的基本知识与核心技术,掌握数控加工编程方法、数控系统应用及初步的数控系统设计方法。使学生具备进一步学习计算机辅助设计和制造、柔性制造系统、计算机集成制造技术与自动化工厂等机电一体化高新制造技术领域知识的相关基础。同时,通过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机电控制问题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该课程在培养机械工程类高级工程技术人才的体系中,对于增强学生在机电控制及自动化领域工作的适应性,培养其相关技术的应用、开发和研究的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 2. 基本要求 教师授课教学手段采用多媒体技术;教学方式包括课堂讲授、课外作业、实验等教学环节,理论授课42课时,实验课6学时;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案例式、研讨式、实验学习等多种方法相结合。 通过各教学环节的教学,使学生重点掌数控机床的组成、结构、分类、工作原理及其在机械制造业中的应用,手工编程方法;熟悉数控机床的插补原理;了解计算机自动编程,数控装置的结构,常用的伺服驱动装置及其系统,常用的位置检测装置原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