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介绍

课程简介: 课程的主要内容是让大学生把握中国近现代史的基本线索及发展规律;了解国史﹑国情;进一步培养和提高大学生运用科学的历史观和方法论分析评价历史问题、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及辨别历史是非和社会发展方向的综合能力与素质。 一、课程的地位与作用: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是普通教育类课程,是面向全校本科学生开设的公共必修课。结合中国近现代历史进程重点对大学生进行“四个选择”必然性、正确性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 二、课程的教学目标与基本要求 1. 教学目标 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主要是帮助大学生认识中国近现代社会发展和革命发展的历史进程及其内在的规律性;了解国史﹑国情,深刻领会历史和人民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选择了改革开放,坚定大学生坚持党的领导、坚定走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和自觉性。 2. 基本要求 教师授课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教学方式采用专题理论教学与课外实践教学相结合,理论授课24课时,实践教学8学时;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参与式、研讨式等多种方法相结合。 要求大学生紧密结合中国近现代历史实际,通过课堂学习以及课外读书、看相关的历史视频资料、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自主学习活动,进一步了解中国近代以来抵御外来侵略、争取民族独立、推翻反动统治、实现人民解放的历史,了解外国资本—帝国主义入侵中国及其与中国封建势力相结合给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带来的深重苦难,了解近代以来中国所面临的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这两项历史任务;了解近代以来中国的先进分子和人民群众为救亡图存而进行的艰苦探索、顽强奋斗的历程及其经验教训;让大学生通过参与课堂及课外小组讨论学习活动中对有关历史进程、事件和人物的分析,提高运用科学的历史观和方法论分析历史问题、辨别历史是非的能力,深刻理解中国人民走上以共产党为领导力量的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必然性。增强历史使命感、社会责任感;深刻领会历史和人民选择“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社会主义道路和改革开放”的必然性和正确性,增强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

课程通知 >>更多
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