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生物学是一门研究保护物种,保护生物多样性和持续利用生物资源问题的新兴交叉学科。它是一门大学生素质教育课程,对培养学生的生态文明素养有重要意义,除了学科基本理论与实践的讲授外,还承载了生态文明价值观的传播。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系统阐述了保护生物学的范畴、生物多样性的概念、分布、价值、面临的威胁及其引起的物种丧失和灭绝,种群和物种水平的保护,生态系统和景观水平的保护与恢复,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探明全球生物多样性的现状;揭示生物灭绝的根本原因,确定不同生物的最小生存种群,探索就地保护、迁地保护的方法和保护措施;开展种群生存力分析,进行濒危种类的划分和调查,预测可能发生的灭绝;防止灭绝的发生;探索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结构、功能间的相互关系,分析物种消失对生物群落和生态系统的深远影响,特别是对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影响等。 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基本的生物保护观念,开阔学生有关生物保护学知识的眼界,增加学生对生命意义的思考与尊重,引导大学生将所学知识内化为素质,将素质外化为文明行为,树立敬畏自然之心,实践保护之行,进而达到引领提升全社会生态文明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