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地理学是一门研究自然地理环境的组成、结构、空间分异特征、形成与发展变化规律、以及人与环境相互关系的学科。在地理学的学科体系中,自然地理学与人文地理学一道,属于地理学的二级学科。作为一门课程,自然地理学是高等院校地理科学、地理教育、地理信息系统等专业核心性的专业基础课;也是农学、林学、环境科学、大气科学、地质学等相关专业的主要基础课之一。主要包括以下内容:第一,自然环境形成的天文背景;第二,各自然地理要素形成、发展的规律;第三,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地域分异规律综合自然区划等综合自然地理学的原理与方法等。该课程广泛地囊括了地理学各专业的核心内容和业务精髓,体现宽厚的基础性。 自然地理学是一门既古老又成熟、与人类生存发展关系紧密、在专业培养计划中地位特殊的学科。涵盖天文、地质、水文、地貌、气象、气候、土壤、生物、生态环境等诸多内容,且涉及到现实社会中许多重大热点、焦点问题,如区域可持续发展、全球变化、自然资源问题、生态环境问题等。同时,由于它所探索的是自然地理环境的空间分异规律,因而受不同空间尺度的影响较大。而且,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演进,还需要人们从发展中来考察自然地理现象。所以,与一般学科不同,自然地理学在内容上具有很强的综合特征,在研究视角上又具有鲜明的时空性。由于涉及领域广,知识面宽,综合性和交叉性强,自然地理学对丰富学生知识、培养复合型人才大有裨益。并且,实践应用较强,发展空间广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