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简介: 工程力学主要研究物体机械运动和杆件弹性变形的一般规律,是工科专业重要的技术基础课。主要包含“静力学”和“材料力学”两部分,前者以物体的机械运动为对象,即研究物体的受力和平衡规律,后者研究物体在外力作用下的变形和失效现象。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以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能力、科学思维能力,并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提供基本理论和方法。 一、课程的地位与作用 工程力学是工程类专业的一门技术基础课程。它是专业课的基础,理论性、实践性较强,可以直接用于解决许多工程实际问题,在培养学生的综合设计能力所需的知识结构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通过对本门课程的学习,能够培养学生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且是学习后续一系列工程类课程及新的科学技术的必须的技术基础课。 在培养高级工程技术人才的过程中,本课程是后续其它各门力学课程和相关专业课程的基础,为学生学习相关技术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同时在许多工程技术领域中有着广泛的直接应用,为今后从事机械、土建、农水等结构工程设计、研究、开发、创新奠定基础。 二、课程的教学目标与基本要求 1. 教学目标 工程力学包括理论力学和材料力学两个部分,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物体的受力和平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熟悉受力分析的基本方法;掌握可变形固体的基本概念及理论,在荷载作用下构件的内力、应力、位移计算的基本理论和应用强度、刚度条件解决构件强、刚度校核、截面设计、安全荷载的计算方法;为学生后续相关技术基础课和专业课的学习和毕业后从事相关领域设计、科研、拓展、创新奠定理论基础。通过学习工程力学有效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促进学生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及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 2. 基本要求 工程力学包括理论讲授、课外习题、实验等教学环节。通过各教学环节的教学,使学生熟练掌握对物体及物体系统的受力分析、画出受力图并进行相关计算;掌握受力构件变形及其变形过程中构件内部应力的分析和计算方法,熟悉材料的力学性能及测试方法;掌握构件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分析理论并了解其在工程设计、事故分析等方面的应用,为经济合理地设计构件提供必要的理论基础和计算方法,并为有关的后续课程打下必要的基础, 教师授课教学手段采用教具、多媒体技术;教学方式采用教师讲解、学生课内课外训练相结合,理论授课68课时,实验4学时;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工程案例式、研讨式等多种方法相结合。 学生应课后及时复习并完成各章节布置的思考题和课外布置作业,要求学生牢固掌握基础知识并能应用与实际工程,,能力强的学生可按照教师的提示及选作题目进行自学和知识深化。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今后深入学习专业知识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