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介绍

无机及分析化学主要研究的是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及常用分析方法。该课程首先从宏观上介绍物质的聚集状态的基本性质和化学反应的基本原理。然后阐述在科学研究中定量分析的原理,溶液中的化学平衡以及在滴定分析中的应用,进而从微观上介绍物质结构的基本知识。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学会用化学反应的一般原理和定量分析的方法来解决生产、科研中的实际问题;为学生提供学习其他课程所需的背景材料和化学知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科学品质。 课程简介   公共基础化学是非化学专业学习的一门公共基础课,根据专业不同主要分两个课程。分别是针对医学专业、预防专业和口腔专业的《基础化学》和针对生物、农学、林学、食品、动物学、水建、地理等院相关专业《无机及分析化学》。   公共基础化学课程体系的建设与改革是原国家教委“高等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中高等农林/医药院校本科化学系列课程体系改革的研究与实践课题内容的一部分研究成果,目前在国内各相关高校中都做为必修的基础课开设。   《基础化学》和《无机及分析化学》是我校相关专业的必修基础课。早在1995年,我们就针对专科层次的《普通化学》和《分析化学》进行了整合,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到1999年我们对全校本科班开设的《普通化学》和《分析化学》整合为《无机及分析化学》,而医学专业则由原来的《医学化学》根据课程内容修订为目前的《基础化学》。这两个课程目前走在了全国农、林、水、医药院校的前列,得到国内同行的好评。对《无机及分析化学》课程,由西北农大、河北农大主持编写面向21世纪课程体系教材《无机及分析化学》和配套教村《无机及分析化学习题精解和学习指南》两教材时特邀请了我校李炳奇、夏新福、刘红三位老师参加编写;对《基础化学》课程,由卫生部主管的十余所国内著名大学(北京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编写系列教材,我校两位教师参加编写。  由于本门课程开课班级多,任课教师多,为了统一授课标准,我们做到了集体备课。开课前对任课教师下发课程要求、授课重点,平均两周召开一次教研会讨论备课中出现的问题,讨论有关知识点处理,授课中相关问题的处理,并及时听取学生反馈信息,改进授课质量。多年来,坚持考教分离,自1995年以来我们的开课班级一直参加西北地区农林院校统考,考试阅卷做到集体流水作业的方式,公平公正,成绩良好。生命科学的发展、生物技术的进步,使化学在生物科学中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生物、食品、农学、林学、动科、动医等学科研究的主要是生命科学,化学教育工作者如何面对现实更新教学内容,改革和完善教学体系,使之适应21世纪科学技术发展的需要,为此我们对《无机及分析化学》课程的设置和内容进行改革,参编和目前正在使用的《无机及分析化学》教材及教学参考书,主要有以下特点: 1、将原来分属于两门课程(《普通化学》和《分析化学》)的教学 内容融为一体,组成了一个新的教学体系,避免了重复,补了新知识,扩大信息量。2、教材内容力争与农、林、水学科结合,加强了化学与生命科学的联系,体现了农、林、水学科化学课程的特色。 3、将长期从属于理论课的化学实验独立出来,作为一门课程独立开设,可以从根本上解决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弊端,而且可以有效缓解实验室紧缺矛盾,提高实验室利用率。 4、将化学分析中的四大滴定融入四大平衡,使无机化学与分析化学自然成为一体,实现了两门课程的有机结合。   5、避免了《普通化学》与《分析化学》中四大平衡的重复,加强了知识的系统性,更有利于学生学习和掌握。 《无机及分析化学》是一门本科四年制非化学专业相关理科和工科专业的必修课,是一门基础科学,其在分子、原子和离子层次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和性质以及可能发生的变化和能量转换;化学理论已渗透到许多科学领域,如生命生物科学、环境科学、食品及工程科学、农业科学等;另外随着化学在不同领域的应用,有产生了许多应用化学,如环境化学、农业化学、生物化学、食品化学、医学化学等。因此IUPIC(国际纯粹应用化学学会)认为她是一门中心科学,为相关学科的发展和应用起到主要的作用。

课程通知 >>更多
  • 有新作业了 2008-12-13
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