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课程是计算机科学技术本科专业的专业必修课(专业课/综合课/特色课)。作为本专业网络方向的课程群体系框架中第一门公共的、入门性质的基础必修课,是学生学习后续两条主线上若干课程所必备的通识基础和专业核心/主干课程。(注: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达成的两条路线中,一条是以《网络工程与技术》、《网络安全概论》等课程构成的、以培养偏硬的从事系统集成/组网工程类职业的网络工程师培养路线,另一条是以《网页制作》、《WEB开发技术》等课程构成的、以培养偏软的网站开发/网页设计类职业的软件工程师培养路线,两条路线均以《计算机网络》课程为先修基础) 本课程是教育部于2012年7月修订并开始试行的“全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认证补充标准)”规范中界定的本专业公共核心知识体系中与CS-NC(以网络为中心的计算)知识领域对应的专业主干课,也是对应于IEEE/ACM计算机工程教程CCCE中定义的核心知识体系(CS-NC知识领域)的必设课。作为国内外公认的本专业15门核心课程之一,其地位和性质、在本专业人才培养中的作用十分重要和易见。 本课程主要以计算机网络为对象,以ISO的OSI和Internet的TCP/IP协议体系模型为重点,以层次为主线,逐层系统地阐述数据通信和网络协议的基本原理。通过学习本课程,学生可认识和理解局域网的工作原理和互联网的运行机制,把握层次化的网络体系结构设计思想,熟练掌握在局域网和Internet上构建公共基础服务的服务器端配置实现技术和客户端的应用技能,并理解互联网的现状、安全问题和发展趋势,为进一步学习后续的网络工程与技术课程、具备从事网络规划建设和工程施工的职业技能奠定理论基础。总之,本课程基本覆盖了“以网络为中心的计算”的基本内容,在培养学生具备一定的网络建设项目的工程实践技能和为用户提供各种网络服务的能力等方面,具有其他课程不能替代的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