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胚胎学》 一、主要目标和主要内容: 教学目标是使学生获得关于人体组织显微结构和生长发育的基础理论与基本知识,并得到有关的基本技能训练。通过本门学科的教学,要求学生能达到:识别各种细胞、组织和主要器官的光镜结构;辨认人体主要细胞、组织的超微结构,了解这些结构与功能的关系,对人体胚胎的早期发生能有较系统的认识,从而为学习其他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打下良好的基础。在本门科学教学中,要培养学生严肃的科学态度、严格的科学作风和严密的科学方法,要培养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要注意智能的培养,使学生通过本门学科的学习,进一步培养辩证的科学思维方法。 教学内容 0 绪 论 0.1 组织学的内容和意义 0.2 组织学发展简史和当代组织学 0.3 组织学的学习方法 0.4 组织学技术简介 1上皮组织 1.1 被覆上皮 1.2 腺上皮和腺 1.3 细胞表面的特化结构 2 结缔组织 2.1 疏松结缔组织 2.2 致密结缔组织 2.3 脂肪组织 2.4 网状组织 3血液 3.1 红细胞 3.2 白细胞 3.3 血小板 4软骨和骨 4.1 软骨 4.2 骨 5肌组织 5.1 骨骼肌 5.2 心肌 5.3 平滑肌 6神经组织 6.1 神经元 6.2 突触 6.3 神经胶质细胞 6.4 神经纤维和神经 6.5 神经末梢 7循环系统 7.1 心脏的结构 7.2 动脉的结构 7.3 毛细血管的结构 7.4 静脉的结构 8皮肤 8.1 表皮 8.2 真皮 8.3 皮肤的附属器 9免疫系统 9.1 主要的免疫细胞 9.2 淋巴组织 9.3 淋巴器官 10内分泌系统 10.1 甲状腺 10.2 肾上腺 10.3 垂体 11 消化管 11.1 消化管壁的一般结构 11.2 食管 11.3 胃 11.4 小肠 11.5 大肠 11.6 消化管的淋巴组织 11.7 胃肠的内分泌细胞 12 消化腺 12.1 大唾液腺 12.2 胰腺 12.3 肝 13 呼吸系统 13.1 气管与主支气管 13.2 肺 14 泌尿系统 14.1 肾 14.2 排尿管道 15 男性生殖系统 15.1 睾丸 15.2 生殖管道 15.3 附属腺 16 女性生殖系统 16.1 卵巢 16.2 输卵管 16.3 子宫 17 胚胎学总论 17.1 生殖细胞和受精 17.2胚泡形成和植入 17.3 胚层的形成 17.4 三胚层的分化和胚体形成 17.5 胎膜和胎盘 17.6 胚胎各期外形特征和胚胎的推算 17.7 双胎、多胎和联胎 17.8 先天性畸形 二、授课教师和授课对象: 教师:裴学莲,魏虹,张志威 授课对象 临床医学2015级 三、课程类型和学时学分: 专业基础理论课 2.5学分 四、教学方式(授课形式和考核方式): 合班理论 讲授 考试形式:试卷闭卷, 五、教材与参考书目: 主要教材 1. 邹仲之主编. 组织学与胚胎. 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 参考书: 1、《组织学》 (美) W、布卢姆 D、W、福西特主编 2、《组织学》 第1-4版 成令忠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 3、《人体胚胎学》 刘斌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 4、《医学细胞与分子生物学》 汤雪明,等主编,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 5、《组织化学手册》 陈啸梅,等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 6、《实用组织学技术》 杜卓民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