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教育部对大学生计算机基础能力要求为依据,参照高教教指委《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意见暨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基本要求(试行)》,结合学校人才培养定位,根据学院公共课改革指导意见,确定本课程的基本要求:采用案例驱动和翻转课堂等混合式教学模式,通过课程网络资源建设,培养学生信息素养和提升基本信息处理能力,培养学生学会利用碎片时间、个性化时间安排学习,培养学生的通识能力和计算思维意识,服务学生终身发展。 一、 教学方法 1. 线上自主学习 :在任课老师指导下,学生在网上开展自主学习,每周2+N学时,线上内容主要包含课程通知、评分标准、课程资源(课件+视频+文档)、测试作业、讨论区。学生在线上按照每周发布的课程通知学习基本的理论内容,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安排时间、地点,制定适合自己的学习计划,完成线上学习任务。同时每周固定时间安排老师线上值班,为学生答疑指导,了解学生学习动态,完成学生线上学习考核测评。 2. 线下课堂面授 :每两周2学时实验课堂教学,在信工楼机房安排授课,根据《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实践操作性强的特点,线下的实践教学完全在机房完成。在机房学生有更多时间自己动手做练习增强实际操作能力。教师针对学生在课前在线上的学习情况,根据实际问题进行答疑,对操作性问题进行现场示范并解决。再根据课程的知识目标,组织独立或合作完成练习。开展协作探究问题,作业展示与交流等课堂活动。 二、考核评价方式 总评成绩=线上自主学习30%+线下课堂面授20%+期末机试50% (注:期末机试成绩未达到60分者,线上学习成绩统一以0分计) 《大学计算机基础》成绩评定分为三部分:学生自主学习成绩、实验课堂表现以及期末机试成绩。其中学生线上自主学习成绩由是否完整的观看了每讲的视频;完成全部单元测试题两部分组成,并各自设置权重,通过学生学习行为动态统计和完成单元测试题正确率得出线上学习成绩评定。线下课堂面授成绩由课堂实验作业和考勤表现综合得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