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介绍 物理学是自然科学的重要根基,是现代科学和工程技术的重大支柱。一方面,物理学为所有的科学领域提供了理论基础、实验手段和研究方法。另一方面,物理学的重要作用还在于它利用其重要的理论框架,建立了许多相关学科或交叉学科。如生物物理、天体物理、化学物理、原子物理、量子化学、量子生物学、生物磁学等,从而促使自然科学更加迅速地发展,成为高新技术的主要源泉。 结合我校教学实际,以经典物理、近代物理为基本内容的《大学物理》课程是面向全校理、工、农、医药各专业学生的一门必修公共基础课程,是涉及学生人数最多、受益面最广的课程之一。 本课程主要内容体系由力学、热学、振动与波、波动光学、电磁学和近代物理等部分构成,包括经典物理、近代物理,以及物理学在科学技术中的初步应用。此外,根据教育部颁布的非物理类物理课程教学基本要求,针对不同专业的学生,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在教学体系上进行分类型教学,即分为《大学物理A》、《大学物理B》、《大学物理C》,其中工科、数学、化学类为《大学物理A》,医学、药学类为《大学物理B》,农学类为《大学物理C》。 本课程的教学理念是: (1)为各专业学生打好必要的物理基础,让学生掌握一个完整而真实的物理学; (2)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更强调把物理学的思想和方法教给学生,为学生开阔思路、激发探索和创新精神; (3)把素质教育与创新能力的培养贯彻到教学实践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主动探究的学习习惯。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提高学生的理性思维能力,使学生初步学习科学的思想方法和研究、解决问题的方法,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并为学习后续课程和进一步获得专业知识奠定坚实的物理基础。 大学物理A课程是一门实践性比较强的公共基础课,是理工类各专业的普通教育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普通物理学中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物理思想、研究方法、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和能力。介绍物理学的前沿,拓宽学生视野。理论联系实际,结合物理学在农学及生物学中的应用,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为今后的专业课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要求学生掌握普通物理学中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并具有一定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了解物理学的前沿及在相关学科领域的应用。使用的教程是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程《新编基础物理学》上下册第二版,作者:王少杰等。另外还使用过以下教材,学习者也可以参考,也可以在图书馆借阅。 参考教材:1. 赵近芳.大学物理学(第五版,上、下册).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08 2. 程守洙.大学物理(第五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3. 马文蔚 《物理学》(第四版 ,上、中、下册)高教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