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物理》课程简介 物理学是研究物质的基本结构、相互作用和物质最基本最普遍的运动形式及其相互转化规律的学科。以物理学基础知识为内容的大学物理课程既是重要的基础理论课程也是重要的科学素质教育课程。大学物理课程的目标可以概括为掌握物理知识、学习科学方法、培养多种能力、提高科学素养。大学物理课程不仅介绍物理学的基本原理知识、基本思想方法,同时还培养学生的探索和创新的精神,培养学生包括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通过多种途径获得知识等的能力,本课程还要特别注意培养学生严谨和诚实的科学态度,提高科学素养,努力实现知识、能力、素质的协调发展。 大学物理课程各教学班的教学共性是:(1)必须达到教育部颁布的《教学基本要求》和我校《教学大纲》要求;(2)教学环节包括:理论讲授、习题课、课后作业、演示实验操作、考试等;(3)教学手段包括:电子教案、实物演示和电子辅助课件演示、随堂录像插播等。 此外,各位任课教师的教学特点、风格、要求等不尽相同(见下表),请同学结合自身特点选择。 (每位教师的个人简介见http://211.71.70.120:8000网站中“教师简介”一栏) 教师姓名 教学特点 吴柳 1. 穿插介绍Matlab(数学应用软件)在物理学中的一些简单应用,让学生对一些解析解困难的物理问题能够进一步去研究; 鼓励学生自主探索研究并提供指导,对深入研究确实取得有独特见解的成果,课程最终成绩评定时将给予教师奖励加分。 杨甦 授课流畅生动、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师生互动。因担任我校物理竞赛的组织与辅导工作,在教学中满足基本要求的同时,兼顾讲解与物理竞赛有关的内容。 赵红娥: 1. 对重点和难点内容详细讲解,并开展课堂讨论;对要求较低或比较容易理解的内容,采用指导学生自学和课上总结的教学方法; 2. 教学中力求联系工程实际,注重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鼓励(不强求)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设计和动手制作科技作品,对取得成绩的学生在课程最终成绩评定时给予教师奖励加分。 3.采用教学互动clicker系统,调动学生思考问题的积极性,增强师生互动交流与沟通,提高教学效果。 唐莹 1.注意根据学生程度调整教学方式、把握进度。 2.强调因材施教,教学方式注重启发引导,结合教学内容设计研讨专题开展研究性教学。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3.所设计的研讨专题围绕教学基本要求内容,有知识点型、从教学内容引申出的前沿主题型、研发制作教学辅助材料型、内容主线研讨型等四层次。其中对后两个层次问题的研讨中,确实水平较高的学生,在课程最终成绩评定时给予教师奖励加分。 刘爱红 1. 重点、难点突出,详略得当,深入浅出。 2. 课堂气氛活跃,师生互动性强; 3. 例题与课堂练习结合以提高课堂效果。 4. 在某些内容处适当简介物理前沿内容以开扩同学视野。 李云白 1.注重本学科的基础内容要求,讲课热情认真.教学难点讲授清楚,重点突出, 2 对要求较低或比较容易理解的内容,采用指导学生自学和课上总结的教学方法。 3.通过师生间的互动和课堂讨论等方式注重学生的能力培养。采用教学互动clicker系统,调动学生思考问题的积极性,增强师生互动交流与沟通,提高教学效果。 吕燕伍 1.鼓励学生开展自主、创新式的学习模式; 2.课程教学环节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科学研究和实践能力; 3.鼓励学生参加科学创新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的兴趣,学生在学习大学物理期间,可以参与一些与本课程相关的科学研究活动,活动包括:用虚拟现实技术研究基本物理学规律,现代物理学史研究,物理在现代科学技术中的应用等。 章小丽 善于深入浅出地解释物理概念,尽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课堂气氛活跃,善于沟通。 衣立新 合理安排课程进度;知识结构清晰,讲解思路清楚,课堂气氛活跃;认真及时批改作业,及时纠错;关心学生的感受, 注重对学生成人成才和职业规划的引导。 谢芳 1.以深入浅出的方式教授知识,使学生不惧怕物理课程,并且对物理感兴趣。 2.联系相关内容在实际中的应用,帮助学生对所学知识有深刻的理解,培养及锻炼学生应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牛原 重点、难点分析详细,根据具体理论课内容,在讲课中适当结合物理实验扩展讲解实际应用。 滕小瑛 1. 注重与学生的交流互动。注意兼容中、西方教学方法与理念的各自所长,并通过英文原版教材和中、英两种语言的合理运用。 2. 在使学生学好物理知识的同时,自然而然地提高专业英语的能力。 3. 使用教材:《Physics for Scientists and Engineers》<大学物理学> (第三版)Douglas C. Giancoli原著,滕小瑛改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 胡易 1. 详细讲解重点、难点内容和典型例题。 2. 介绍物理新知识和发展动态。 3. 教学注重师生互动,开展讨论,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 培养学生学习能力。 4. 并根据学生掌握的程度调整课程进度, 中、英两种语言穿插运用, 使学生在学好物理内容的前提下,提高专业英语能力; 适时利用clicker进行辅助教学。 5.鼓励(不强求)学生对某些知识点作深入研究,对取得成绩的学生在课程最终成绩评定时给予教师奖励加分。 6.使用教材:《Physics for Scientists and Engineers》<大学物理学> (第三版) Douglas C. Giancoli 原著, 滕小瑛 改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 侯延冰 1. 在物理教学中善于将科学前沿和物理基础课相结合。将物理学史融入物理教学中,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对探索未知科学规律有更好的了解。 2. 教学中充分考虑到学生、教师和物理内容三个方面,注重和学生互动,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 3. 在教学框架上注意中学物理教学和大学物理教学的衔接;在教学内容上注重学生对物理现象、物理感念和物理规律的深入理解。 4. 在物理知识拓展方面特别注重我们身边的物理现象的理解和科学前沿中的物理问题,让物理教学接近生活,接近科学前沿,避免枯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