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介绍

《实验物理A》课程介绍 本课程是面向全校理、工、农、林、医、药等专业本科生开设的一门重要基础课程。使学生学习物理实验基础知识的同时,在实验的基本方法、基本技能等方面受到较系统的训练,掌握初步的实验能力,逐步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以及严谨求实的科学作风;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素质,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奠定基础。 通过完成一定数量的物理实验,学生应达到如下要求: 1、掌握常用基本物理实验仪器的原理和性能,学会正确使用、调节和读数。 2、了解一些物理量的测量方法,知道如何根据实验要求确定实验方案、选择实验仪器、设备,如何减少实验误差。了解常用仪器的性能,并掌握使用方法。 3、掌握实验数据处理方法的应用。学会对实验进行误差分析和不确定度评定的基本方法,正确运用有效数字,学会定性判断和定量估算实验结果的可靠性。 4、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和严谨的科学作风,特别是严肃认真对待实验数据,杜绝弄虚作假,树立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道德。 5、初步独立设计实验方案。 《实验物理A》共设置2学时绪论课和30学时实验操作课,绪论课主要讲解实验操作基本知识和实验的基本要求,共有16个实验供学生从中选择15个作为必修实验,16个实验分别为: 金属线胀系数的测定, 落球法液体粘滞系数测量, 杨氏模量的测定, 基本长度测量, 电表的改装与校准, 惠斯通电桥测量电阻, 旋光仪测旋光液体的浓度, 光的等厚干涉及应用, 空绝绝热指数的测定, 准稳态法测定导热系数和比热, 三线摆, 惯性称的定标与物体惯性质量的测定, 霍尔效应实验, 地磁场水平分量的测量, 分光计的调整就用透射光栅测定光波波长, 迈克尔逊干涉仪的调整和使用 该实验为理科学生进行科学实验训练的一门必修课程。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在实验基本知识、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方面得到系统训练,实验能力和素质逐步提高。进一步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课程通知 >>更多
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