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工学》课程介绍 "电工学"课程是工科非电类本科专业学生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本课程主要讲授电路的概念,直流、交流电路的分析方法,变压器、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原理和应用,简单的继电接触控制系统的设计及使用,安全用电的知识和技能。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工科非电类本科专业的学生获得电工技术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够应用电工技术的理论知识分析、解决实际的工程问题。 本课程的教学目标包括:知识目标、能力目标、素质目标。(1)知识目标:a、掌握直流电路的基本理论和定律,并能对电路进行分析和基本的计算;b、掌握交流电基本知识、能对正弦交流电路进行分析计算,能对负载的连接方法,电压、电流、功率进行计算等;c、掌握电动机、变压器、电气控制元件、电工仪表等基础知识;d、掌握电气识图、基本电气控制电路原理的知识;e、掌握安全用电常识。(2)能力目标:a、具有安全用电、触电防护能力;b、具有常见电工工具、仪表的使用能力;c、具有交直流电路识图、分析计算、安装接线能力;d、具有常用电气设备、电气控制系统检修能力;e、具有简单电气控制系统的设计、装接、调试能力。(3)素质目标:a、培养质量意识、环境意识、安全意识等;b、培养理论和实际结合,运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c、培养团队协作、沟通及表现能力;d、培养勇于创新、爱岗敬业的工作作风;e、培养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教学条件:(1)对于教学大纲中“电路分析”部分偏理论的内容,采用板书教学结合网络教学平台的混合式教学环境;(2)对于教学大纲中“电机”部分偏应用的内容,采用多媒体教学、集中课程实验、网络教学平台相结合的教学环境;(3)对于教学大纲中“继电接触控制”,“安全用电”部分的内容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结合集中课程实验的教学环境。 教学内容:(1)电路的概念,直流、交流电路的分析方法;(2)变压器、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原理和应用方法;(3)简单的继电接触控制系统的设计及使用方法,安全用电的知识和技能。 教学方法:教师层面,精心组织、理论精讲、启发引导、操作示范、思路点拨、巡回指导、有效激励,提倡教师角色向交流型、对话型、服务型、顾问型转变,通过实践任务的多样性去鼓励学生的创新性,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学生学习状况信息的反馈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调整教学进度。 具体教学方法包括:(1)讲练结合、理实一体,“教、学、做”相结合,理论指导实践,实践中感悟理论;(2)案例教学,选取“典型案例”,例如,电动机启动时家里的电灯变暗-说明电动机的启动电流大对电网造成的危险;(3)启发互动式教学,提出问题—引导思考—学生讨论教师总结—得出解决问题的结论;(4)类比法,具体到抽象,感性到理性(如用水路的某些特点的来类比电路,电路来类比磁路等)。 教学设计理念与思路:(1)理念:“以工程实际应用为导向,强调职业素养教育”。(2)思路:突出学生为中心,实践为中心的特点,以学生将来从事的职业岗位必备的相关知识和技能为依据,以项目为主线,任务为主题,采用项目导向,任务驱动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实现教、学、做一体化。 课程特色:(1)针对工程实例,将工程实际应用与课程内容相衔接,使教学内容与生产实际紧密结合,在教学组织中即引导学生进行工程思维的训练,达到培养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能力的目的; (2)把职业素养教育同教学内容紧密结合起来,加强电气工程科学精神和工匠精神教育,使教学过程成为引导学生学习电工技能、锤炼心志和养成品行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