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介绍

一、课程的性质、地位和任务 信息检索与利用课是一门基础课,是高等院校培养学生信息意识和信息素质,以及文献信息检索基本技能的方法课,具有较强的理论性、知识性和实践性。通过教学和实践,使学生具备文献信息检索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熟悉本专业及相关专业文献信息资源;掌握通过多种方式获取和利用文献信息资源的基本技能;学会用科学的方法进行文献信息的收集、整理、加工和利用,提高学生在学习和工作中的自学能力和独立创新能力。 二、基本要求 (一)基础理论 通过理论学习,要求学生掌握文献信息检索的基本理论(包括信息资源、信息检索系统、信息检索语言、信息检索原理);掌握信息检索的基本技术(信息检索方法、信息检索途径、信息检索步骤、信息检索结果的识别);从而掌握文献信息检索的理论基础,具备分析和解决文献信息检索实践中的具体问题的理论知识。 (二)基本技能 基本技能的重点在于锻炼学生应用基础理论去探讨、研究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教学实习环节,要求学生熟悉与本专业有关的印刷型信息检索系统、数据库信息检索系统和因特网信息检索系统,运用文献信息检索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技术,实际操作相关检索系统,完成文献信息的检索和利用,掌握文献信息检索的基本技术,具备文献信息检索的基本技能。 三、教学安排 本课程总学时24学时,分理论教学和实习教学两个部分。理论教学包括讲授和课堂讨论,计6个学时;学生通过网络教学平台自主学习,8个学时;上机实习操作,10学时,重点掌握常用中外文数据库和因特网信息检索技术和方法。 本课程教学一般在二年级或三年级完成。 四、成绩评定 课程成绩包括讨论课成绩、网络自主学习成绩、实习作业成绩以及机考成绩四个部分,其中各项所占比重为15:25:30:30。具体要求及成绩评定方法如下: 1、面授讨论课(15%) 评价包括:课堂小组合作与互动+小组任务展示个人表现等。 2、自主学习(25%) 评价包括三部分:登陆网络学习平台的次数、在线学习时间(10分);参与在线专题讨论(5分);完成导学任务中的作业和测试(8分);参与问卷调查(2分)。 3、实习作业(30%) 包括5次实习作业完成情况,检测学生对知识的融会贯通及实际检索能力。 4、联机考试(30%) 采用无纸化上机考试,由题库随机抽题组卷,以客观题为主,注重对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

课程通知 >>更多
  • 图书馆文献检索综合实习报告 2019-09-09
  • 建筑20171班考试会议地址 2020-04-20
  • 城规20181、2班考试会议地址 2020-04-20
  • 2019-2020学年第二学期《信息检索与利用》第九周学习计划 2020-04-18
  • 材料20181、2班考试会议地址 2020-04-18
  • 2019-2020学年第二学期《信息检索与利用》实习课课件 2020-04-12
最新动态
  • 闫婷发布了新的测试《信息检索与利用》2020-2021学年第一学期——化工2018(1、2)班
  • 闫婷发布了新的测试《信息检索与利用》2020-2021学年第一学期——化学20181班
  • 闫婷修改了通知公告图书馆文献检索综合实习报告
  • 闫婷修改了通知公告图书馆文献检索综合实习报告
  • 闫婷修改了通知公告图书馆文献检索综合实习报告
  • 闫婷发布了新的调查问卷《信息检索与利用》课程学习动机调查问卷
  • 闫婷发布了新的测试单元测试7
  • 闫婷发布了新的测试单元测试10
  • 闫婷发布了新的测试单元测试6
  • 闫婷发布了新的测试单元测试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