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心理辅导》课程简介 一、课程目标 本课程的目标在于帮助师范生理解中学生心理辅导的内涵、现状、理论和方式,识别中学生出现的心理问题。课程涉及的主要内容有:学校心理辅导的基本知识和理论,个别心理辅导,团体心理辅导,中学生学习、生活、职业生涯心理辅导。通过课程的学习,师范生能掌握学校心理辅导的知识和理论,理解促进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基本方法;了解维护、促进教师的心理健康的方式;奠定学校心理辅导的基础,利于师范生中学生心理辅导工作的专业化。 二、课程性质与定位 《中学生心理辅导》课程是石河子大学师范类本科生所开设的一门专业选修课,计划24学时。 本课程以培养师范生的专业素养为核心,根本目的在于培养师范生识别中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和自身的心理问题,利用正确的方式促进中学生及其自身的心理健康。课程为培养一名“学生喜欢、职业幸福感高、心理辅导艺术高超”的教师而服务。 三、课程的人才培养目标 课程培养具备心理辅导理论与技能,能在中学教学岗位上对中学生进行心理辅导和咨询的专兼职教师。人才培养目标是:旨在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较宽,综合素质良好,具备较强学习、实践和创新能力的理论和实践结合型本科人才。 四、与前后课程的衔接关系 该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是学生在修完普通心理学、儿童发展心理学和人格心理学等基础心理学知识,对心理学和教育教学有一定基础理论之后,为进一步培养学生心理学知识和理论在教育领域应用的能力而开设的一门重要的基础课,是学生后续进行课程教育学论、教育见习实践环节、教育实习支教环节等课程学习的基础。 五、课程特色 (一)本课程系统的介绍了中学生心理辅导的基础、内容和途径。在基础方面,介绍了学校心理辅导的含义及其相关概念,并对心理健康和心理问题做了系统的阐释;在内容方面,重点介绍了学校心理健康与辅导、个体心理辅导、和团体心理辅导等知识,涵盖了中学生的学业、生活和职业生涯等方面;也为中学生认识自我心理问题和学会解决问题的方法提供了帮助。 (二)本课程在关注学生心理问题的同时,也关注教师的心理健康,拓展了中学生心理辅导的内容,为培养一名“学生喜欢、职业幸福感高、心理辅导艺术高超”的教师打开了理论通道。 (三)本课程是针对所有师范类本科生开设的一门师范专业基础课,重点培养未来中学教师的心理健康素养以及维护中学生心理健康的能力,内容建构是以心理辅导基础为引导、以中学生心理辅导内容为主体、以中学生心理辅导途径为根本落脚点,授课形式上主要以案例剖析为主。 六、教学条件 本课程要求执教教师必须是教育学相关专业的讲师,要有一定的理论知识,并且具备一定心理辅导实践背景;要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并具备教学创新精神。 教学资料要求齐备、完整;教学文件制定科学、合理;各种案例和活动既要能反映出所讲知识需要,也要帮助学生认知辅导过程所采取的方式方法。 为进一步提升课程教学效果,课堂教学地点设置在功能齐全的多媒体教室,其先进的电化教学设备,能够满足多媒体实践性教学需要,成效明显。同时还需要疆内中小学校的辅导中心给予真实的案例支持,使学生能在较为真实的心理咨实践中切实感受心理辅导的本质和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