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经济学》简介 药物经济学是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起源于1970年代的美国,并且从1990年代初开始在加拿大、澳大利亚、英国、荷兰、美国等发达国家的医药卫生体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药物经济学(Pharmacoeconomics)是应用经济学的一个分支,是一门对卫生保健系统中药物治疗成本(资源消耗)以及药物产品和药学服务的效果(临床的、经济的、人道主义的)进行识别、测量和比较的学科。具体地说,药物经济学以现代经济学的原理和方法为研究手段,结合流行病学、决策学、生物统计学和临床试验学等多门学科的知识,全方位地分析不同药物治疗方案、药物治疗方案和其它非药物治疗方案,以及不同医疗或社会服务项目(如社会养老与家庭照顾等)的成本和结果(效果、效益或效用),以成本和结果的比值为主要指标来评价其经济学价值的—门应用性学科。药物经济学的研究更新了药物评价的观念,使经济性成为了继安全性和有效性的又一药物评价的原则。药物经济学主要研究方法有成本-效果分析(Cost-Effective Analysis)、成本-效益分析(Cost-Benefit Analysis)、成本-效用分析(Cost-Utility Analysis)以及最小成本分析(Cost-Minimization Analysis)。药物经济学主要应用于新药申请、药品定价、药品目录遴选、临床治疗决策、药品营销以及新药研发决策等领域。本课程教学的主要内容就是来介绍药物经济学研究中的基本理论、概念和方法。 根据临床药学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通过课堂讲授、案例讨论、毕业实习及自学,使学生掌握药物经济学的定义,了解药物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过程,掌握药物经济学成本分析,熟悉药物经济学的研究设计,能够运用最小成本法、成本效益分析、成本效果分析与成本效用分析等研究方法指导实践工作,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独立思考和分析问题以及独立工作的能力。本课程结束后,学生应懂得药物经济学研究能够协助社会医疗保险计划和医疗保险公司制定合理的药品报销政策,能够帮助医院和临床医护人员优化治疗方案,能够给消费者(患者)提供全面的药品治疗信息,可以指导医药公司的新药开发以及市场营销决策。 济学课程简介.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