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学习,学生可了解兵团建立以来新疆历史发展的基本趋势及特点、在新疆经济与社会发展中的历史地位与作用,对兵团发展中的其他重大问题等知识有一个系统的了解和认识;通过对兵团相关内容的学习,在进一步整理与深入挖掘资料的基础上,初步了解各种学术观点、前沿学术动态,进而掌握历史学课题的基本研究方法,具备捕捉兵团相关信息并进行学术研究的能力;同时也对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及兵团院校学生对兵团的社会认同产生积极的作用。 课程内容体系:按照历史发展的顺序,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历史分为六个时期:一、中国西部历代屯垦状况及中央政府屯垦政策研究,认为兵团的组建是中国共产党人总结、借鉴历代中央政府西部边疆治理政策及创新的结果。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由来,使学生掌握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由来、人民解放军进军新疆的战略决策、对民族军的改编和起义部队的整编的意义与作用、驻疆人民解放军面临的局势、平叛剿匪、民主建政的意义与作用。三、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创业时期(1950—1954),要求学生掌握驻疆人民解放军参加大生产、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内容及妇女入伍到新疆的意义、作用。四、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发展时期(1954—1966),要求学生掌握新疆军区生产建设兵团成立、经济的初步发展与国营农场创建、经济大发展、大调整及兵团教科文卫事业发展的概况、意义、作用。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挫折时期(1966—1980),要求学生了解并掌握兵团体制撤销的意义、作用及基本评价。六、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恢复与奋进时期(1981—至今),要求学生了解兵团体制恢复、改革经营体制、实行承包制、家庭农场建立、复兴工业的措施和成效、改革成果及兵团计划单列、“十五”计划制定与实施及兵团“十一五”计划的主要目标、意义及作用等。理性认识兵团体制恢复及兵团地位的历史必然性,回答兵团体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进一步存在和发展的客观必然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