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课程地位 经济法学是我国现行高等教育所确立的法学专业14门核心课程之一,是一门新兴的,多学科交叉的综合学科,与社会市场经济发展密切相关。作为法学体系中的一个独立部门法,其学习有着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二、课程目标 经济法学是法学专业核心课程,共计54课时,第5学期开课。本课程的指导思想是使学生掌握经济法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通过学习,使学生提高法学理论水平,学会运用经济法学基础理论分析、解释和解决法律实践中遇到的问题。 三、课程要求 1、注重课程基本概念、基本原理讲解和相关部门法内容的联系互动,重在夯实学生的法学基本功; 2、关注课程学术前沿和热点问题,内容设置要有一定的理论深度和宽度,旨在提高学生的法学理论水平; 3、注重理论联系实际,重在培养提高学生运用经济法学基础理论分析、解释和解决法律实践问题的能力。 4、积极运用案例分析法、讨论法、多媒体、网络教学等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性,实现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 5、实现和学生的互动,注意引导学生做好课外阅读工作,及时做好答疑和作业批改工作 6、学生应认真思考,善于质疑。及时完成、上交教师布置得纸质和网络作业,课外自觉进行有效阅读相关资料。按时上课,不迟到、早退、旷课。 四、教学内容、学时分配 绪 论 2学时 第一编 经济法总论 9学时 第一章 经济法的历史 2学时 第二章 经济法的概念 2学时 第三章 经济法的地位与体系 2学时 第四章 经济法的主体 2学时 第五章 经济法上的责任与奖励 1学时 第二编 市场规制法 21学时 第六章 市场规制法导论 2学时 第七章 反不正当竞争法 5学时 第八章 反垄断法 8学时 第九章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3学时 第十章 产品质量法 3学时 第三编 宏观调控法 22学时 第十一章 宏观调控法导论 2学时 第十二章 财政法律制度 6学时 第十三章 税收法律制度 8学时 第十四章 金融法律制度 6学时 五、教学手段方法 以讲授法为主,辅之以案例法,多媒体课件、讨论式法、网络教学法等多种手段。 六、考试内容与方式 测试内容: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的认知、理解与应用。其中,重点内容70%,难点内容10%,其他内容20%。 测试方式:闭卷考试,课程成绩由期中成绩、平时成绩(考勤、作业)和期末考试成绩组成。考试题型有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判断题、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案例分析题。 七、教材及主要参考书目 教 材: 《经济法学》 张守文主编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8年版 参考书: 《经济法》 史际春主编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5年版 《经济法学》 漆多俊主编 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年修订版 《经济法案例分析》(第二版) 李艳芳主编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年第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