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介绍

一、本课程校内发展的主要历史沿革 本课程的历史发展演变就石河子大学而言,主要经历了以下二个基本阶段。 (一)本课程的初步确立 本课程的前身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是改革开放以来自治区教委根据教育部的有关精神,结合新疆的实际在新疆高校的“两课”课程体系中增设的一个地方性课程。 二、本课程的重大变革 2005年课程体系有了重大的变革。自治区教委根据国家教育部实施“05思想政治理论课新方案”的要求,由原来的《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政策》改为《新疆历史与民族宗教理论政策教程》,增加了新疆历史、民族、宗教以及反对民族分裂等内容,更加突出了新疆实际,地域色彩更加浓厚。2002年《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课被评为石河子大学一类课程。2009年《新疆历史与民族宗教理论政策教程》课程被评为石河子大学精品课程。2012年《新疆历史与民族宗教理论政策教程》课程被评为兵团精品课程。在各方面有利条件的支撑和帮助下,我们为全面提高教学效果和质量,在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方法、教学管理、教学评价等环节进行了深入改革,大大增强了该课程的针对性、实效性。理论与实际的有机统一,使理论的说服力、吸引力和感召力都有了较大的提高,得到了各方面的充分肯定。 二、理论课和理论(含实践)课教学内容 结合本校的办学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和生源情况,说明本课程在专业培养目标中的定位与课程目标 石河子大学是隶属新疆建设兵团的一所西部综合性大学,学校主要为西部培养各类专业人才,生源来于新疆和全国各地。本课程是具有地方性的思想政治理论课,通过学习使大学生正确地认识新疆历史,增强“四个认同”意识和中华民族的凝聚力,牢固地树立民族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思想观念,贯彻执行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始终坚持“三个离不开”的思想,自觉地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 知识模块顺序及对应的学时 1、新疆历史、民族、宗教发展历史及现状,共10学时。 2、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共8学时。 3、党和国家的民族、宗教政策,共14学时。 4、反分裂教育,共4学时。 课程的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重点:新疆历史、民族宗教演变史;马克思主义关于民族和民族问题的理论;民族区域自治政策;党的宗教政策。 难点:新疆在历史发展中与中央政权及祖国内地的关系;新疆宗教历史的发展演变;影响民族发展的基本因素,民族问题与社会发展的关系;党和国家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依据;如何全面正确地贯彻执行党的宗教政策;民族分裂主义的本质和危害性。 解决办法:在教学过程中,用大量的历史史实,以史带论,使学生正确认识新疆历史及民族宗教演变史;通过对史料的分析,使学生了解新疆民族宗教的发展史;理论联系实际,通过大量的现实问题,使学生加深对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理解;通过对新疆的“三股势力”制造的暴力恐怖事件的分析,使学生深刻认识民族分裂主义的本质和危害性,使学生自觉地反对民族分裂活动,维护国家的统一。 实践教学的设计思想与效果(不含实践教学内容的课程不填) 鉴于本课程是面向全校学生开设,学生数量的实际情况,目前没有稳定的实践教学基地。我们依据现有条件开展了一定规模的实践教学活动。如观看教学录象,要求学生访谈、实地考察并撰写课程论文,听专题讲座等。实践效果比较理想。 实践(验)课教学内容 课程设计的思想、效果以及课程目标 《新疆历史与民族宗教理论政策教程》是一门具有新疆地方特色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为了加强学生对新疆历史 、民族、宗教的感性认知,反对“三股势力”,课程组采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积极开展实践教学。目前实践效果比较理想,学生对新疆稳定与民族团结的意义有了新认识。 课程内容(详细列出实验或实践项目名称和学时) 实践教学内容主要是: 1、使学生了解新疆民族宗教历史,3学时。 2、少数民族风俗人情,5学时。 3、新疆民族分裂的危害,4学时。 课程组织形式与教师指导方法 实践教学组织形式是: 1、观看教学录象。 2、学生访谈、实地考察并撰写课程论文。 3、聘请北京大学、兰州大学、新疆社会科学院知名教授等开展专题讲座。 4、参观石河子军垦博物馆、反分裂图片展。 教师指导方法: 1、对教学录象内容分析讲解。 2、指导学生设计访谈、考察纲要,指导学生撰写课程论文。 3、教师对部分问题进行专题讲座,组织学生听校外专家讲座。 考核内容与方法 根据教师设计的实践教学内容,课程组进行教学观摩,互相交流,互相评比课程论文质量。要求学生写出读后感、观后感,撰写论文符合要求,组织学生演讲、辩论等,教师进行点评。 创新与特点 《新疆历史与民族宗教理论政策教程》实践教学目前仍处于探索阶段,主要原因是资源不足。民族理论课程组开展的实践教学具有操作性强、方便实用等特点。经过长期探索,提出实验室建设的设想。 三、教学条件(含教材使用与建设;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的扩充性资料使用情况;配套实验教材的教学效果;实践性教学环境;网络教学环境) 本课程主要使用的是自治区宣传部、教委组织编写的新疆高校地方通用教材。为了统一组织教学和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基本理论知识,我们编写了《新疆历史与民族宗教理论政策教程》的教学大纲、学习基本要求。 本课程教、学使用的资料主要包括图书资料、音像资料、网络资料三个大类。图书资料主要有大学图书馆及院资料室的相关资料。音像资料有《中华各民族》、《民族风情录》、《沧桑两千年》等涉及到本课程的光碟。网络资料主要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从网络上获取的书籍、期刊、其它院校本课程教学、改革、发展的信息。 突出实践教学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一个基本发展方向,只有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使理论知识成为学生认识社会、了解社会,解决自身困惑的有用工具,才能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才能真正实现进头脑的目标。在实践教学的组织过程中,我们通过引导学生参与课堂讨论、观看教学电教片等活动,使广大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中来,提高了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了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改善了教学效果。同时,为了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根据本课程的特点及石河子地区的实际情况,本课程组拟建立新疆历史与民族宗教理论政策实践教学室。 网络教学方面,我们正在制作包括课程简介、教学大纲、教学日历、教案、讲稿、教学课件、习题集、热点问题、阅读书目、参考文献、专题理论文章等内容的教学网页,以丰富学生参与本课程学习的途径和方式,达到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自学能力的目的. 四、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含多种教学方法灵活使用的形式与目的;教育技术应用与教学改革) 教学方法:本课程组在坚持理论讲授为主的同时,适当运用师生互动讨论、专题讲座、现场答疑、案例教学、参观调研等方法,力求用多种多样的方法满足不同教学内容和不同专业学生的需要,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和效果,将讲授与课堂讨论、演讲、播放音像资料结合起来,特别是课堂讨论方面,效果显著。教师精选部分与课程理论有关、又是社会热点问题,提前布置与学生,上课时让学生讨论,教师进行点评。这种形式既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又培养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实践证明效果良好。为了保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在教学过程中主要采取两种形式:一种是时事介绍。第二种形式就是对于一些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现实重大问题,则采取专题讲座的形式与教学内容结合起来。通过这些形式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即丰富了教学内容,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又使大学生能够对当前国际国内问题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课程组积极的进行考试方式方法改革,从本课程的性质、特点及教学目标出发,对考试方式、方法进行了较大改革,先后采取了闭卷考试、开卷考试、撰写课程论文等方式。由于本课程新教材为2007年初次使用,目前主要是闭卷考试和平时成绩相结合,本课程的考试方式仍待探索。 教学手段:从教学实际需要出发,科学地研究、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实现课程教学与现代教育技术的有机整合。课程组制作了全程多媒体教学课件,实施电化教学,组织学生观看系列教学电教片,辅助教学,特别是从2006年开始由专人负责录制最新的教学音像资料,供课程组全体教师使用,增强了教学的实效性和针对性,受到学生的欢迎。 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打破了传统、单一的“学理式”政治理论教学模式,改变了“教师讲得好辛苦,学生听得直迷糊”的课堂教学局面,使教学图文并举,声情并茂;使学生视听结合,耳目一新;丰富了教学内容,优化了教学环节、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增强了教学的艺术感染力,使课程不仅理论内容先进,而且在形式上也站在时代的前沿,真正较好地完成了“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的重要任务,实现了本课程教学的历史使命。 五、教学效果(含校内同事举证评价、校外专家评价及有关声誉的说明;校内学生评教指标和近三年的学生评价结果;课堂教学录像资料要点) 随着教学内容、方法改革的不断深化,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不断提高,对本课程的教学普遍持认同与赞许态度,学习质量不断提高。同行专家和大学管理部门对本课程的教学改革和教学效果提高均给予充分肯定。 1、同行评价: 通过院系组织专家听课以及课程组内部观摩、听课和交流,对课程组教师的教效果总体评价良好。 2、学生评价: 从我院期中教学检查和大学教务处教学效果调查反馈的情况看,课程组教师教学效果良好。教学内容的实效性、针对性,教学方法手段的灵活多样,考试改革,以及教学模式改革实验广受学生好评。毕业班学生对课程组教师的教学态度和教学效果总体评价良好随着教学内容、方法改革的不断深化,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不断提高,对本课程的教学普遍持认同与赞许态度,学习质量不断提高。同行专家和大学管理部门对本课程的教学改革和教学效果提高均给予充分肯定。 3、评价结果: 桂全民、郑昆亮、玛达尼亚等教师,同行、学生评价分值一般在85-90分之间,个别班级给出90-100之间。 4、课堂教学录象要点: 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新疆自古以来就是多种宗教并存地区。 中国各民族概况。 民族分裂的危害性。 中国少数民族风俗。

课程通知 >>更多
  • 2010年12月考试通知 2010-11-30
  • 实践教学--演讲稿格式 2010-03-31
  • 实践教学--观后感格式 2010-03-31
  • 实践教学--读书心得格式 2010-03-31
  • 实践教学--社会调查报告格式 2010-03-31
  • 实践教学:社会调查范例PPT 2010-03-06
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