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介绍

《养分资源综合管理》课程简介 英文名称:Nutrients Resource Management 教学对象:农业资源与环境本科生 教学时数:24学时 学分:1.5 先修课程:土壤学、作物营养学、作物栽培学、农业生态学 养分是维持植物生长的重要物质基础,也是重要的自然资源。养分资源包括土壤、化肥、有机肥和环境所提供的所有养分。 养分作为一种资源,具有两重性:既是一种生产资料,也是一种环境污染物,且部分养分资源具有不可再生性。长期以来,由于养分资源管理缺乏深入系统的研究,致使在生产实践中,只重视化肥的投入,而忽视了其他来源养分资源的利用,带来了一系列严重的资源、环境和农产品品质问题。例如化肥使用上存在着用量大、肥效低、养分配比不合理、地区间分配不均、作物间不平衡、肥料品种结构不适宜等问题,严重制约了养分资源的高效利用,同时也对环境产生了严重的负面影响。大量的有机养分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它们流失在环境中,不但浪费了大量养分资源,而且污染了环境。同时,随着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城市废弃物、畜牧生产的废弃物等数量越来越大,造成严重污染。土壤作为最大的养分资源库,不仅能提供各种营养,而且还可缓冲养分供应,其养分资源潜力巨大,也有待于挖掘利用。 在国际上,养分综合管理已经成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技术,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成为研究的热点。SSNM、FSNM方法称为田块水平养分资源管理的主要方法。在宏观养分管理上,将养分管理扩展到“农田-畜牧-营养-环境”营养体系养分循环上。 国际上养分资源综合管理已经成为农业资源与环境本科生、学术的必修课。 本课程可分成两部分:养分资源综合管理的原理、养分资源综合管理的方法与应用。 养分资源综合管理原理介绍养分资源的资源属性,养分资源的来源与去向,养分面源污染的成因和对策,农业系统养分资源I/O与循环特征。 养分资源综合管理的方法与应用介绍稳定同位素在养分资源循环中的应用,Nmin、QUEFTS在田块水平养分资源管理上的应用、反射仪、叶绿素仪在作物氮素营养诊断上的应用,遥感在区域养分资源综合管理上的应用和方法步骤。 通过本课程学习,学术应能掌握养分资源综合管理的基本原理,能自主分析特定农业生态系统中养分资源的来源、循环特征,提出养分资源综合管理的一般性对策。基本掌握养分资源综合管理的主要技术和方法,并能从事相关的科研设计和实施。 养分资源管理作为农业资源与环境的重要专业课程,对新时代“绿色发展”、“金山银山就是绿水青山”背景下,学生专业发展具有特别重要的作用。

课程通知 >>更多
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