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课程的性质、地位 测试技术是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电子信息专业的一门必修技术基础课,属学科主干课。本课程是研究非电量测试中常用的传感器、信号调理电路及记录仪器的工作原理,测试信号的分析和处理,以及常见非电量的测量方法。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合理地选用测试装置并初步掌握进行非电量测试所需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测试技术是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而迅速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学科。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离不开测试技术,而且不断对测试技术提出新的要求。可以说,采用先进的测试技术是科学技术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也是科学技术现代化必不可少的条件。人类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和改造离不开测试技术。特别是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在机械工程、农业生产、交通运输、电子通信、军事技术、宇宙科学以及科学研究等领域中都离不开测试技术;至于人造地球卫星的发射与回收、宇宙空间的探测、航天工程等尖端技术的科学研究则更是与测试技术紧密相关的。因此,测试技术是机械工业发展乃至一切科学技术发展的一项重要基础技术。 2、课程发展的主要历史沿革以及现状 1978年前后,测试技术作为专业课开始列入部分机械类专业的教学计划。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教学经验的积累,对测试技术课程在高等工业教育中的作用和地位有了新的认识,1985年该课程被确认为重要的技术基础课。十多年来,由于各类教学实践的广泛开展,使测试技术课在培养学生、改造专业和促进科技进步等方面的重要作用等到公认,并受到普遍的重视,许多高校纷纷将该课程列为本科教学中的主干课程和研究生的学位课程,并切实加强师资和改善实验条件以提高其教学质量。 我校(原石河子农学院)于1983年开始在农机化专业设置测试技术课程,1990年以前为选修课程,1990年以后改为限选课程,1997年列为机械设计制造专业的必修课程,1999年全国专业计划改革以后,该课程被列为机电学院所有专业的核心主干课程,2002年大学学分制改革,我院在重新修订的各专业教学计划中,依然将测试技术课程列为三个专业的核心主干课程,计算机系新开专业电子信息工程也安排了该课程。2001年机电院招收硕士研究生,该课程被列为农机化研究方向的学位课程。从院、系十多年来对课程的定位变化就可看出测试技术课程在机电各专业的课程体系、人才培养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