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介绍

2009年《家畜育种学》课程介绍:《家畜育种学》是动科专业的专业基础平台主干课程之一,自1959年原农学院建校以来就已设立的传统课程和动科专业的必修课程,为动物生产如养牛学、养羊学、养猪学等动物生产专业课奠定坚实的理论与实践基础,是动科专业的专业基础课,面向动科专业三年级的本科生开设。 《家畜育种学》课程的发展主要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起伏发展阶段,1959~1969年是新疆军垦生产建设兵团农学院成立之初的10年,新疆的畜牧业刚开始有所发展,养殖业成为主要的副业。畜牧专业已成为是当时学校最主要的专业,而家畜育种学又是该专业最重要的课程之一。李一善教授等老一辈学者,在艰苦的条件下开始了本课程的建设工作并取得胜一定发展。到了1969年,兵团农学院解散,虽然之后在奎屯成立了奎屯农学院,家畜育种学课程建设还是受到了很大影响。 第二阶段稳步上升发展阶段,到了上世纪80年代~90年代,奎屯农学院搬回石河子恢复成立石河子农学院,这一阶段,主要加强了教学与科研的紧密结合,本课程组李大全教授等许多学者与中国工程院刘守仁院士进行了广泛的合作,应用数量遗传学原理和方法,开始了中国美利奴羊(新疆军垦型)新品种(品系)的选育与研究,相继培育了体大产毛量高、羊毛优质、强毛、毛密、多胎、无角以及超细等7个品系,产生了许多有影响的科研成果,促进了课程的建设和发展,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参与科研和教学实践。课程教学的手段和内容也逐渐完善,教学效果比较明显,课程教学的特色开始形成。 第三阶段快速发展阶段,1996年石河子大学成立,校院两级都非常重视家畜育种学课程建设,加大了对本课程的建设力度,《家畜育种学》课程建设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时期。教学投入、教材改革、教学手段、实践教学有了进一步的提高与完善。1995年本课程所在的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学科获国务院学位办授予硕士学位授权点,1997年被遴选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重点学科,2003年申报博士学位点成功,获国务院学位办授予博士学位授权点。这一时期,本课程教学、科学研究、学科建设、人才培养获得快速发展。现有一支以中青年学术骨干不主体,学术思想活跃,年龄、学历和学缘结构合理,研究方向稳定、特色鲜明的教师队伍。

课程通知 >>更多
  • 《生物技术与动物育种》演讲比赛的通知 2012-12-23
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