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介绍

病理学教研室从1997年开始开展课程建设,先后被评为医学院和兵团“优秀课程”,大学“一类课程”和“精品课程”,同时学科建设也取得了显著的成绩,1997年以来先后被评为大学“优秀重点学科”和兵团“重点学科”。目前学科承担国家自然基金项目、兵团博士资金和医药专项基金项目等33项。 病理学课程是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之间一门重要的桥梁学科,是医学生的一门主干课程。病理学课程实施教学、科研和医疗(病理诊断)相结合的建设体制,教学特点: (1) 传统病理学与病理学进展结合:在重点讲授病理形态变化的基础上,介绍病因、发病机制和病理诊断方面的新进展、新理论和新技术。⑵基础与临床结合:加强教学内容中临床病理联系内容的讲解,加强临床病理讨论,并组织学生参观尸检和活检工作、,使病理学教学内容更加接近临床学科。⑶教学与科研结合:教师积极开展科研工作,并将最新的科研信息融入教学内容中。 教学与学习方式:(1) 理论课采用最新统编教材,授课全程采用计算机电子课件,文字部分应用中英文双语形式,教师授课的主要参考书是国际较通用的教材“Robbins Basic Pathology” (2003年版)。(2) 在病理学实验教学中,总论以传统病理学教学手段为主,通过大体和镜下标本的观察,验证课堂上所学的理论知识,使学生掌握疾病的基本病理变化。各论以《临床病理讨论》为主,辅以大体、镜下标本的观察,通过对系统疾病的综合分析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考试方式:⑴ 采用阶段性练习测验与期末考试相结合的方法,⑵ 理论考试内容着重于病理学基本理论及基本知识点,增加临床病理分析内容,培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 ⑶ 建立了病理学考试标准题库,实行考教分离。

课程通知 >>更多
最新动态
  • 曹玉文发布了新的作业病理学(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