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量经济学》是经济学、统计学、数学、计算机等学科相结合,研究经济变量间数量关系与规律的一门经济学课程。从20世纪30年代诞生以来,经过70余年的发展,无论在理论方法还是应用方面,都形成了浩瀚的内容体系,现已成为现代经济学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在现代经济中占有不可替代的地位。正如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R.Klein所说的那样,“在大多数大学和学院中,计量经济学的讲授已经成为经济学课程表中最有权威的一部分”。另一位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P.Samuelson甚至说,“第二次大战后的经济学是计量经济学的时代”。《计量经济学》是在80年代初期引入我国并逐渐广泛开设的一门经济学课程,1998年7月,被教育部全国经济学教学指导委员会确定为高等学校经济学类各专业核心课程之一。20多年来,计量经济学作为经济学科的一个分支,得到了迅速的发展,理论体系和方法论体系日臻完善。目前,在国内的大多高校中,《计量经济学》课程不仅是本科经济类、管理类专业学生的基础课程,而且也是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的必修学位课程。我院于1996年对个别专业开设了计量经济学课程,从2001年开始又在经济类、管理类各专业研究生开设了此课程。1998-2003年,该课程是经济学专业的必修课,是其它专业的选修课;2003年至今,该课程是经贸学院所有本科专业的必修专业基础课程,总学时为54学时,总学分为3个学分;目前,计量经济学课程也是我院管理类、经济类个专业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的必修基础课程。近几年来,在院系领导的关心支持和重视下,课程组教师加大了计量经济学课程的建设力度,从师资队伍建设与培养、教学条件的改善和教学内容改革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的尝试,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