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工程控制”是一门研究“控制论”在“机械工程”中的应用的科学,同时,它又是一种方法论,是科技工作者分析和解决问题地有效手段。《机械工程控制基础》课程是一门专业基础课,主要面向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本科生开设,既为后续的数控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机械工程测试技术、机器人技术等专业课程提供理论基础,也为学生毕业后进一步深造,以及从事机电一体化控制相关领域的应用与研究工作打下必要的理论基础。 机械工程控制基础面向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总学时40学时,其中实验6学时)和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专业(总学时32学时,其中实验6学时),课程内容包含:系统的数学模型、时间响应分析、频率特性分析、系统的稳定性分析、系统的综合校正。 《机械工程控制基础》是石河子大学机械电气工程学院机械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和必修课程,多年来得到学校和机电学院的高度重视和持续支持。课程的发展过程简介如下。 随着现代科学的迅猛发展,传统的机械工程学科发生了极为深刻的变革。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已深深地渗透到机械工程领域,最引人注目的是控制理论的引入。控制理论、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与机械制造理论与技术的结合,促使机械工程领域各个方面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并且促进了机械工程中先进制造技术的发展。 为适应学院机械类专业发展的需要,在学习华中科技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国内知名工科院校经验基础上,1998年,石河子大学工学院机械系开设机械工程控制基础课程,面向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本科生。2001年,机电学院成立后,成功引进一批数控机床,数控技术课程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同时,机械工程控制基础课程的地位和作用也逐步得到重视,并在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专业中开设,同时,机制专业民族班本科生也开设了该课程。2004年的本科教学评估期间,机械工程控制基础课程得到了进一步的重视和发展,并成功在课程中利用机电学院CAD中心开设了matlab计算机仿真实验,并利用电气工程系自动控制原理实验箱为学生开设了硬件电路连接及操作仿真实验,2005年又为工业工程专业开设。自此,包括电气工程专业开设的自动控制原理课程和现代控制理论课程,控制理论课程在整个机械电气工程学院所有本科生中都有了相应的课程安排,并作为各个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和必修课程。为提高课程授课教师的教学水平,2007年,学院特派教师赴浙江大学机械能源与工程学院进行该课程进修,并进行了该课程教学方面的深入交流。为适应各个专业对课程的需求,2010年,将该课程本科教学培养中的课时进行了适应性调整,机制专业的该课程学时由36学时增加到40学时,农机和其它专业由原来的36学时压缩至32学时,课程内容得到了进一步优化,教学大纲与考试大纲也更加完善和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课程教学也从起初的板书式发展到现在的多媒体教学,启发式、讨论式的教学手段也在课程教学中得到了充分的应用,教材采用了华中科技大学杨叔子院士出版的《机械工程控制基础》,并从最初使用的第三版发展到现在第六版,教材内容也更加完善。课程在发展的过程中,控制论的思想方法在学院的教学和科研中得到了广泛的认识,同时控制理论中的模糊控制、神经网络控制等智能控制理论在学院科研中的应用得到迅速推广,更加促进了学院对该课程的重视,并将该课程列入机制类专业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专业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