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机能实验学》是以生理学、病理生理学和药理学等相关基础医学知识为理论基础,以实验动物学、医学实验技术和医学科研方法为技术支撑,以智能化计算机信号采集、处理系统为技术平台的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实验科学。课程以“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为教学理念,使学生在实验过程中掌握机能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术,了解和获得机能学的科学实验方法,巩固所学理论知识,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以及自主学习、开拓创新的能力。我校《医学机能实验学》课程的发展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1.机能实验室成立、探索阶段(1992-1999年) 《医学机能实验学》开设于1992年7月,总学时为108学时,6学分,主要面向临床医学专业本专科学生,是临床医学专业的一门主干必修课程,开课时间在第三学期和第四学期。制订教学大纲和考试大纲,使用统编规划教材,单独开课、单独考试、单独记录学生成绩。 2.课程建设、实验室建设发展阶段(2000-2006年) 2000-2006年,课程经历了自治区高等院校基础课实验室评估和国家本科教学评估。评估带动了整个机能实验中心的实验室建设。机能实验中心的环境及硬件设施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中心现有教学实验室16间,实验用房面积1040m2,拥有教学仪器设备792台/件,设备总值338.65万元。已基本形成了以计算机实验系统为主的实验教学技术平台。同时制订了一整套管理、教学质量控制体系。2004年,中心根据新的人才培养方案修订了教学大纲、考试大纲,制定了课程建设规划,加大教材、科研、考试改革等课程建设的力度。针对本科人才培养规划对实验项目做了进一步优化,加大了综合、设计性实验的比例,使综合设计性实验项目达到了实验项目总数的53%。《医学机能实验学》课程是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精品课程,课程所依托的生理学课程为自治区精品课程,病理生理学和药理学为大学精品课程。课程组学术梯队结构合理,教学质量明显提高,教学改革不断深入,研究生教育稳步发展,科研工作成果显著。 3.网络教学及网络平台建设发展阶段(2007年至今) 构建了由12个机能教学实验室构成的网络教学平台。目前正在建立网络学习系统、网络视频教学系统及网络考试系统。通过网络实验教学平台的构建,实现网络学习、网络视频教学及网络考核/模拟考核。 2006年,《医学机能实验中心》被评为石河子大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007年,《医学机能实验学》被评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精品课程;2006年,《医学机能实验中心》被评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巾帼文明示范单位。 《医学机能实验学》课程负责人为司军强教授,《医学机能实验中心》主任为张春军副教授,副主任为孙志萍(高级实验师)。